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增长波动逐步缩小 运行环境仍然较紧

——前三季度湖南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形势展望

决策咨询71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10-2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面对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困难局面,湖南按照全国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狠抓落实、加强管控,全省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当前,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继续孕育和成长,而面临的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下阶段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深挖增长潜力,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保持全省工业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

  一、工业经济运行现状及特征

  (一)增速逐步趋稳。年初以来,受外需萎缩、内需放缓、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湖南工业增速未能延续上年四季度的回升势头,1-5月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由年初1—2月的8.5%逐期回落至7.0%,增幅比上年同期低4.4个百分点。从6月份开始,湖南工业生产呈现出低位回升企稳态势。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累计增长7.8%,增幅比1-5月高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1个百分点。分月度看,6—9月各月增速分别为9.4%、7.8%、8.6%和7.1%,增速明显高于前几个月份。

  (二)效益基本平稳。1—8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57.03亿元,增长5.0%,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居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4位。企业效益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但比1-2月累计下滑了3.4个百分点。从主要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盈利形势较佳,实现利润690.45亿元,增长10.5%。其中,私人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01.44亿元,增长11.8%;港澳台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6.0亿元,增长32.2%。从主要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分别实现利润增长7.6%、16.9%、58.6%和30.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整体盈利贡献突出。从企业规模看,中小型企业获利能力较强。其中,中型企业实现利润217.82亿元,增长8.1%;小微型企业实现利润457.73亿元,增长13.6%。

  (三)结构持续优化。当前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下行压力持续较大,湖南工业化压力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结构“三快一缓”,持续调整优化。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快于一般产业。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比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和8.6%,增幅明显快于采掘业(-7.1%)和原材料工业(6.5%),且比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分别高0.7个和0.8个百分点。二是新兴产业快于一般产业。前三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0%,医药制造业增长18.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2.6%,增幅明显高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三大行业增加值合计占全省规模工业的11.0%,对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17.7%,拉动增长1.4个百分点。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快于公有制经济。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幅高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高于规模工业国有企业增速7.5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省规模工业的73.9%,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四是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放缓。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7.7%,比1-2月回落0.6个百分点,呈逐月回落之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幅均在2.1%以下。

  (四)动力比较充沛。一是投资增长比较给力。投资是内需的重要源泉,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44.39亿元,同比增长17.4%,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增速快7.1个百分点,投资稳定增长为工业经济提供了稳定支撑。同时,加大工业投资,特别是对高技术产业和技术升级改造的投入,加快转型步伐成为新常态下不可松懈的动力源。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4%,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8%,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增长16.8%,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长19.9%,均明显快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二是消费市场助力。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7.60亿元,同比增长12.0%,比上半年基本持平,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5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活跃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中,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汽车类、体育与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4%、15.3%和18.5%。商品房销售增速加快,拉动相关消费较快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8%和19.3%,同比加快3.2个和9.6个百分点。

  二、稳增长因素持续积累和施放

  (一)内部潜力逐步施放保障稳增长。当前,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主动意识增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严峻的市场形势,想方设法谋发展、保增长,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显现韧性好,内部增长潜力大的良好特质,是下阶段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石。一是挖潜增效保增长的潜力大。在市场需求景气下降,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价格低迷的背景下,确保基本的经济效益,维持正常的收支平衡,是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和赖以实现生产增长的基础。对此,企业高度重视提高管理水平,在控成本、压费用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经营效益水平,保障生产正常运行。调研发现,今年以来,湘钢强化挖潜增效工作,分层次确立上百个挖潜降本项目,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黄沙坪矿业公司及时调整生产经营范围和方式,果断关停亏损较多的生产线,收回劳务外包服务,降低成本,压缩支出,确保正常运转。1—8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主营成本同比下降8.1%、三项费用同比微增0.1%,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营成本增长0.4%、三项费用增长4.1%,包括以上两个及其他等多个行业的控成本、压费用成效明显。但同时,全省规模工业1—8月主营成本同比增长6.3%、三项费用同比增长10.2%,均快于主营收入的增速,增效的压力仍然较大,但压力也是动力和机遇,说明挖潜增效保增长的空间仍然广阔。二是转型升级保增长的潜力大。面对市场结构性过剩和多样化需求,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大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质量,谋求转型发展,拓展和抢占新市场。调研发现,丰越环保、格兰博、怀其皮革等公司,采用先进制造工艺,提升产品品质,积极抢占高端市场。高斯贝尔走出国门,布局印度,深耕海外市场。平安电气大力推进资产兼并重组,开拓矿山环保除尘等新业务。中联重科,加大对环卫和农机装备等领域的投入和发展力度。三一重工,在发展港口工程装备方面进展顺利。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037.90亿元,同比增长13.8%,比上半年加快5.0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6.4%,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7.2%,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通过深入挖潜,全省传统优势行业、部分骨干行业生产运行渐趋稳定(详见表1),大部分行业的增速还在上半年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些行业1-9月对全省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接近六成,拉动增长4.7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稳定增长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表1 主要传统优势行业和骨干行业1-9月增加值增速情况

