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波澜壮阔七十五载 制造名城铸就辉煌——新中国75年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4-09-2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株洲人民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推动株洲从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到改革开放40年来“40个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再到初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制造名城,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当前,株洲市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围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落实“七个有新作为”要求,做好“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文章,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33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3667.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485.8倍,年均增长9.1%。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197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明显提速,经济总量不断实现跨越。1979-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高于1952-1978年均增速2.7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于1994年、2005年、2009年突破1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市经济总量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于2014年、2019年跨越了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人均水平大幅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低收入迈向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1952年株洲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79元,1978年升至469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仅为273美元,处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起步阶段;2001年超过了1000美元大关,达1064美元,处于世界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8年达3341美元,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8年突破1万美元,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至13479美元,较1952年增长了195.7倍,居全省前列。

(三)发展环境持续优化。1951年末,株洲面积仅0.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1万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全市版图扩至1.12万平方公里,是1951年的56倍,下辖三县一市五区;2023年末,株洲市常住人口385.20万人,是1951年末的42倍,城镇化率72.83%,居全省第二位,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小镇发展为Ⅱ型大城市。与此同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造性建立不刁难企业负面清单、企业办事不求人专班、“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降一升”行动等便民惠企机制,持续深化“制造名城”早餐会、“一把手”走流程、“六即”服务、园区办事不出园等改革举措,营商环境满意度不断提高,2023年度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株洲市排名位列全国地级市第26名、全省地级市首位。目前,株洲市共有百亿企业6家,A股上市公司12家、港股上市公司2家。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名城动力澎湃

(一)产业结构调整蝶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株洲经济以农业为主。195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1.9:13.1:15.0,呈现传统的“一三二”结构。20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到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7:50.0:16.3,实现了“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并进,到2012年呈现“二三一”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8年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突破。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5:44.0:48.5,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

(二)农业生产稳步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株洲市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1952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0.96亿元,1987年突破10亿元,2008年破100亿元,2023年达到276.20亿元,较1952年增长24.6倍,年均增长4.7%。1949年,株洲市粮食总产量仅30.32万吨,亩产仅118.91公斤/亩;油料产出总量0.55万吨,水果产量0.08万吨,肉类产出0.77万吨。随着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1995年,株洲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地级市。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54.81万吨,亩产468.62公斤/亩,分别是1949年的5.11倍和3.94倍;油料产出总量达到11.25万吨,是1949年的20.45倍;水果产量44.26万吨,是1949年的553.25倍;肉类产出28.42万吨,是1949年的36.91倍。

(三)株洲制造升级提速。株洲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兴,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0.13亿元。经过75年的发展,工业门类已比较齐全,41个工业行业大类,株洲有36个;31个制造业大类,株洲有29个。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258.1亿元,年均增长12.9%。近年来,株洲市立足“3+3+2”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4个,与长沙并列全省第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家,其中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5家,位居全国第17位。轨道交通产业和服饰产业规模分别于2015年、2020年突破千亿大关。2023年,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链“四上”总规模达到1047亿元,成为株洲市第三条规模过千亿的产业链。株洲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7%,制造业税收突破100亿元、占税收比重突破4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四)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78年,株洲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有2.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3%。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生产、生活的服务需求明显扩大,服务业一直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0年、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突破百亿和千亿大关。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77.8亿元,较1952年增长1237.4倍,年均增长10.6%,增速高出第一产业5.9个百分点,略低于第二产业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其中,批发零售业和以营利性服务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坚实力量,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9.8%和20.9%。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看,2023年,株洲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107.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5.7%,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22.7%,现代服务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三、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幸福株洲可感可得

(一)居民收支快速增长。2023年,株洲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56元,是1949年的607倍,年均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是1949年的593.3倍,年均增长9.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株洲市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能力显著增强,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23年株洲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4065元和23167元,是1949年的382.8倍和661.9倍,年均分别增长8.4%和9.2%。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202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7.6%和27.9%,较1949年分别下降44.3个和57.8个百分点。

(二)社会保障日臻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和城乡低保保障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末,株洲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175.9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30.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4.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7.3万人。发放城镇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分别为1.1亿元和2.2亿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和农村居民人数分别为1.9万人和7.1万人。行政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和乡镇标准化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

(三)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构建,从过去的“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到如今的高速公路“四纵四横”、铁路“四纵三横”、国省道“一射、四纵、八横、八支”路网体系,株洲市已建成高速公路8条490公里,铁路7条631公里,普通国省道26条1916公里,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均位于全国前列。2018年以来,全市全面启动城区“厕所革命”,“建宁驿站”成为唯一国家级城市公厕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日益美好,2023年改(新)建7682个农村户厕,建成幸福屋场60个,创建秀美庭院6000户。全市建成省级示范村78个、市级110个、全域美丽乡村示范镇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

(四)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近年来,株洲市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3年全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2天,优良率为89.3%,改善率居全省首位;洣水、湘江株洲段水质持续保持Ⅱ类标准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56.68%、67.91%;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38%,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土绿化试点城市。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8年底,全面完成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2018-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9%,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13.0%。

四、科教文卫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科技创新动能强劲。株洲市坚持科技创新为主驱动,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排名第32位,北斗规模应用、工业软件、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正逐渐壮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目前,全市共有各级科创平台853家,科创平台数量和质量稳居全省第二。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2023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创新发展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

(二)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株洲市共有中小学校71所,在校学生数20658名,教职工1055名。经过多年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公平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末,全市在校学生79.4万人,教职工5.96万人,其中基础教育在校学生65.04万人,基础教育学校教职工5.17万人。全市共有幼儿园1119所,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1.4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40所,公办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占比达95.85%;特殊教育学校5所,高中学校47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高等学校9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2%。

(三)文化体育生机勃勃。株洲风光绮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绿、红、蓝、橙”要素齐全。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集聚突出,工业文化闻名于世,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素有“动力之都”的美誉。炎帝陵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顶级旅游品牌零的突破。成功举办北斗国际峰会、轨博会、瓷博会、服博会、钻石论坛、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交流大会等重大活动,“厂BA”、航空嘉年华、炒粉节等火爆出圈,“制造名城”进清华北大好评如潮,“门前三小”“街头艺术站”点亮幸福生活。于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是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0.2亿元,占GDP比重达6.0%,居全省前列。2023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档案馆10个。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37个。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0345个,其中运动场582个,游泳池126个,各种训练房(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220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40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88万人。

(四)卫生水平不断进步。2009年,株洲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2013年、2017年、2021年、2023年先后四次通过国家复审。2020年,全市所辖的4个县(市)全部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市)”,成为湖南省首个全域化国家卫生城市的地级市。全市卫生机构由1949年末的45个增加至2023年末的3038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由1949年末的40张增加至2023年末的3.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949年末的174人增加至2023年末的3.21万人。随着株洲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7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至31.89%。

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前行。75年来,株洲市以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火车头”精神,在艰难与困苦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为目标,勇当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主力军,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株洲壮美篇章!

[审核:综合研究室]
[责编:左华文]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