宋智慧:一片丹心献数海
——记湘潭市湘潭县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建国
天下状县,魅力莲乡,有一位平凡而质朴的共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锐意进取。三十二年如一日,凭着对党的满腔赤诚和无比热爱,凭着对统计事业的不懈追求,在数海中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成为新时期湘潭统计人学习的楷模。他,就是湘潭县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建国。
立足基层,夯实基础
2003年,走马担任湘潭县统计局长之时,田建国就面临着办公场地拥挤、统计人手短缺、工作经费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怎么办?迎难而上。从人到财,从办公场地到交通工具,田建国不厌其烦找分管领导,用忠诚和热情说服县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县级严格控制编制和机构的情况下成立了“城市调查队”,并在五年时间里,先后选调5名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人员,培育了一批局内中层业务骨干;同时,积极向政府和上级争取资金支持,使统计工作不但有了经费保障,而且解决了房子、车子等问题,添置6台空调,16台电脑,办公实现了自动化,全局资产增加近60万元,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件,都达到了县统计局历史最好水平。条件的改善,激发了全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局各项业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连年荣获市局的表彰。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及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成了薄弱环节,为解决这一问题,田建国横向抓部门统计,借助工业经济局的力量规范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借助商务局规范贸易统计,对乡镇统计则通过关心、爱护、创造外部环境、解决工作经费等办法,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他带头走访慰问有困难的统计员,为统计站长解决工资统发问题,从不多的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支助乡镇统计工作,给22个乡镇全部配备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话机,开通了宽带网,部分乡镇还开办了统计网站。
立足发展,服务大局
服务是统计的灵魂,没有深厚的功底,敏锐的洞察力,是无法从枯燥的数据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的。田建国从来没有敢放松学习,他钻书堆、搜网络,寻找统计最新信息和资料,努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2005年,他从“跳出湘潭县看湘潭县,放在长株潭看湘潭县”的角度,撰写出《发展加快,差距依存》的分析报告,在县委九届五次全体会议上被全文采用,获得县委领导的高度评价。2006年,为反映湘潭县规模工业发展现状,田建国走访了全县150余家规模企业,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通过对材料的综合分析归类,撰写的《规模工业领跑县域经济》一文,被载入2004——2006年领导干部优秀文集,获得县委领导的高度称赞。2008年,湘潭被列入“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如何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迎头赶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摆正位置,查找问题,寻找差距,他带领局内专业人员,赴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进行考察,通过考察,撰写了《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一文,作为县委务虚会议全文采用。多年的付出,多年的努力工作,县统计局在他的领导下,地位不断提升,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绩效考核会议……都少不了统计局的参与,正于他所说的“有为才有位”。
严于律己,全心投入
熟悉田建国的人都说他是“工作狂”。一年到头,田建国都是局里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人。投身心爱的统计事业,他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是他的人生格言,不管工作有多难,任务有多重,田建国从无怨言,也从不向领导、下属诉苦。总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大事亲力亲为,小事合理安排。2006年经济普查市局联审上报的关键时刻,他硬是带着几位业务骨干通宵审核改错,使得资料如期高质上报。2007年农业普查改错,他也是加班加点战斗在第一线。翻开田建国的绩效考核手册,每天都有工作安排:农业普查下乡督查、群众安全感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禽流感”防治、防汛……,那怕周末也可以看见他在吴家巷工业园区“散步”。谈企业发展,他如数家珍,令同行瞠目结舌,在基层指导工作时胸有成竹,向领导汇报时挥洒自如。也正这种执着的追求,使他成为湘潭统计工作中的佼佼者,县域经济监测的领头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2个春秋,11680个日日夜夜,田建国就像一头老黄牛,在平凡的统计岗位上默默的耕耘,孜孜不倦的工作,无怨无悔的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统计事业,在数字的海洋里遨游了大半生,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宋智慧]
[责编: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