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同心筑梦75载 风华正茂新长沙——新中国75年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4-09-2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1949年8月5日,长沙市宣告和平解放。彼时的长沙,经历过“文夕大火”和几次会战,全城尽毁,百业萧条。75年后的今天,长沙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勇毅奋进,从一穷二白迈向了全面小康、经济强市,从百废待兴迈向了宜居宜业、幸福之城,古老的长沙城从此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一、综合实力突飞猛进,跻身新一线

新中国成立后,跟随祖国的发展脚步,长沙市全力以赴抓经济、砥砺奋进促发展,经济总量连创新高,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一)经济总量快速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市贫穷落后、经济凋敝。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2.87亿元。随着各项工作的全面铺开,经济发展逐步提速,经济体量不断壮大。1952-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历时12年突破100亿元大关,用时13年再上1000亿新台阶,经济总量实现大飞跃。2017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050亿元,正式迈进“GDP万亿俱乐部”。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新高点,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全国35个城市直辖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13位,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

(二)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长沙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4.3亿元,财政基础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财政收入也连年攀升。2003年、201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00亿元、1000亿元,财政实力由弱变强。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846.11亿元,是1978年的429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7.07亿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6.83亿元,是1994年的107倍。财政实力的壮大,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三)金融市场繁荣发展。75年来,跟随着市场化、现代化发展要求和国际金融发展步伐,长沙市金融体制逐步向市场化、制度化变革,实现了金融机构数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元的历史性转变。199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35.31亿元,2002年末突破1000亿元,2013年末突破10000亿元,到2023年末达30715.63亿元,是1994年末的130.5倍,呈现高增长态势。2023年末,全市上市公司共计87家,数量稳居中部城市第一。

(四)省会担当有效彰显。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市在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上始终奋勇当先、走在前列。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10.4%。1997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决策提出后,长沙市为区域集群发展先行探路,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2021年11月,“强省会战略”正式实施,长沙积极融入对外开放大战略,引领区域发展,以省会强带动全省强。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28.7%,经济首位度向30%靠近,省会城市“核”的作用凸显。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展现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农业占据绝对主要地位。经过75年的不懈努力,农业基础地位持续稳固,工业经济蓬勃向上,服务业逐渐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三次产业占比为3.2:37.4:59.4。

(一)农业发展硕果累累。1949年,长沙市农业产业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3.4亿元。75年来,随着“三农”发展政策、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农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15年,长沙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超过500亿元,2019年突破600亿元,2023年达778.20亿元,较1949年增长超过770亿元。2023年,粮食总产量212.95万吨,是1949年的2.9倍。

(二)工业生产支撑有力。1949年,长沙市工业总产值不足0.6亿元,仅有生产单位985个,轻工业占比高达84.5%。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2005年起,工业之“轮”飞速转动,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2012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4%。近年来,长沙市工业结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形成工业机械、食品烟草、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集群,2013-202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202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20家、是2008年末的5.3倍,统计在目的规模工业产品种类322种,其中工程机械类产品成为“长沙名片”,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三)服务行业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资料类行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比极低,且以传统商贸业为主。改革开放后,行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不断提升。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3.79亿元增加到8514.55亿元,第三产业占比从2010年的47.1%提高至2023年的59.4%。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扩大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迈出新步伐

75年来,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发力,拉动长沙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950年,长沙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足千万元,投资规模和方式较单一。上世纪80年代起,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下,全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调整,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跨越至百亿元。21世纪以来,长沙投资进入高速发展轨道,2000-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1%;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更加多元,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979年的25.2%扩大到2023年的56.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1年的0.4:14.4:85.2调整为2023年的0.7:29.4:69.9。

(二)消费市场繁荣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商品贸易极不发达,1949年消费品零售额仅0.92亿元。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品类齐全、主体多元、城乡贯通的商品市场体系。近年来,线上消费、体验式消费、数字化服务等新业态兴起,消费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1.67亿元,是1949年的6045.3倍,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082元,较1952年增长343.1倍,消费水平极大提升;2023年末,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71.6台,空调263.0台,计算机89.0台,耐用消费品全面普及。

(三)对外贸易活力充足。改革开放后,长沙市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对外贸易取得突出成绩,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引进外资大幅增加。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发展打开了新通道,长沙对外开放的高度、广度、深度全面提升,获评国务院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地区。2023年,中欧班列(长沙)开行超1000列,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进出口总额400.69亿美元,是1995年的19.4倍;实际利用外资8.77亿美元,是2000年的4.9倍。

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呈现新气象

长沙市在抗战年代历经磨难和艰辛,“文夕大火”焚掉城区十分之九,四次长沙会战剩下满城焦土。新中国成立后,坚韧不屈的长沙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用双手让古城再获“新生”。

