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跨越雄关漫道 铸就雁城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08-06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历届衡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艰苦奋斗,勇往直前,走过了一段开放图强、奋进崛起的伟大历程,铸造了一系列功标青史、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迈进。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衡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实力与日俱增,发展路径与时俱进。
  (一)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诞生时,衡阳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3.27亿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增加到15.96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总量快速扩张,1993年首超百亿,2008年跃升千亿,2013年攀升至2千亿,2018年突破3千亿,达到3046.03亿元,是1978年的190.9倍,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9.7%,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2018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是1952年一年总量的2.6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由1952年的96元上升到1978年的288元后,2006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27元,到2018年又提高至42163元,比1952年增长438.2倍,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9.0%。
  (二)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衡阳曾作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初引领发展风潮。进入新时代,衡阳加快转型升级,城市能级不断提升,201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湘南地区中心城市,2018年成功跻身国家大城市行列。衡阳还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抗战纪念城”、“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拥有湖南第一家综合保税区和国家级高新区,先后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省城镇群产城融合综合试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省战略。2018年衡阳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荣获全省唯一的国家“守信激励创新奖”,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三)财政实力由弱变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财政十分困难。195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0.23亿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财政收入实现加速度增长,1994年全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进入新世纪后,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10—2013年财政总收入从100亿元再到200亿元的突破,仅仅用了3年时间,2018年达到264.69亿元。1951—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0%,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3.3%。财政实力的壮大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2018年,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6.6亿元,是1978年的348.2倍,年均增长15.8%,其中用于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方面支出已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3%。
  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衡阳经济结构在逐步改善中趋向合理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农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城乡分割等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根本性调整。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属典型的农业社会,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2.9%。1952-1978年,随着“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工业占比迅速提高,到1978年,工业占比由1952年的5.4%提高到32.8%,而农业占比则由62.9%下降到47.2%。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的同时,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得到大力促进。2016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6.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呈“三二一”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之后,第三产业引领格局进一步巩固,到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1.1:33.6:5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34.9%和61.0%。
  (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相适应,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基本上没有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所有制理论认识的重大飞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大发展。201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8%,比2011年提高2.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缴税金占全社会实缴税金比重提高到71.3%,比2014年提高6.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中有主板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8家。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中,衡阳入围8家。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三)城乡结构趋向合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5.3%。改革开放前,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镇化进程缓慢,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为12.4%。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明显上升。1949-2018年,全市总人口增长1.3倍,而城镇人口增长22.6倍,乡村人口仅增长13.7%。201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53.6%,比新中国成立初期上升48.3个百分点,1949—2018年年平均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1978—2018年年平均上升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从1949年的3.4%上升到2018年的33.4%。 
