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库存总体增加 急需转型发展

——对一季度湖南规模以上工业库存情况的分析

决策咨询17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05-1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工业库存是反映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库存变动不仅能反映出企业的产销状况,而且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在当前工业生产运行减速的情况下,企业库存现状怎样及将来变动,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根据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库存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就促进全省工业经济稳中求进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湖南工业库存的现状

  一季度,湖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降低6.4个和4.0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明显,表明当前工业生产运行处于减速状态。与此同时,全省工业库存从总量规模、行业分布和重点产品等多方面情况看,均有所增加。

  (一)工业库存总体增加。一是与同期比,工业库存总体增加。一季度末与上年同期相比,从价值量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621.01亿元,同比增加9.8%。从实物量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产销存季报统计的主要产品中(以下简称为产销存产品),季末库存量同比增加的占68.1%,占比为近4年来各季度峰值。其中,26种产品季末库存量同比增加一倍以上,占所统计产品总数的23.0%。(见图1二是与上年末比,工业库存增势走高。与上年末相比,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金额增幅提高了2.7个百分点;季末库存实物量增加的产销存产品占比,则提高了6.9个百分点。此外,49.6%的产销存产品季末库存量比上年末增加。其中,8种产品季末库存量环比增加一倍以上。

  (二)多数行业工业库存增加。一是逾七成的行业工业库存同比增加。全省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季末产成品库存同比增加,占行业总数的74.4%20个行业季末产成品同比增幅达到和超过10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以及造纸和纸制品业7个行业,增幅超过20个百分点。二是六成以上行业工业库存较上年末增势走高。一季度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幅高于上年末的行业有24个,占行业总数的61.5%。其中,16个行业增幅扩大了10个百分点以上,烟草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产成品同比增幅扩大了20个百分点以上。

  (三)重点行业代表产品库存总体增加。一是传统和优势行业大部分代表产品库存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增加。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个行业统计的代表产品中,除罐头和混合饲料以外,其他产品季末库存量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增加。其中,软饮料、混合饲料和精制食用植物油季末库存量同比增幅翻番。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统计的代表产品中,合成氨和农用化肥库存量同比和环比的增幅较大。水泥和平板玻璃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统计的代表产品。水泥季末库存量同比增长7.5%;平板玻璃季末库存量环比增加了近2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除生铁季末库存环比减少以外,其他代表产品季末库存量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增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代表产品中,除铅的季末库存量同比略减以外,其他产品均同比增加,其中铝材和铜材的增幅超过50%。(见表1

12013年一季度湖南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传统大类行业

  代表产品季末库存量增减情况

行业

产品

季末库存量比
上年同期增减(%)

季末库存量比
上年末增减(%)

农副食品加工业

配合饲料

27.8

53.5

混合饲料

128.1

-7.6

精制食用植物油

101.4

20.6

食品制造业

罐头

-7.1

-17.1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白酒

2.9

22.3

啤酒

7.6

26.1

软饮料

135.1

17.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硫酸

-11.9

7.5

烧碱

-17.9

-33.4

纯碱

-42.4

-50.9

合成氨

30.9

8.9

农用化学肥料

15.4

12.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水泥

7.5

-17.4

平板玻璃

-75.8

198.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生铁

4.2

-25.3

粗钢

10.7

31.0

钢材

6.3

11.0

铁合金

19.9

0.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十种有色金属

15.1

5.3

精炼铜

20.1

-12.1

-7.7

-28.3

34.5

38.1

铜材

61.1

-45.7

铝材

52.5

88.0

纺织业

30.0

-11.5

21.8

-9.3

造纸和纸制品业

机制纸及纸板

6.6

3.8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人造板

137.9

-51.4

  二是特色行业大部分产品库存同比增加。近年来,在省内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和助推下,一批医药、汽车和电子产品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并快速发展壮大。今年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分别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个、0.7个和0.4个百分点,成为湖南新兴的特色行业。季末,以上3个行业的代表产品中,化学药品原药库存量同比增加19.9%,汽车库存量同比增加35.1%,电子计算机整机库存量同比增加近5倍,集成电路库存量同比增加6.7倍。(见表2

  22013年一季度湖南规模以上工业部分新兴大类行业

  代表产品季末库存量增减情况

行业

产品

季末库存量比
上年同期增减(%

季末库存量比
上年末增减(%

医药制造业

化学药品原药

19.9

-2.3

汽车制造业

汽车

35.1

-2.8

轿车

336.8

-3.4

客车

195.7

36.0

载货汽车

-3.6

-19.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子计算机整机

499.7

-20.1

显示器

18.5

39.3

打印机

-38.7

2.3

手机

8251.8

9.4

集成电路

668.1

-21.7

  二、工业库存变动的成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工业库存增加,并伴随生产增速放缓,表明当前湖南工业库存属于被动增加,而非加快生产造成的主动增库。从产销衔接来看,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比上年末低4.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同比降低0.33个百分点,环比降低0.58个百分点,当前工业产品销路不畅。综合分析,造成工业库存被动增加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大环境疲软造成市场需求增长减缓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较多,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国内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组合政策措施需逐步显效,经济运行仍保持较低增速。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湖南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需求增长减缓。从投资看,一季度,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各降低了0.5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全省出口总额同比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降低了8.1个和16.7个百分点。从消费看,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下降了2.5个和2.3个百分点。同时,产品价格的走势,可以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一季度,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98.79(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为近4年来各季度的最低水平,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低2.68个和0.2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的持续走低,反映“供过于求”的市场信号,表明工业品市场需求较之产品供应总体下降。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同时出现增速放缓,特别是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减少,对湖南以挖掘机、混凝土机械等工程机械为主导产品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影响尤为明显。以中联、三一等企业为龙头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近年来平稳高速发展,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行业明显减速,今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增加值同比下降7.2%,而产成品库存同比增加了18.0%

