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19年株洲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1-1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株洲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932.2亿元,增长8.2%,较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均提升0.5个百分点。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额完成目标。1-11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3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1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4.7%和125.8%。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登记失业人员1.68万人,下降11.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4%,下降0.03个百分点,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二)企业用工和重点群体就业平稳。一是企业用工总体平稳。三季度,全市四上企业从业人员58.9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17万人,增长0.3%,比二季度增加2.63万人,环比增长4.7%,增速由负转正。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人数增加最多,分别增加1.43万人、0.45万人和0.3万人。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持平。全市2.75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9.45%,同比略有提高。三是农民工返乡平稳有序。从6至11月份的监测情况来看,全市农民工累计返乡回流5993人,其中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分别回流1906人、694人,没有出现集中回流现象。

  (三)创业带动就业明显。一是市场主体增加带动就业。1-11月,全市新增登记市场主体3.76万家,同比增加2715家;全年新增“四上”企业587家,同比增加110家,居全省第4位。二是创业担保贷款大幅增加。全市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最高申请额均提升50%。1-11月,全市新发贷款2.3亿元,带动就业9858人,分别增长9.52%和11.11%。三是创业带动就业大幅增加。全市扩大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在校学生培训人数大量增加。1-11月,全市共创业培训1.1万人,增长235%;新增创业主体2.8万户,带动城乡就业8.72万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全市劳动年龄人口逐年递减。2010年,株洲市劳动年龄人口为291.03万人,达到峰值,之后逐年递减。据初步测算,今年劳动年龄人口为277.64万人,比2010年减少13.39万人,比上年减少1.6万人。

  (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提高就业水平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株洲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加,占比逐年提高,但与全国占比相比,仍有差距。2018年,第三产业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6.1%,比全国低10.2个百分点。

  (三)部分企业招工难、留人难。一方面,新生代员工全新的择业与就业观让一线招工难、留人难成为一个趋势。新生代员工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更看重职业甚至城市的发展前景,并且流动性较大,普工岗位难以吸引青年员工,如国声声学。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往往希望可以即招即用,重使用,轻发展,新人招进来没有得到系统培育和监督,没有很好的成长发展规划,导致留人难。

  三、几点建议

  (一)大力吸纳人口增强发展潜力。城市发展归根结底是人口的集聚,一定规模的人口是生产、消费的基础,人口知识结构更是决定了知识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一是发挥长株潭城市圈的地域优势,吸引长沙与其他市州人口到株买房落户。二是大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软硬件水平,吸引县域人口在城区买房落户。三是制定和完善引人留人配套政策,健全外来人口落户、入学、社保、就医及其他相关人才引进优待政策,让外来人口享受市民待遇,确保人口“引得进、留得住”。

  (二)加强政策引导扩大就业渠道。一是稳住就业底盘。持续完善《关于进一步促就业稳就业的若干措施》相关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推进“稳就业25条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做到各类政策和资金更加便捷、规范地惠及享受对象。继续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定期研究稳就业的应对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二是全面提升技能。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大政策宣传推介力度,广泛调动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主体积极性,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三是突出重点帮扶。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和精准帮扶,持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转移就业或者就地就近就业。四是助推创业升级。做好放管结合、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等工作,引导支持各类多元群体来株创业、返乡创业。按照“五位一体”思想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创业催生更多的就业岗位,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三)激发三新活力增加就业岗位。要加快发展三新经济,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动能,以三新经济的发展带动就业,做好就业的增量。一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业带动就业。依托互联网,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加快电商平台、快递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湘欧快线和B保物流中心作用;加快推进服饰、烟花、陶瓷、农产品等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加快发展新兴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就业。要加快发展康养、托育、家政、医疗、文旅、体育、电竞、赛车等生活性、消费性服务业,进一步引进和打造一站式体验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增加了就业岗位。三是加快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依托株洲市较完备的制造业基础和职业教育优势,创建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工业设计、研发、培训和实践平台建设,发展壮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制造业设计培训基地。给高技术人才以施展空间,予株洲工业发展以新的高度。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李佑龙]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