行业名称

增加值增速(%

1-9月全省规模工业的贡献

1-6

1-9

上年1-9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个)

全省合计

7.7

7.8

9.7

--

--

主要传统优势行业和骨干行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7.4

9.0

8.7

8.1

0.6

食品制造业

11.6

12.1

7.3

3.9

0.3

烟草制品业

2.0

3.0

13.5

3.0

0.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9.5

7.8

9.2

8.5

0.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3

8.3

11.7

9.5

0.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7

2.1

4.1

0.9

0.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0.6

12.3

11.1

12.4

1.0

通用设备制造业

1.1

4.1

14.5

2.8

0.3

专用设备制造业

-1.5

0.2

-1.4

0.2

0.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2.2

14.0

16.0

8.0

0.6

  (二)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助力稳增长。近几年,医药、电子、轨道交道、汽车等制造类行业持续较快增长,堪称全省工业经济的亮丽风景线,成长为全省工业领域表现突出的新兴产业(详见表2),对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1—9月,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5%、8.5%、12.6%和16.0%,增速虽较上年同期不同程度降低,但均较1—6月加快且高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速提升明显。四个行业对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合计为20.6%,拉动增长1.7个百分点。展望下阶段,依托国家对铁路交通建设的大力投入,大力培育和扶持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发展,城镇化推进持续提升居民医疗保健意识和水平,以及汽车产业提升等有利因素,全省新兴行业仍然具备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和广阔前景,对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发挥助推作用。

2  主要新兴优势行业1-9月增加值增速情况

行业名称

增加值增速(%

1-9月全省规模工业的贡献

1-6

1-9

上年1-9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个)

全省合计

7.7

7.8

9.7

--

--

新兴优势行业

医药制造业

18.4

18.5

19.5

5.4

0.4

汽车制造业

8.2

8.5

15.9

2.9

0.3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8.3

12.6

22.0

3.9

0.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3

16.0

31.1

8.4

0.7

  (三)政策措施持续加力托底稳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新变化,我国政府进一步把改革推向纵深,不断调整和改善经济管理和调控方式方法,经过近几年的不懈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在政策上也有较大空间和较多手段,尤其是今年5月份以后,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力度持续加大。如加快对铁路、棚户区改造、水利建设等项目的规划和审批,优化投资结构,保持一定的投资需求强度;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模式,不断推出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扩大内需;简政放权,简化工商办事程序,降低办事成本,施放市场活力;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清理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等等。各项政策不仅对需求增长起到了兜底作用,也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可以期待,随着政策效应的不断积累和逐步施放,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了有力的托底。

  三、稳增长仍然面临居多挑战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省工业经济助力点特征鲜明,扎实有力,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旧的动力机制正在打破,新的动力机制还在继续孕育和壮大当中,并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促进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仍然面临居多挑战。

  (一)环境依然欠优。调研发现,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的提升,企业普遍反映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但也反映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和影响发展的因素。一是惠企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较突出。如有企业反映在融资问题上,由于金融机构对自身经营风险的控制,存在扶富不扶穷的倾向,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放贷条件更趋苛刻和严格,贷款难仍然是中小企业心中之痛。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调查结果显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22.9%的企业反映融资困难,略低上季度水平。如在税收优惠、减免问题上,一些企业反映这一政策审批严格、手续繁杂,耗时费力。二是价格体系不够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待提升。在需求增长乏力,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条件下,水、电、气等基础原料价格坚挺,甚至还有上涨,严重挤占了企业利润,加剧了经营困难。三是市场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现象比较突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反映,因经济下行,需求减少,钢铁行业市场秩序混乱,低于成本价拉订单的恶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指导发展工作中考虑企业实际情况不够充分。部分园区反映,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产能过剩普遍,园区指导新建的污水集中处理中心,因规模大、成本高,企业污水处理成本比未集中处理前有增无减。

