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20年株洲服务业稳步发展、结构持续优化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03-2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率先启动复工复产,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复苏回暖、结构持续优化和稳步发展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发展状况

(一)总量增加

202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12.6亿元,增长3.3%,占GDP比重为45.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3%。其中: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继续回暖,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08.7亿元,增长2.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0.6亿元, 下降7.9%,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5.5个百分点;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3亿元,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个百分点;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平稳发展,实现增加值117.9亿元,增长7.5%。

(二)投入加大

在湘东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株洲铁路国际综合物流园、株洲绿地城际空间站、锦艺服饰生态城、瓷城古韵一江两岸文化休闲项目、酒埠江旅游综合开发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下,2020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占全市投资总额的比重达53.7%。从投资结构来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势强劲,增长1.73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快速增长,同比增长到54.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9.4%。

(三)主要特点

1.消费品市场稳步复苏。202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0.4亿元,同比下降2.3%。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个和0.3个百分点,居全省和七市第1位。从商品用途看,限额以上吃类商品增长22.3%,穿类商品增长7.2%,用类商品增长7.1%,烧类商品下降1.5%。从商品类别看,入统的22个大类商品限上零售额增速呈“18正4负”,其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99.4%,通讯器材类增长50.8%,粮油、食品类增长27.8%,中西药品类增长17.7%

2.房地产市场销售平稳。2020年,全市销售商品房691.39万平方米,增长1%,较上年提高21.3个百分点。完成住宅销售626.5万平方米,增长6.7%,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销售49.8万平方米,增长34%;90-144平方米住宅销售408.9万平方米,占全部住宅销售面积的65.3%,增长13.6%;144平方米以上住宅销售167.9万平方米,下降4.1%,中小户型住宅需求旺盛。

3.金融市场保持稳定。2020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552.8亿元,增长8.5%,实现贷款余额2527.7亿元,增长16.7%;存贷比为71.1%,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4.邮政通信业持续发展。2020年全市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信设施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随着提速降费工作稳步推进,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平稳增长,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3.7%;全年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26.4亿元,同比增长15.0%。

5.旅游业冲击较大。2020年,自疫情暴发以来,全市文旅行业令行禁止,坚决落实国家防疫要求,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934.8万人次,下降8.1%;实现旅游收入578.1亿元,下降9.4%;接待入境游客0.9万人次,下降85.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20.8万美元,下降89.5%。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一是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大量的服务业以个体户形式存在。全市约有服务业个体户23万户,占全市个体户数的比重超过80%;二是从企业规模看,99%的服务业单位以小微企业的形式存在。全市服务业大型企业仅10家,中型55家,大中型企业仅占规上服务业法人企业数的15 %;三是从经营规模看,全市42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营业收入平均规模1亿元,其中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2家,10亿元的企业有11家,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大行业。

(二)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一是服务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邮电业等传统产业, 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9.8%,在服务业中仍处主体地位;二是以知识技术为支撑具有科技含量的信息和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2020年,全市以上两大行业增加值占比仅为5.8%,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将制约全市服务业发展。

(三)企业发展遭遇瓶颈。随着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用工成本增加、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企业赢利空间减少,生存压力加大;2020年,全市42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为364.8亿元,增长64.1%;高于营业收入增幅17.3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营业成本高达82.3元,较上年同期每百元增加8.7元。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引导,力促服务业发展。一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服务业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引导行业自律,建设诚信体系,促进服务业规范发展;二是积极培植服务业名牌企业,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要在全市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服务业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利用国家出台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重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一批品牌知名高、竞争力强的服务龙头企业。

(二)深挖细掘,培育 “四上”服务业企业。“四上”企业数量和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市场经济主体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考量。一是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夯实部门责任,发展壮大“四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库;二是加强监测分析。要建立“四上”企业监测分析长效工作机制,密切关注各行业、龙头企业经济运行,及时了解行业总体运行态势;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各县市区要加大制定本地区“四上”企业培育的支持政策,引导和帮助企业小升规、个转企,进一步挖掘潜力,保持存量,释放增量。

(三)创新思维,推动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一是积极开展试点。对已经获批的企业或园区,要建立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对试点企业的指导和支持,积极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企业发展库。要认真梳理、摸排本地区在“两业”融合方面发展基础较好的企业,引导和培育一批“两业”融合的精专企业,建立企业发展库。三是探索“两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线教育、跨境电商、医养一体化、共享经济、文化旅游、远程医疗等各业融合发展模式,培育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主体。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邹巧]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