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规模工业景气调查显示:湖南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发展信心提升

决策咨询17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4-26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 结果显示:目前,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整体改善态势明显,对下阶段加快发展的信心提升;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也反映在生产经营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生产经营压力不小。对此,全省需有清醒认识,因势利导,积极助推企业加快发展。

  一、企业经营状况整体改善态势明显

  (一)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占比提升。调查结果显示,评价本单位经营状况为良好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以下简称为“占比”)的35.9%,同比提高14.7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上年的平均水平,略高于2015年平均水平。说明在整体上,企业对目前经营状况的满意度提高,改善态势明显。

  (二)产能正常发挥的企业占比提升。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正常或超正常水平发挥的企业合计占比为87.8%,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超正常水平发挥的企业占比为9.3%,正常发挥水平的企业占比为78.5%。与前两年各季数据对比,今年一季度占比创新高。综合分析,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水平的提高,既是企业生产扩大的直接结果,也是近两年来去产能成效的间接反映。

  (三)企业经营效益有改善。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盈利环比上季度增加的企业占比为16.9%,持平的占比为66.0%,合计为82.9%,意味着8成以上的企业盈利情况往好的方向发展。再结合企业财务核算规律看,由于一些非主营业务范围的收入和费用需要在年底才能确认,往往造成在四季度确认的利润数额较其他季度大,今年一季度有16.9%的企业利润比上季度增加,实属不易;而且从同比看,这一占比值较上年同期高8.7个百分点。

  (四)企业接到的订货情况有改观。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接到的产品订货量处在正常水平或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合计占比为87.5%,略低于上年四季度,但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接到的产品订货量处在正常水平的企业占比为82.0%,高出正常水平的占比为5.5%。企业订货情况改观,是市场供需矛盾改善、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等多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在下阶段保持正常生产提供了条件。

  二、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创近年新高

  (一)企业对下阶段经营状况的乐观度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对下一个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展望,预期为“良好”的企业占比为41.3%,创3年来各季度最高水平,比上年四季度提升1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预期为“一般”或“不佳”的企业占比均较上年四季度降低。从近三年来预期为“良好”的企业占比指标看,2015年一季度至2016年二季度,总体呈现持续降低的态势,说明企业对未来市场行情看淡,发展信心减弱;2016年三季度至今,总体呈现持续走高的态势,说明企业对未来市场行情看好,发展信心增强。

  (二)企业对下季度生产增速加快的预期增强。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对下一个季度企业生产增长速度的判断,预期与本季度“持平”或较本季度“加快”的企业合计占比为93.9%,为近三年来各季度最高值,其中预期“加快”的企业占比为32.0%,预期“持平”的企业占比为61.9%。与此同时,预期生产增速“减慢”的企业占比降至6.0%。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企业对下季度生产增速加快的预期增强,是当前市场行情呈现转好态势,企业经营状况较先前出现改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于下阶段全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升走势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

  (三)企业下季度用工计划增加。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下个季度的用工计划,预计用工人数较目前增加或持平的企业合计占比为94.9%,为近三年各季度最高值。其中,预计用工人数增加的企业占比为17.8%,比上年四季度高7.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5.9个百分点;预计用工人数减少的企业占比为5.1%,比上年四季度低4.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4.3个百分点;77.1%的企业预计用工人数持平。

  三、因势利导,助推企业加快发展

  综合分析,一季度全省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整体改善态势明显,企业对下季度保持加快发展的信心增强,但同时也反映在当前的生产经营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如资金相对紧张、招工难以及成本上升、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相对过低、税费负担较重、对惠企政策感受欠明显等,对此全省要有清醒认识。下阶段,全省应因势利导,继续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创新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工作力度,为工业企业稳步扩大生产、提高经营效益创造条件和保驾护航。

  一是在政策上加大支持。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由政府对产业内资源配置进行适度和适时的引导和调控,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改善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下阶段,全省应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增强产业发展政策合力;进一步创新产业政策资源配置方式方法,既面向产业整体,又突出扶持重点,实现普惠和精准扶持的良好结合,切实发挥有限资源的刀刃作用;进一步从税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新产品开发等各方面,出台更加优惠和财政支持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提高产业发展政策的区域竞争力,为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入驻我省创造更优越的政策氛围和环境。

  二是在落实上加强督查。在当前环境和条件下,各地各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应牢固树立抓各项政策落实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切实把抓政策落实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司其职、凝聚合力,全力消除政策落实的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现象,为企业一心一意促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三是在帮扶上加大力度。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精准帮扶企业上下功夫、见实效,尤其注重为市场销路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解决困扰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暂时性的流动资金困难、用地需求、项目建设报批办理等。帮扶工作要强调部门互联互动,依法依规办事,创新工作思路,下真功、见实效,切实为企业渡难关和捕捉市场机遇发挥助力作用。

  四是加强市场环境整治。相关部门要从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加大对省内外“地条钢”等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产品的打击,防止不正当低价竞争、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从而为各行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环境和拓展市场空间。

承办:工业处
执笔:孙靖  张吉世
核稿: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