  三、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优化升级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衡阳主体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建成,农业基础巩固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一)农业生产稳固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改革开放以后,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产品供应丰富多样,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82.04亿元,比1949年增长192.4倍;粮食产量335.27万吨,增长3.7倍;油料产量30.15万吨,增长273.1倍;蔬菜产量204.08万吨,增长2.7倍。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金甲岭萝卜、衡山红脆桃、衡东黄贡椒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19万千瓦,是1949年的32.9万倍。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8家,湖南角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6513个、带动农户数57.52万户;已注册的家庭农场3768个、全年经营收入近9亿元。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衡阳工业部门十分单一,工业产品产量低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衡阳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工业经济逐渐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819.9亿元,比1978年增长140.3倍,年均增长13.2%。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并逐步向中高端迈进。2018年,原盐产量235.3万吨,比1970年增长1238.4倍;十种有色金属33.4万吨,比1983年增长16.5倍;变压器产量8721.9万千伏安,比1962年增长5416.3倍;钢产量146.7万吨,比1957年增长4890倍。2018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0.3%,比2009年约提高6.8个百分点。园区经济比重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比2007年提高39.6个百分点。产业集群效应更加明显,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军民融合、有色金属、精细化工、轨道交通、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落子布局。
  (三)服务业迅速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衡阳服务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性认识的深化,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已经达到1685.43亿元,比1978年增长101.6倍,年均增长12.2%。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7.21亿元,比1950年增长1658倍,年均增长11.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和营业收入增速均居全省前列,金融行业由最初人民银行“一统天下”到现在134家金融机构“百花齐放”,崇盛国际、步步高、万达等商业品牌日益繁荣,阿里巴巴、天猫商城、美团等知名电商企业纷纷落户。以南岳为龙头、城区为中心、市县为基础、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18年,全市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643.33亿元,接待游客6927.29万人次,分别是1980年的906倍和136倍。
  四、基础建设成就巨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衡阳投资规模快速扩张,交通邮电快速发展,基础产业繁荣发展,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交通运输飞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交通十分落后。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巨大,“1189”立体交通格局基本成型,区位优势逐步放大。201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370公里,是1949年288公里的70.7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68公里,是2000年的5.8倍。6条铁路纵横交错,铁路里程合计为614公里,其中高铁里程为318公里。湘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建成衡阳港丁家桥港区、松木港区等4个千吨级以上港区,开通水运集装箱衡阳-长沙—上海班轮航线。南岳机场2014年12月23日建成通航,现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张家界等20余座城市的航线,旅客吞吐量飞速上涨,2016年突破30万人次,2018年则达到81.62万人次。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成效可喜,全市已建成汽车客运站115个,物流园区(中心)5个。承运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全市公路旅客、货物周转量分别为51.88亿人公里和330.77亿吨公里,是1950年的472倍和33077倍。
  (二)邮电通信突飞猛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邮政通信发展水平很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市加大邮电通信业投资力度,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光纤、4G等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互联网+”相关政策推出和网上购物的普及,邮电通信业加速发展,新兴业务不断涌现,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215.2亿元,是1950年的39852倍;其中邮政业务量16.1亿元,电信业务量199.1亿元,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覆盖城乡、通达全国各地的邮电通信网络。移动通信成新亮点,2018年末移动用户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分别为587.19万户、133.7万户,分别是2008年的2.8倍和7.9倍。快递业务蓬勃发展,2018年快递业务总量3601.21万件,是2014年的5.3倍。
  (三)城市建设加速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地区经济萧条,城市基础设施破旧落后。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衡阳在城市建设上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主城区规模扩大近5倍,高新区、立新拔地而起,武广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滨江新区、来雁新城初具规模;衡南新县城、耒阳武广新城、衡东河西新区等从无到有。太阳广场、莲湖广场、岳屏广场、火车站广场、杨柳公园、平湖公园、生态公园、南湖公园等一大批休闲景观丰富百姓生活,湘江两岸风光带、蒸水风光带、耒水风光带等设施防洪观光休闲兼备,石鼓书院、抗战纪念城等文化坐标提升城市品位,外环路、衡州大道、船山东(西)路、蒸湘蒸阳南北路及延伸线、二环路等城市主干道拉开城市骨架。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项目持续推进,老城改造、旧城整治、城市亮化、文明城市创建扎实开展,城市形象更好、功能更全、品质更高。
  五、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衡阳抓住全球化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对外经贸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一)外贸规模不断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外贸落后失衡,进出口规模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后,全市对外贸易快速发展。1989年,衡阳市开始有自营进出口,当年实现进出口额仅188.52万美元,到2018年,全市进出口额飞升至42.08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2271倍。2018年全年产生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共有157家,95家企业实现外贸业绩“破零倍增”,富士康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全省单体企业第一。全市已形成“一核三极”的外贸产业格局,四大产业占全市外贸总额近九成,特别是富士康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在全市外贸总规模中占比超过50%。贸易伙伴多元化,2018年衡阳与138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55个,国际友好城市总数达8个,衡阳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五定班列、无水港、公路口岸、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为衡阳架通了连接世界的桥梁。
  (二)引进外资大幅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直至上世纪70年代,全市利用外资渠道单一、规模很小。改革开放后,市场准入不断放宽,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引进外资规模大幅增加。1984年衡阳首次引进外资项目,当年合同利用外资达8.8万美元;198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65万美元,外资到资破零;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14.25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9107倍,年均增长31.8%。2018年,优化营商环境20条、招商引资30条等政策叠加实施、落地见效,“2018衡州经济发展论坛”“长洽周”等活动成果丰硕,衡阳共签约项目118个,其中500强战略项目20个,总投资额、总引资额分别达到1266.48亿元、1148.98亿元,在签约项目数量、质量、投资额度、产业拉动作用方面均超过往届,实现了全新突破。全年内联引资项目820个,实际到位资金461.1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3.4%,增长17.8%。
