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型组织中统计文化建设的思考
统计文化是指在统计部门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它以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统计精神、统计目标和文化信念为核心,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将统计部门内各种力量聚集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哲学下,齐心协力地实现统计工作目标的一种文化的总和。
统计文化同时具有精神范畴和形象范畴,即统计文化的三层次论: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划分的标准是按被察觉、被改革的难易程度。其中,深层次精神文化就是价值观、伦理道德等。中层的制度文化就是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等。表层的物质文化就是统计产品、服务及各种设施、环境等。
思考之一:学习型组织的统计文化是一种对知识、学习采取积极态度的文化
统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根基,它通过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而影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因此,学习型组织的统计文化应比传统的统计文化更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彼得·圣吉等人再三强调,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是“活出生命的意义”,组织的使命与存在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组织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员工的利益,这与传统的组织要求员工无私奉献、不考虑个人得失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学习型组织中,人真正成为组织的中心,组织的存在是为了为组织成员创造一个能施展个人抱负、进行自我超越的环境。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充分融合,达到高度一致,实现组织愿景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个人愿景的过程。个人完全融入组织之中,表现出对组织的高度认同感和忠诚感。
学习型组织的统计文化除了更关注人的自身的发展外,它应该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与组织学习的紧密联系。学习型组织由于处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它所面对的环境更为复杂。唯有通过提倡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才能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需要。因此,学习型组织的统计文化与组织学习紧密联系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时期的统计部门所倡导的文化。
学习型组织的统计文化应以下几个支持组织学习的理念为其存在的前提:相互信任—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基础;开放式的交流—突破传统的组织边界存在和部门的隔阂;终身学习—每一位组织成员视学习为一种终身的责任和生存方式。因此,学习型组织的统计文化是一种对知识、学习采取积极态度的文化。
思考之二:文化价值观是学习型统计部门统计文化的核心
学习型组织比传统的组织更强调组织学习在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它的组织文化比传统的组织文化与组织学习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如果说价值观是统计文化的核心,那么文化价值观便是学习型统计部门统计文化的核心。统计部门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形成自己的统计文化价值观:一是将学习和革新作为统计部门的目标;二是用个人业绩衡量系统与鉴定特定的学习目标;三是报酬系统中应将学习成就合作行为考虑进去;四是组织结构和日常工作中鼓励思想交流;五是加强对统计部门的历史和传统的培育;六是加强在领导者和中层干部乃至所有统计人员之间的信任和经常性沟通;七是推动团队工作的同时也促进团队成员的思想交流;八是领导者要反复、清楚地灌输统计部门的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
思考之三:支持组织学习的统计文化的创建途径
根据西恩(Schein)研究的创建支持组织学习的组织文化应注意的十项因素,统计部门创建支持组织学习的统计文化也应注意以下十项因素:一是在各种场合对统计工作及目的、统计文化和统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正式陈述;二是统计产品、服务及各种物质设施、工作环境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三是树立榜样,以及由领导者主持的教育和培训;四是明确的奖励、级别和提升标准;五是有关标杆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报道、故事和格言;六是领导层的工作重点、手段和控制方式;七是领导层对重要事件和紧急事件的反应;八是统计部门的组织设计和构造方式(有科学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九是统计部门的组织系统流程和工作流程;十是统计人员的选用、提升等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除了参照统计文化价值观的实现途径和上述影响统计文化建设的十项因素外,还可以考虑以下途径:一是向所有的统计人员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学习经验;二是无论在统计部门内部还是外部都形成网络,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三是允许所有的统计人员围绕核心价值观、共同的目标自行组成学习小组;四是鼓励灵活、多样、创新的学习方法;五是领导者之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以及所有的员工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协作的关系,能进行真正的对话;六是对错误要宽容,鼓励创新、试验和冒险;七是统计部门要尽力建立一种良好的职业发展通路,并与学习创新的成果紧密联系。
同时,鉴于领导者是创建一种文化的最关键因素,“最高领导者的模范示范作用是建立一种学习文化的最主要因素”、“处在高层位置的领导者的主要责任是创建一个允许持续学习的环境”,德国学者汉斯·W·戈延格对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作了深入刻的研究。根据其研究成果,在此将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阐述如下:一是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战略性的眼光;二是能将远见卓识与具体的目标结合起来;三是能适应新形势,不断进行变革;四是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五是具有管理不同人物和各种不同资源的能力;六是具有创造性管理的能力;七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永州市统计局 刘刚)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