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践行发展新理念 打造品质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9-25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构筑创新开放新高地、打造品质活力新永州,在抢抓机遇中干事创业,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前行,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应对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奋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显著优化,改革活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果。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三量齐升”。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71.33亿元,是2012年的1.48倍,年均增长9.1%,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8位。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845元,比2012年增加8606元,年均增长8%。江华、宁远等县增长较快,GDP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分别为11%、10.3%。地方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县区有7个,比2012年增加2个。其中,超过200亿县区净增3个,祁阳县、冷水滩区、零陵区分别达到263.93亿元、242.53亿元、208.56亿元。2016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49.92亿元,比2012年增加63.23亿元,年均增长14.7%。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县区由2012年的7个增加到9个,6个县区突破10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14.84亿元,是2012年的1.91倍,总量排全省第9位;全市人均储蓄存款23368元,比2012年增加9134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八大以来,全市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2016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从2012年的23:38.8:38.2调整为20.7:35.1:44.2,其中第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2.3个、3.7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在“委市共建”中步伐加快,与省农业委合作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新增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62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6家,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全市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达到7个。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2016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降至23.7%,比2012年下降12.4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6.3%,十八大以来累计下降2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54.8%,比2012年提高44.3个百分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以改造提升,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含量较高的行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2016年,我市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4%,比2012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9.90亿元,年均增长12.6%。2016年1-11月,全市规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增长17.6%。

  工业强市成效明显。全市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把发展壮大新型工业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1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63.8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9.5%。其中,2000万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79家,比2012年净增148家,完成总产值1282.27亿元,实现增加值323.77亿元,年均增长10%。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制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7大主导产业。全市年产值过亿元企业401家,比2012年净增202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7家,比2012年净增4家。工业园区集聚能力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从2012年的36.1%提高到2016年的87.7%。

  投资建设成绩斐然。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72.31亿元,年均增长21.6%。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明显加大,累计完成1109.95亿元。二广高速、厦蓉高速出省通道全面打通,祁冷一级公路和207国道改建双牌至道县段竣工通车。10个县区开通高速公路,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经停永州高铁达到17对,永州机场新增上海、深圳、厦门、海口航线。城乡电网不断完善,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下闸蓄水、灌区工程全面推进,毛俊水库开工建设,109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神华国华永州火电进展顺利,新增水电装机21万千瓦,风电开发规模全省第一。“智慧永州”建设加速推进,成功入选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祁阳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349.76亿元,完成了零烟、长丰猎豹生产线扩能等一批技改项目,建成了江华坤昊、恒伟药业、康都制药、千山药机等一批有潜力的工业项目,增强了发展后劲。

  开放承接形势喜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发展永州开放型经济的重中之重,提出“把永州建成全省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打造大通关平台、“建设蓝宁道新江加工贸易走廊”等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基础、区位、交通优势,积极融入外部经济。成功获批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十八大以来,实际利用外资31.61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766.31亿元,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5.97亿美元,年均增长40.4%。201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0.22亿美元、增长16.6%,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新增3个省级出口基地,7个县区获批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海关、商检永州办事处相继设立,公路口岸、铁路口岸获批建设,湖南(道县)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试运行。果秀食品、恒惠食品、大自然制药、湘君面业等企业在俄罗斯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标志着永州“走出去”战略取得重要成果。

  城乡发展统筹推进。城市品位全面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市民幸福感增强,成功入选中国幸福城市20强。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39.9%提高到46.3%,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的58平方公里扩大到64.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从2012年的59.27万人增加到67.24万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速,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纷纷变大、变美、变新、变绿、变畅,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江华再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宁远、东安、新田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祁阳县、东安县芦洪市镇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回龙圩等13个乡镇入选全国重点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生机勃发。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先后整治重点村1538个,创建国家、省级美丽乡村28个,5个村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2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到64.7%,比2012年提高3.7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巩固提高,十八大以来共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409所,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文化事业巩固发展,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36亿元,占GDP比重为3.28%,比2012年提高0.58个百分点。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7个。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948个,卫生技术人员2.74万人,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3.59万张,分别比2012年增加320个、8300人、1.72万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86.97万人,比2012年增加9.78万人,参保率达98.7%。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体育馆4座,运动场554个,游泳池15个,各种训练房161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379个。电视、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78%、88.3%。平安永州建设稳步推进,人民安全感明显增强,2016年综治民调排全省第3位,比2012年前移3位。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十八大以来,全市财政累计支出1306.20亿元,重点领域民生领域累计支出1024.43亿元,占总支出的78.4%。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26元,是2012年的1.22倍,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3元,是2012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16年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88元,比2012年增加2889元,年均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14元,比2012年增加5325元,年均增长19%。居民家庭食品性消费支出比重逐年逐步下降,2016年永州市城镇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27.7%,比2012年下降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32%,比2012年下降1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0.9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17.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7.3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30.3平方米。文教、娱乐、旅游、医疗保健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比重上升。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翟昆华 胡建辉 肖飞鹰 钱盛发 唐磊]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