  六、科教文体卫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衡阳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飞速进步,城市软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共享于民。
  (一)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科技发展水平落后,科研人员和机构短缺。自1995年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来,科教投入不断加大,2017年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30.1亿元,比2008年增长3.2倍。2017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5180人,比1985年增加4.7倍。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514家,比2008年增长2.5倍;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490.7亿元,比2008年增长3.7倍。2011年至2018年,全市累计国内专利申请总量38836件,授权总量16434件。全市拥有国省级产业平台5家,国省级科研平台56家。2012年特变电工“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7年南华大学 “堆石混凝土坝”项目、“寰枢椎脱位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二)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上世纪50—70年代,基础教育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2018年,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166644人(其中在校研究生4089人),逐渐形成了以综合、理工、医药、师范、法学、核工业类为主体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2018年,全市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招生2.43万人,占当年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32.4%。2018年底,全市高中在校学生14.51万人,比2001年增长1倍。2018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3%,较2010年增长31.3个百分点。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义务教育完成了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转变。
  (三)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物质水平的普遍低下造成人们偏重物质上的追求,公共文化服务十分薄弱,但在改革开放后期,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步丰富。1978年,全市仅有1座广播电台,广播人口覆盖率50.2%;至2018年末,全市拥有电视台、广播电台各9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9.85%,广播人口覆盖率99.88%。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省级21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仅2018年就开展“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系列品牌活动360场次,“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1019场,高品质书画美术、文物展24场;“南岳庙会”活动三上央视;石鼓书院大讲坛获得多个主流媒体重点推介。
  (四)医疗卫生长足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卫生医疗水平低下并且主要集中在城镇。经过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建设,全市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1978年,全市仅有医院、卫生院 1123个,床位数12740张,技术人员13000人;到2018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4834个,设置病床4.47万张,共有执业(助理)医师1.8万人,执业护士1.7万人。全市拥有乡镇卫生院233个,床位数1.28万张,技术人员1.05万人。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2010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到100%;2016年衡阳市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完成整合;2017年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
  (五)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衡阳体育发展非常落后。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号召下,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群众性体育广泛发展,竞技体育硕果累累。改革开放初期,全市仅有1座规模较大的体育馆,1987年新建了市游泳馆;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5958个,其中体育馆26座,运动场1678个,游泳池69个,各种训练房824个。在1988年、1992年、2000年的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衡阳蝉联金牌、奖牌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在湖南省第八届运动会上衡阳获金牌85.5枚、奖牌207枚、团体总分2214.5分,三项居全省第二位。2018年成功承办省十三运会、省十届残运会,改造、新建了27个体育场馆,取得金牌总数全省第一的历史佳绩,被誉为“全省最好、全国一流”。
  七、人民生活大为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优先,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
  (一)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978—201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从251.72万人增加到483.57万人,年均增加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41元,比1985年增长52.5倍,年均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0元,比1985年增长47.2倍,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从百元到万元的跨越式发展。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消费水平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04元,比1988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47元,比1988年增长16.8倍,年均增长9.9%。居民消费结构也改善明显。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24%,比1985年下降34.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25%,比1985年下降26.98个百分点。
  (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社会保障层次较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积极构建覆盖广、层次多、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2018年末,全市五大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1303.9万人次,基本实现参保全覆盖,征缴基金163亿元,发放各项社保待遇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近210亿元。其中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分别达到474.61万人、714.3万人和61.5万人,比2000年分别增加430.61万人、712.6万人和1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四连调”。脱贫攻坚大力推进。2016年,衡阳市是湖南省脱贫攻坚二类地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5.06万户44.6万人;原有395个省级贫困村,并村后为322个;1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祁东县。到2018年底,全市实现108个贫困村出列,60979名贫困人口脱贫,祁东县成功脱贫摘帽并得到巩固,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0.99%。
  铿锵奋进七十载,悠悠岁月铸丰碑。经过70年的不断发展和积累,衡阳已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今后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丰实的物质条件,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谱写衡阳发展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核稿:徐   林
责编:张   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