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大地春潮涌 同心奋进谱佳篇——新中国75年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历届衡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开启了自立自强、奋进崛起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壮美画卷正在雁城大地徐徐展开。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一)经济总量接连跃升。新中国成立后,衡阳百业待兴,经济建设逐步恢复,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3.27亿元稳步增长到1978年的15.96亿元。改革开放后,衡阳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从1993年首超百亿到2008年跃上千亿,2023年突破4千亿、达4190.8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4.7倍,年均增长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96元到1978年的288元,再到2023年的64108元,其中1979-2023年年均增长8.7%。
(二)财政金融实力不断增强。195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0.23亿元,改革开放以后财政收入实现加速增长,1994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2010突破100亿元,2023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61亿元,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34.6亿元。20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63.55亿元,较1987年末增长398.3倍,年均增长18.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79.40亿元,较1987年末增长151.7倍,年均增长15.0%,财政金融实力的壮大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衡阳是人口大市,2023年末,常住人口649.70万人、较1949年末增长1.08倍,城镇人口370.36万人、较1949年末增长21.5倍,城镇化率57.0%、较1949年末提升51.7个百分点、较2000年末提升30.3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末的3.4%提高到2023年末的25%以上。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打破,城乡融合发展有效推进。
(四)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衡阳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湘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湖南工业重镇,在经济发展浪潮中始终拼搏在前。党的十八大以来,衡阳被确定为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先后入围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全国数字百强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成功承办核技术应用产业、输变电产业发展大会等重要会议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衡阳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经济结构逐步改善,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衡阳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9%。1952-1978年,随着“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工业占比迅速提高,工业占比由1952年的5.4%提高到1978年的32.8%。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第三产业占比由1978年的20.1%提高到2012年的43.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协同发展,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1.0:33.1:5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3%、44.7%和48.0%。
(二)民营经济拔节向上。新中国成立初期,衡阳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获得大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974.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1%,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县域经济协同发展。衡阳市下辖7个县(市),县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5.4%。新中国成立后,各县(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一、二产业作为经济支撑,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域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占GDP比重不断提升,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23年末,县域总人口513.62万人、占全市的79.1%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680.7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4.0%。耒阳市、常宁市、衡阳县、衡南县入选中部百强县,县域经济同心同向同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全市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三、供给水平全面提升,优化升级稳步推进
(一)农业生产稳中提质。2023年,衡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29.01亿元、比1949年增长120.8倍,粮食产量314.52万吨、比1949年增长3.4倍,形成了以中药材、特色水果、特种水产和休闲农业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有金甲岭萝卜、衡山红脆桃、三樟黄贡椒等多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南岳云雾茶获评湖南十大名茶。衡阳依托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设施、秀美山水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旅游重点村17个,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工业优势持续巩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得益于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矿藏资源和全国工业人才的集聚,衡阳工业快速崛起,逐渐形成了涵盖冶金、机械、化工、医药、纺织、电子信息技术等37个大类行业的工业体系。202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974.8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89.5倍,年均增长12.4%。党的十八大以来,衡阳坚持制造立市,以“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为抓手,持续擦亮核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有色金属等五张产业名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前列,2023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0.8%。
(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衡阳服务业发展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加速成长期,2023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43.5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41.3倍,年均增长11.6%,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智赋万企”行动实施、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的持续推进,全市数字经济规模逐渐壮大,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64.81亿元。交通物流优势不断放大,2023年全市公路旅客、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1.62亿人公里和80.19亿吨公里,较1950年分别增长104.2、15420倍。南岳机场在2019年首次实现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2023年货邮、旅客吞吐量分别居省内支线机场第1、第2位。
四、需求潜力充分释放,量质齐升成绩斐然
(一)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新中国成立后,衡阳最初的商圈集中在解放路一带和火车站附近,改革开放以来,商贸行业快速发展,一大批商业综合体、知名消费品牌纷纷在衡开设门店。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5.15亿元,较1978年增长271.4倍,是全省第二大消费市场。2023年全市旅游总人数6212.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46.17亿元,比2012年增长2.7倍。旅游业辐射带动住宿餐饮业的发展,2023年全市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91.1亿元,为消费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外贸规模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衡阳进出口规模十分有限,1989年开始有自营进出口,当年实现进出口额188.52万美元。2023年,衡阳的外贸“朋友圈”拓展至176个国家和地区,全市进出口额达446.08亿元,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230.6亿元。衡阳中欧班列自2020年10月首发以来,已开通8条线路,2023年共发出中欧(中亚)班列62列,总计货值21.69亿元。
(三)有效投资扩量提质。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经济建设需要,衡阳开始兴建一批城市基础设施,1950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01亿元,此后一段时间投资总体处于稳步增长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配合产业发展政策,全市投资快速增长,1987年突破十亿元,2003年突破百亿元,2013年以来连续多年稳居在千亿以上,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1978年增长2100倍。从结构上看,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占比52.9%、民间投资占比71%,较2013年分别提升12.0、38.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18.9%,固定资产投资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五、科教文卫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科技实力显著增强。自1995年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来,衡阳科技实力不断壮大,通过不断完善“基础研究+合作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更多优质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23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1.22亿元、较1995年增长374倍,年末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095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6.71亿元。2022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2.06%,较2014年提升1.4个百分点。
(二)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衡阳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体系逐步完善。202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所,在校生16.19万人,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85%,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共计98.65万人,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2.4万人,被北大、清华录取10人。职业教育有效对接本地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全市中职学校合作企业160家以上、深度合作70家以上,专业点226个,年培养学生近3000名,逐步构建起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新中国成立初期,衡阳的公共文化服务十分薄弱。1978年末,全市仅有1座广播电台,2023年末,全市拥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各9个,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20个,衡阳市博物馆、衡阳艺术文化中心、衡阳工业博物馆、衡阳市铁路博物馆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地标成为热门打卡点。2023年成功举办衡阳市首届文化艺术节,极大地丰富了衡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医疗卫生长足进步。新中国成立75年来,衡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1978年末,全市拥有医院、卫生院 1123个,床位数1.27万张,技术人员13000人;到2023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达4333个,设置病床5.05万张,共有执业(助理)医师1.87万人,注册护士2.49万人。2023年,衡阳成为湖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市州。
(五)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号召下,75年来,衡阳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23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8487个,其中大型体育馆7座、田径场地1070个、游泳池169个、健身房329个,全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263.8万人。2023年举办衡阳市首届职工龙舟竞渡赛,吸引观赛群众超过20万人。在2022年举办的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衡阳代表团金牌数排名全省第三,多个项目实现突破,充分彰显了体育大市的竞技风采。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生态环境逐步向好
(一)居民收支水平提升。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64元,比1985年增长71.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3元,比1985年增长70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076元,比1988年增长27.3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423元,比1988年增长43.5倍。2023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2%和30.8%,较2000年下降16.0和24.6个百分点。
(二)社会保障力度加强。历届市委、市政府积极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82%,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九连调”,并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屋场养老”等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2017年省级贫困县祁东县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3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3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三)人居环境质量改善。衡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护绿”等各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3年,全市44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97.7%,湘江干流衡阳段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标准,1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6天、优良率89.3%。2023年末,市本级有公园28个,公园面积862.52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33%。
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奋进。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为今后的长期繁荣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新征程新使命,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全力推进全国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续写衡阳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辉煌的未来!
[审核:综合研究室]
[责编:左华文]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