  (二)工业产品不适销对路造成结构性供过于求。面对产品市场需求多元化和高端化等新变化,湖南工业企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一些产品面临不能适销对路的困难。简言之,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市场需要的企业不生产,企业生产的市场不需要”的尴尬局面。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例,该行业统计的代表产品钢材季末库存量同比增加6.3%,但从具体的钢材品种看,库存则有增有减。其中,棒材、钢筋、线材和厚钢板等产能和产量均较大的传统钢材产品,季末库存量同比增幅较大,产量同比减少,出现供过于求;而中小型型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等产品,虽加快生产,但库存量仍同比减少,出现相对的供不应求。再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十种有色金属为例,一季度末库存量同比增加5.3%。在铅和锌这两种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中,锌的季末库存量同比增加了34.5%,产销率下降了2.70个百分点;铅的季末库存量则减少了7.7个百分点,产销率上升了2.79个百分点。铅锌矿在省内很多地区,甚至同一企业的矿区内,是同时存在的。而部分地区和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导致铅供不应求,而锌则供过于求。

  (三)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湖南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总体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产品销售困难,是工业库存被动增加的又一主要成因。从工业结构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仅为7.5%。在对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超过5个百分点以上的7个重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汽车制造业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较高,但3个行业合计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仅为17.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仍然以劳动力和矿产品资源密集型为主,4个行业合计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25.8%。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缺乏,表明湖南工业企业仍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决定了省内大部分工业产品多处于产品链上游,附加值不高。同时,生产工艺的落后,造成企业无法有效控制成本,在同种产品销售过程中,保持利润和市场份额往往不能兼顾。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但利润总额只增长6.2%,增幅相差4.4个百分点。成本控制不力,导致湖南工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劣势,造成大部分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2012年,全省主导行业88种重要工业产品中,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的产品只有23种,仅占重要工业产品总数的26.1%。(见图2

  三、当前工业库存现状对下阶段工业经济走势的影响

  在主动增加库存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加快生产,造成工业库存增加,会导致工业生产增速的上升。通过前文分析,当前湖南工业库存属于被动增加,其库存投资(一季度末产成品价值量减上年末)为负,表明全省工业库存处在清理阶段(即去库存阶段),仍出现同比和环比总体增加的不利局面。因此,总体判断:库存投资的减少,对下阶段工业经济发展为负贡献,将加大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下行压力。

  分行业看,近八成行业处于去库存阶段,湖南大部分传统的优势行业均位列其中。这些行业主要受困于销售瓶颈。下阶段如能有效清理库存,行业发展将积极向好,或可为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助力。专用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处于补库存(库存投资增加)阶段。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尽管库存投资对行业生产起正贡献,但其生产仍同比下降。表明其产品市场需求萎缩相对更为明显,促进其产品转型升级或另辟市场比较迫切。这2个湖南传统的优势行业产销形势如继续下滑,将成为全省工业经济上行的主要阻力。其他6个行业库存投资增长,生产也同步增长。表明相对其他行业产销形势较好,下阶段将对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见表3

  32013年一季度湖南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库存投资情况

行业

库存投资(亿元)

行业

库存投资(亿元)

全省合计

-40.40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0.79

烟草制品业

-9.21

家具制造业

-0.7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87

纺织服装、服饰业

-0.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7.1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23

食品制造业

-5.86

非金属矿采选业

-0.2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82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5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0.1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85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0.13

医药制造业

-3.5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0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93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3

农副食品加工业

-2.77

金属制品业

-0.02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36

其他采矿业

0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97

其他制造业

0.05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6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5

纺织业

-1.28

汽车制造业

0.2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11

仪器仪表制造业

0.26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8

造纸和纸制品业

0.4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01

化学纤维制造业

0.9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99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4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1

专用设备制造业

26.28

  四、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虽然全省工业库存总体放大,工业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只要针对短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作为,湖南经济完全有望在下阶段实现稳中求进。

  (一)群策群力突破销售瓶颈,提供企业脱困外部助力。一是搭建平台,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借鉴“企业服务年”活动成功经验,以开展“惠企政策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形成部门合力,落实各项优惠和减负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向企业提供产销信息,采取产销订货会等形式,为企业集中达成产销意向搭建平台。二是落实政策,重点采购本省工业产品。顺应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组织实施惠及民生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等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省企业。为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积极开拓市场。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惠民增收政策的落实进度,增加消费市场需求,特别是家用汽车的需求,为传统的石化行业和新兴的汽车制造业寻求更广的发展空间。三是加强监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调研和监管,着力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严防以次充好,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稳定物价,保护正规企业名誉和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激发传统产业内生动力。一是优胜劣汰,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在当前经济低速运行的情况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要在行政举措和市场规律双重着力下,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对于产能落后、资源消耗高和产品附加值极为低下的企业,需坚决实行政策性关停淘汰。对于不能及时调整产销策略的企业,尊重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优胜劣汰,直至破产倒闭,不对其采取额外的资助补救措施。二是优化布局,积极扶持引导优质企业。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园区集约化发展为着力点,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途径,提高传统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运用有利条件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督导、扶持优质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三)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总体竞争实力。一是加快推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当前,应重点鼓励先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从而带动全省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层次和产品附加值。二是扶持发展来势向好的特色行业。着力扶持医药、汽车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的特色行业,在融资、土地、审批和产销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专项服务。同时,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宣传,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尽快做大做强。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王书华 张吉世 范  毅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