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常德:开放强市谱新篇 产业立市结硕果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11-06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十三五”时期的五年,是常德发展不平凡的五年,是拼搏奋进的五年,是跨越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全力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这五年,常德综合实力节节攀升

1、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总量不断跨越新台阶,2016-2019年间全市GDP增速持续稳定在8%左右,年均增长8.1%,2017年全市GDP突破“三千亿”大关,2019年达到3624.2亿元,相当于2015年的1.4倍,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63位,比2014年前进11位,提前实现了全面小康建设GDP翻一番目标,预计2020年全年GDP可达3750亿元。经济总量做大的同时,人均均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几年间,全市人均GDP连续迈过5万、6万关口,从2015年的46408元增加到2019年的62493元,以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计算,2019年全市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大关达到9059美元,预计2020年人均GDP将接近1万美元。

2、财政实力有了新提升。进入“十三五”以来,全市着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与利企利民并行,财政收入总量一年一个台阶,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2018年突破250亿元,2019年达到281.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148.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83.5亿元,在全省的排名从第5位跃升至第3位。财政收入质量也不断提高,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从2015年的60.5%提升至2019年的65.8%。

3、金融实力实现新跨越。“十三五”期间,全市金融业改革向纵深迈进,金融业不断做大做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2015年末的2248亿元增加到2019年末的3301亿元,存款余额在全省的排位从2015年的第4位攀升到第3位。贷款余额2019年末比2015年末翻了接近一番,总额从1080亿元增加到2103亿元,在全省的排位从第4位前进至第3位。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市金融机构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存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截至9月末,存款余额已经突破3600亿元达到361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492亿元。另外,全市保险、证券行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保费收入从2015年的61.5亿元增加至106.3亿元,上市公司从2014年的4家增加至2020年的6家。

4、消费市场展现新活力。回望“十三五”,常德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消费形式不断创新,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千亿大关,2019年达到1391.1亿元,比2015年增加446亿元,消费已成为拉动常德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益丰大药房、金健米业、湘佳牧业、惠生肉业等一批消费龙头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万达、友阿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涌现,电子商务、电商直播、网红带货等新型消费模式快速发展。汽车消费、休闲消费等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19年全市汽车拥有量达到63.2万辆,比2015年翻了接近一番,旅游总收入达到521.1亿元,是2015年1.9倍。

5、投资领域激发新动能。近年来,常德市围绕补短板、强弱项,高起点谋划了一批战略性、引领性的重点项目,扎实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实事项目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2016年至2019年间,全市投资年均增长12.3%,2020年全市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增速达到9.1%。五年间,常德第一条高铁黔张常开通运营、沅江上第一条过江隧道正式通车,安慈高速、常益长高铁全线开工,大唐司马、卡乐星球、永安公园、市民之家、德国风情街、常德大小河街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常德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二、这五年,常德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1、乡村振兴全面加速。这五年,常德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产业布局,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2019年常德第一产业增加值395.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电网、电话、有线“村村通”,1894个村通了自来水。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不断巩固,加工企业达到529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9亿元,农村经营方式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03个,拥有专业大户26253户,家庭农场5893个。

2、工业筋骨更加强健。近年来,常德深入推进产业立市战略,着力实施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培育烟草、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与军民融合、文旅康养四大千亿产业,工业发展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工业支柱企业发展不断向好。2019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166亿元,占GDP比重的32.2%,其中园区工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7.7%,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9.2%和5.0%。规模工业企业家数由2015年底的969家增加到2020年8月的1433家,其中烟厂晋级500亿企业行列,中联建起晋级百亿企业行列,装备制造业成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工业多点开花、多点支撑格局更加夯实。

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以来,全市第三产业连续4年领跑GDP和一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当中发展最快的行业,2016年-2019年全市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8%,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66亿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15年的36.4%提升到2019年的41%。在总量不断做大的同时,全市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也不断优化,传统服务业老树发新芽,不断转型升级,呈现出新的活力,现代服务业新芽育大树,蓬勃向上发展,释放出新的动力,特别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经济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态势,快递业务量从2015年的958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2564万件,4年时间实现翻番,常德机场旅客吞吐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10.6万人次。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15年的299万平米增长到2019年的621万平米。