(一)城镇化率持续提升。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损毁严重的城区,全市人民奋勇投入城区重建事业中。经过75年的发展,长沙城区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的现代化都市傲然矗立。2023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576.13平方公里,较1949年末扩大约85倍,城市外延不断拓展;城镇化率达83.6%,较2002年末提升36.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大大提升;全市大厦林立,452.1米的超高楼宇冲上云霄;建有过江通道14条、地铁营运线路6条,更有城铁、磁浮快线等连接东西、贯通南北。

(二)美丽乡村兴旺宜居。75年来,长沙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居住环境不断提档升级。特别是2018年以来,长沙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整治人居环境,乡村面貌日新月异。2023年末,96.4%的村开通公共交通,100%的村进村及村内道路路面为水泥或沥青,92.9%的村通达5G网络,94.6%的村接通了自来水;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100%;人居环境群众满意率达99.4%;累计9个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成功。

(三)道路交通纵横通达。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市交通基础设施落后。1957年,长沙航站正式开航,拉开民航业序幕。1994年,长永高速公路通车,实现湖南高速公路零突破。2003年,霞凝港区试水行船,告别长沙无港口历史。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运营,长沙进入高铁时代。时至今日,全市已形成高铁、航空、城际铁路、地铁、磁浮、高速公路“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格局。2023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6372公里,是1949年末的64.9倍;铁路营业里程达550公里,较1949年末增加了481公里;中欧班列(长沙)已运行15条,通达亚欧大陆30多个国家及地区。

(四)全域旅游大放异彩。75年来,长沙市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成为城市发展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1978-1995年,全市旅游产业要素市场开始建立。1995年起,旅游业向经济型转变,第一师范、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天心阁、大围山等景点成为旅游主场。2023年,旅游业总收入2193.05亿元,较1979年翻了近14番;接待旅游者总人数19453.33万人次,是2015年的1.7倍;岳麓峰会、长沙国际马拉松大赛等节会品牌纷纷建立,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文旅新消费品牌吸引无数游客。长沙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多次上榜十大热点旅游城市,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城市。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踏上新台阶

长沙市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力铸造科技创新高地,赓续城市文脉气息,完善医疗教育体系,助推教育优质发展,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市民。

(一)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市科技水平十分落后,科研机构和从业人员严重短缺。进入21世纪后,长沙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2009年、2013年、2018年市级财政科技支出先后突破10亿元、20亿元和30亿元大关,到2023年高达84.17亿元。近年来,长沙市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际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多项荣誉,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末,拥有科研机构2609个;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44.43亿元;专利授权量37900件,是1998年的84.2倍;9家企业跻身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目前,长沙正朝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阔步前进。

(二)教育事业惠及全民。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市教育水平相对低下,人口素质相对不高,教育事业底子薄、基础弱,全市高等院校仅2所,小学在校生14.71万人、教职工7810人。上世纪50-70年代,长沙市加大了基础教育投入,小学教育不断普及。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教育事业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普及化的转变。2023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校54所,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52所;普通高校在校生79.55万人;拥有普通高中129所,普通小学861所;普通小学在校生87.31万人,是1949年的5.9倍;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3.5%。

(三)医疗卫生体系健全。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医疗卫生水平极低,缺医少药、看病难是常态,全市仅有医院、卫生院14所。改革开放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加大,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2023年末,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637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40个,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3倍;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11.2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9.06万张。湘雅医院新院区(一期)、省肿瘤医院综合楼、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河西新院)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有效提升全市医疗硬件设施水平。

(四)文化事业繁荣兴盛。作为湘楚文化的发源地,长沙市大力挖掘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价值,开发出刘少奇故居、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橘子洲、岳麓山等一批历史人文景点。跟随1993年湖南广电的第一轮改革步伐,长沙广电也迅速发展,成为“电视湘军”的重要一支。近年来,长沙市先后荣获全国首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2023年,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6亿元,是2010年的4倍;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22个、档案馆14个。

五、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走向新征程

长沙市始终坚持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幸福之城。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最吸引年轻人生活的十大城市”等称号,连续1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人口数量稳步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市户籍人口仅309.2万人。随着城市持续发展、城区行政地域不断扩充,全市人口快速增长。1978年末,户籍人口458.2万人。近年来,长沙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入最大、人才吸引力最强的城市之一。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数突破千万,达1006.08万人,跻身特大城市行列。2023年末,常住人口达1051.3万。大量人才的涌入,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二)居民收入节节攀升。1952年,长沙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31元。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276元,较1952年增长512.5倍。消费结构方面,1980年,全市居民生活消费仍处温饱水平。198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8.8%、52.8%,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22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5%、24.9%,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劳动力大量处于失业状态。1952年末,全部职工人数仅9.2万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就业形势逐步好转,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994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例为46.07:24.35:29.58。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大量就业岗位涌现。2023年,长沙市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6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比2000年下降2.1个百分点。

过去的75年,星城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巨变,取得了壮丽辉煌的历史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乘势而上、勇立潮头,为打造更有魅力、更具活力、更加幸福的现代化新长沙接续奋斗!

[审核:综合研究室]
[责编:左华文]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