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消费市场发展壮大 结构升级热点纷呈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决策咨询28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09-1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作为直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消费品市场呈现出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城乡结构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城乡结构不断改善
  (一)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社会遗留问题较多,加上人口快速增长,全省生活资料严重短缺,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证定量供应,在较长时期处于解决温饱问题状态,人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增长相对缓慢。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全省消费品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消费需求强劲,购销活跃,老百姓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全省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195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58亿元, 1978年达到54.84亿元,年均增长7.9%。1997年首次超千亿元大关达到1062.93亿元,2014年超万亿元大关达到10723.45亿元。2018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38.26亿元,比1978年增长285.2倍,年均增长15.2%。
  (二)城乡结构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7.9%。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省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1.5%提高到2018年的56%。城镇人口增多带动消费需求增加和消费升级。2018年,全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124.88亿元,是1950年的5270倍,年均增长13.4%;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50年的40.7%逐年提高至2018年的90.3%。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消费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2018年,全省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13.38亿元,是1950年的393倍,年均增长9.2%。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精准扶贫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交通、物流、通信等消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2013—2018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0.8%,增速比城镇消费品零售额高0.4个百分点。
  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热点纷呈
  (一)消费水平快速提升,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物质匮乏、经济基础差,居民商品消费主要以满足吃、穿等基本生活需求为主,消费水平整体偏低。改革开放后,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快速提升,消费品由以基本生活为主到向居住、教育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转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逐步迈入富足标准。全省城镇、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4%、69.9%,下降到2018年的27.3%、29.2%,分别下降了30.1个和40.7个百分点,已达到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4%、1.5%、7.7%和0.6%提高到2018年的20.2%、12.8%、15.7%和8.1%。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14.2%、0.3%、3.9%和1.6%提高到2018年的23%、11.4%、13.2%和10.9%。
  (二)商品不断更新换代,消费市场热点纷呈
  80年代的消费热点集中在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为代表的商品,到90年代表现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等商品,进入21世纪后,电脑、手机、汽车、节能型智能型家电、家装等消费热点纷呈,极大地满足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截至2018年末,湖南城镇居民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103.7台、104.1台和119.8台,比1985年分别增加51.5台、100.8台和107.2台;农村居民电视机、洗衣机每百户拥有量由1985年的不到3.9台和不到1台分别增加到113.4台和86.5台;全省移动电话用户由2000年的279万户增加到2018年的6302.89万户,年均增长18.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4.2部/百人;全省民用汽车786.20万辆,较1949年的0.11万辆增长了7146.3倍;全省私人汽车727.45万辆,较1987年的2.64万辆,增长了274.5倍。
  (三)服务型消费日新月异,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后逐步向服务型消费转变。旅游、信息、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快速发展。2018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7.53亿人次,是1991年的62倍,年均增长16.5% ;实现旅游总收入8355.73亿元,是1991年2308倍,年均增长33.2%。2018年,全省实现电信业务总量247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2%,增幅比2017年加快100.2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电影总票房19.36亿元,是2015年1.7倍,年均增长19.8%。
  三、流通渠道快速发展,新兴业态方兴未艾
  (一) 商贸企业快速增长,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商贸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对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据湖南省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全省共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5421个,个体户88.12万户。到2018年底,全省共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54878个,个体户220.25万户,年均分别增长17.9%和6.8%。
  改革开放前,全省商贸企业主要是国营、集体所有制企业。80年代全省进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的改革,私有企业、个体户快速发展。90年代后对外资开放,1994 年,湖南平和堂百货商店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中外合资商业企业。2000年引进法国家乐福,2001年引进德国麦德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商投资湖南批发零售企业的数量更是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省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中私营企业数量达12.8万家,占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总数的82.6%,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分别为84家和108家。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商品流通体系。
  (二)新型业态蓬勃发展,多元化消费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凭证定量供应,老百姓购物渠道不多,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全省消费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超市、大卖场、仓储会员店、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兴业态迅速发展。近些年,网上购物兴起,更是丰富了老百姓购物的渠道和方式,网上购物以产品丰富、价格实惠、购买便捷、送货上门等优点,已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消费方式。截至2018年底,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按买家分)2926.3亿元,是2015年的2.5倍,年均增长35%,远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网络购物蓬勃发展的同时,主打“高品质”、“体验式”消费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融合了商业零售、餐饮、休闲养生、娱乐、文化、教育等多项城市主要功能活动,面向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消费”服务。2011年,全省只有5家商业综合体,截至2017年底,全省商业综合体达到40家,商户从业人员数达到51318人,全年总客流量达2.66亿人次,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达到154.93亿元。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提高居民消费品质和繁荣城市商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载体。
  (三)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市场门类齐全各具特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湖南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一批亿元以上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等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2018年,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09个,商品成交额达4030.89亿元,市场营业面积达1129.74万平方米。其中,综合市场有124个,商品成交额占比为43.4%;专业市场185个,商品成交额占比为56.6%;商品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56个,1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有6个。湖南高桥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长沙马王堆农产品市场、长沙市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等更是享誉三湘。全省亿元以上市场基本涵盖所有门类,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便利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省消费品物资从短缺到丰富,购物渠道从单一到多种业态,尤其网络购物兴起后,企业既可以方便的把产品卖向全世界,老百姓也可以从全世界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湖南消费市场的发展历程既是全省经济发展腾飞的反映,也是全省人民美好生活不断改善的见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全省消费品市场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承办:贸易外经统计处
执笔:孟 强
核稿:徐 林
责编:刘昕毅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