三、这五年,常德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1、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近年来,常德深入实施开放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常德港、航空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对外贸易呈现跨越式增长。2019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32亿元,是2015年的2.7倍,出口总额118亿元,是2015年的3.3倍,其中对东盟、美国、欧盟的出口分别增长6.5倍、2.7倍、1.7倍。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80.3%提高到2019年的94.5%。

2、招商引资来势向好。“十三五”期间,常德紧盯“三类500强”企业,大力引进优质企业项目落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招商引资形势不断向好,2019年全市引进内外资总额达到945亿元,比2015年增长46.3%,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比2015年翻了接近一番,引进境内市外资金848亿元,比2015年增长41.3%,截止2019年底,在常投资的世界500家强存续企业已经达到10家。

3、对外合作不断扩大。近些年,常德在“筑巢引凤”引进来的同时,也努力推动“德企出海”走出去,积极融入对接“一带一路”,扩大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2019年全市对外投资额达到8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外派劳务1.4万人,比上年增长32%。

四、这五年,常德创新动能明显增强

1、创新投入不断加大。近五年,全市始终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十三五”时期的科技创新投入迎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2019年全市R&D经费支出比2015年增长60.1%,年均增长12.6%,R&D人员12949人,比2015年增加6330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80家,比2015年增长1倍多。

2、创新平台取得突破。“十三五”时期,全市创新平台取得新的突破,常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常德也成为全省同时拥有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的3个市州之一;澧县、桃源、临澧、汉寿、津市园区顺利晋级为省级高新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9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7家,省级院士工作站达到7家,省级科普基地2家,科普基地数量居全省第2位。

3、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投入的加大和创新平台的搭建,使得全市科技创新实力有了质的提升,2019年全市有31家企业被省工信厅认定为“小巨人”企业。专利申请量从2015年的2267件增加至2019年592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从795件增加到2389件;专利授权量从2015年的1583件增加到2673件;截止2019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05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7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四年间增加了5倍。

五、这五年,常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1、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全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节能降耗形势良好。2015年-2019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7%,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下降15%的规划目标,预计2020年全市能耗水平将继续下降,全市将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目标。特别是工业节能降耗力度更大,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费量0.62吨标准煤/万元,2019年下降到0.4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幅度达到29%。

2、污染防治力度空前。进入“十三五”以来,常德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和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加大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治理,全市城区和县城污水处理率从2015年的87%提升至2019年的98.6%,其中市城区的污水处理率基本上达到100%,黑臭水体整治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洞庭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西洞庭湖已呈现出“鸟多、鱼多、草多、水好”“三多一好”的喜人态势。二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化大气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促进了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改善。三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截至2019年,全市已经有1858个村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

3、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三五”以来,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水气土各项监测指标持续向好。2016年至2019年四年间,市城区大气环境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6年的259天提高到2019年的277天。沅、澧两水水质稳定在II-III类之间,2019年9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其中8个Ⅱ类、1个Ⅲ类。森林覆盖率始终稳定在48%左右,2016年常德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常德市被评定为首届“国际湿地城市”。

六、这五年,常德共享发展成果丰硕

1、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11744元增加到2019年的16484元,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达到13012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4513元增加到2019年的33896元,2020年前三季度达到27920元,增长4.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缩小,由2015年的2.09:1下降到2019年的2.06:1。

2、教育卫生水平提升。五年来,全市大力提升教育卫生水平,文教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保持在100%,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达到5所,招生数1.9万人,在校生5.7万人,毕业生1.4万人,分别比2015年增长28.4%、27.5%、28.4%。2019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218个,卫生技术人员39547人,比2015年增加16189人,拥有床位总数达到3.7万张。

3、社保体系持续完善。“十三五”以来,全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居民综合医疗保障水平普遍提高。2019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已经达到131.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83.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7.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0.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6万人,医疗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4、文体事业持续繁荣。2019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13个,体育馆1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83%,比2015年提高3.53个百分点,2015年至2019年,常德运动员共获得亚洲冠军10个,全国冠军92个。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孙忠恒 李蕾 杜雅露]
[审核:徐 林]
[责编:张 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