  (二)需求依然趋紧。价格是反映市场景气状况的先行指标。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持续下跌,环比也是欲振乏力,前三个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平均下跌了5.0%,湖南同比平均下跌了3.4%。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显示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仍在持续,需求依然趋紧。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反映三季度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中,首要的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选择比为39.8%),企业占比较上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在企业反映的生产经营遇到的主要问题中,除用工成本上升(36.3%)、资金紧张(32.1%)两个问题的选择比例位列前茅外,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的选择比例(29.9%)仍位列第三。

  (三)成本依然较高。虽然工业生产者购进综合价格同比明显下降,但受产销扩张步伐减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运行成本依然较高,经营压力较大。一是劳动成本整体刚性上涨。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不断消退,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呈刚性上涨趋势,企业的用工观念和从业人员的预期仍在不断调整之中。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193元/人,比上半年提高67元。仅此一项,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开支2.0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额的 %。二是单位固定费用支出有增无减。产能发挥不充分,生产增长减缓不利于企业提升规模效益,影响固定费用支出增加。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额分别为580.91亿元、805.33亿元和260.4亿元,分别增长9.9%、11.8%和8.5%,增速均高于同期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担负的三项费用为8.01元,同比增加0.36元,增长4.7%。三是水、电、气等基础原料价格坚挺,开销有增无减。

  (四)资金依然紧张。随着工业经济运行景气下降,企业盈利压力增加的传导,一系列因素造成企业资金状况偏紧。一是受经济形势影响,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审批加严,抽贷、压贷、停贷的现象明显增多,不少企业遭遇融资难,外部输血不足。如,银行对华菱湘钢的授信额在今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2015年平均可动用资金存量较2014年减少2.36亿元;黄沙坪矿业本年度公司贷款规模已基本用完,预计未来几个月资金缺口非常大。二是企业间的资金周转速度变慢,存在“三角债”现象。前三个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应收账款总额为2762.44亿元,同比增长8.9%,应收账款总额较上半年增加57.34亿元,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

  四、全年形势展望及几点建议

  综上分析,下阶段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不可避免的挑战,各项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将继续并较长时期处于胶着和相持状态,工业经济加快增长的条件还不够充分,但同时明显下滑的空间也有限,预计全年将围绕前三季度增速小幅调整。下阶段,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深挖增长潜力,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

  (一)抓政策举措的落实督查。进一步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充分施放政策效果,切实为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保驾护航,创造有利条件,提供优良环境。抓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在新常态下管理和指导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切实为市场主体自主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把抓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与开展生产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整治工作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为企业凝神聚力谋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更好地专注发展,使稳增长政策措施更大地发挥作用。

  (二)抓企业运行监测和帮扶。抓好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运行监测,做好分类指导与服务,避免大起大落,推动行业协同发展。关注电子信息、医药、轨道交通等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的运行情况,同时注意有色、冶金、食品、烟草、工程机械等主导行业的发展状况,加强运行调度,及时做好监测预警。把抓运行监测与排忧解难结合起来,努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在生产要素配给、政策支持、市场销售平台搭建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避免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生产增速在当前的基础上出现大幅波动。

  (三)抓项目建设进度和服务。在不放松抓招商引资,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努力争取优质项目、大项目落户湖南的同时,着力抓好当前在建项目的调度和督促,对照时间进度计划抓落实。在这项工作中,发改、国土、环保、税务、金融、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及时跟进,对照职能范围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合力,促进项目尽早建成投产,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注入新动力。

  (四)坚持引导淘汰落后产能和结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普遍共识。在此过程中,旧的动机制和市场需求格局不断被打破和重塑,不可避免地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对此,要保持战略定力,不因短期经济波动而改变战略部署,统筹抓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引导“退低进高”,坚持淘汰落后产能,把抓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结合起来,为全省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承  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人:张吉世 陈  思 黄陈武
核  稿:倪凡伟
责  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