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当前农村行政村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省“乡村振兴”百村万户民意调查报告之二

决策咨询24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07-06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行政村是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单位,是上接政府下联百姓的最基层组织。长期以来,行政村在社会管理和农村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省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围绕“乡村振兴”主题,随机调查了26个县市104个乡镇416个行政村,就当前行政村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现状
  1、近半劳动力在外务工,在乡劳动力37.4%务农,13.6%从事非农行业。本次调查的416个行政村,村民小组共8146个,住户共268,041户,人口总计1,056,246人,其中劳动力556,552人,占人口总数的52.7%。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272,898人,占全部劳动力的49.0%;本地就业283,654人,占全部劳动力的51%,其中本地从事农业人员208,00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37.4%,在本地从事非农行业75,654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3.6%。
  2、耕地整体呈分散经营,流转集中经营耕地占22.3%,长年抛荒耕地占3.2%。本次调查的41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共1,046,187亩,其中流转或租出的耕地面积为233,66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3%;长年性荒废的耕地面积为33,13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2%。
  3、基础设施状况大幅改善。本次调查的416个行政村,村主干道总数5473公里,已硬化的4517公里,占主干道总公里数的82.5%;有6501个村的主干道已硬化到村民小组,占全部村民小组的79.8%;通电住户267,336户,占总户数的99.7%;能正常收看电视的住户255,719户,占总户数的95.4%;有自来水的村民小组4524个,占村民小组的55.5%,住户133,225户,占总户数的49.7%,另有63,296户住户虽未安装自来水,但饮用水达到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占总户数的23.6%;有卫生厕所的住户178,619户,占总户数的66.6%;已安装宽带网络住户101,382户,占总户数的37.8%。
  4、公共服务能力较大提升。调查的416个行政村,88.4%的村有图书室,87.0%的村有卫生所(室),84.5%的村有村部办公楼,81.2%的村有广播设备,58.0%的村有便民超市,51.5%的村有垃圾站(垃圾处理点),51.0%的村有小学,42.7%的村有幼儿园,47.3%的村居民聚集区有路灯,43.2%的村有农资销售点,41.8%的村有定期公交线路(班车),37.8%的村有邮政所(快递收发点),36.9%的有社保服务点,32.7%的村有金融服务点,29.9%的村有警务点,13.7%的村有污水处理设施,11.8%的村有线路标识牌。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本依靠政府。调查显示,416个行政村近三年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160,288万元,平均每村385.3万元,其中上级政府(或部门)投入136,153万元,占总投入的84.9%;自筹24,135万元,占总投入的15.1%。
  二、主要问题
  1、村干队伍年龄普遍偏大,素质有待提高。调查显示,本次调查的416个行政村832名村干部,从年龄看,平均年龄48.4岁;最大年龄76岁;40岁以下145人,占17.4%;41—50岁303人,占36.4%;51—60岁356人,占42.8%;60岁以上28人,占3.4%;总体上年龄偏大。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及以上162人,占19.47%;高中及中专464人,占55.77%;初中及以下206人,占24.76%;湘西地区行政村村干部,初中及以下学历村干部占到50%以上。相当部分村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专职不专心,时间主要放在个人事务上,工作应付心态重。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完善。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图书室、卫生所(室)、和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较好,但许多方便生产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设施如小超市、垃圾站、小学、幼儿园、路灯、农资销售点、幼儿园、公交车、社保服务点、金融服务点等仍然不足,40%—70%的行政村尚未上述设施,就学难、购物难、出行难、文娱缺的情况比较普遍;二是地区差别大,“长株潭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好,“大湘西地区”、“湘中地区”和“湘南地区”普遍落后;三是现有基础设施标准低,状况差,特别是农村公路,除长沙地区外,其它地区基本是路幅较窄的水泥路,多数路况较差。
  3、在村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近半村无企业,近九成村无村办集体企业。本次调查的416个行政村,共有企业1243家,平均每村2.98家;完全无企业的村204个,占全部调查村的49%。从在村企业的地域分布看,“长株潭地区”5县80个村534家,占企业总数43.0%,平均每村6.7家,“环洞庭湖地区”6县96个村328家,占企业总数26.4%,平均每村3.4家,“湘南地区”6县96个村251家,占企业总数20.2%,平均每村2.6家;“湘中地区”4县64个村106家,占企业总数8.5%,平均每村1.7家;“大湘西地区”5县80个村24家,占企业总数1.9%,平均每村0.3家。村办集体企业共70家,占全部企业的5.6%,平均每村0.2家;调查的416个行政村中,有村办集体企业的村53个,占全部行政村的12.7%。从企业规模看,2017年1243家企业平均产值949.8万元;亿元以上的企业56个,占4.5%;1000万元—1亿元的663个,占53.3%;500万—1000万元的192个,占15.4%;500万元以下的332个,占26.7%。
  4、村级债务问题较突出。调查显示,到2017年底止,调查的416个行政村共计欠债14,411万元,其中有欠债的村248个,占59.6%;无欠债的村168个,占40.4%。248个欠债村平均债务58.1万,欠债最多的村达到587.1万,欠债200万以上的村有21个,占8.5%;欠债100万—200万的村有26个,占10.5%;欠债50万—100万的村有42个,占16.9%;欠债10万—50万的村107个,占43.1%;欠债10万以下的村52个,占21.0%。
  5、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较为普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子女随迁生活就学,年轻人不愿返乡就业生活,造成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调查的41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总计1,056,246人,其中,劳动力556,552人,而在外就业劳动力达272,898人,占总劳动力的49.0%。外出就业劳动力带动部分人口在外就学或生活,有的村庄只有40%的户籍人口在本地生活。
  三、对策建议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支两委”。“村支两委”是农村基层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因素,针对村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能力较弱的问题,要结合农村党建调整优化,选优配强;要选择当地在群众中有威望、有号召力、有能力的人担任“村支两委”成员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没有合适人选的村,有必要选择国家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要制订激励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青年农民、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逐步实行村支部书记专职化;健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乡镇机关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制度,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较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大的改观,但总的来说,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公共服务尚不完善,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基础设施重点应放在道路、垃圾和污水处理、饮用水、农电、河道整治、农田水利、电视网络设施方面。公共服务应重点放在学校、幼儿园、医疗网点、公共交通等方面,小学、幼儿园可以以片区(若干村)规划设立,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就学入园;农村医疗重点要解决合格医生问题,可以实行县、乡镇级医院医生联村制度,定期驻诊和指导乡村医疗,既可解决小病不出村,也可达到培养乡村卫生人才的目的。
  3、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前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产销渠道不畅、资金不足、人才缺乏。解决产销渠道问题,重点是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能人带动,连接市场;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要发展农村金融,增加农业小额贷款,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产业扶植力度,调查显示,416个行政村近三年来自上级政府部门的各类产业投入16,063万元,平均每村38.6万元,每村每年仅12.9万元,有30.8%(128个)的行政村近三年来没有来自上级政府部门的农业产业投入;解决人才问题,既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还要通过政策引人,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4、重视村级债务问题,严格监管过度举债。村级债务问题是“乡村振兴”的“绊脚石”。一方面要对现有村级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和审查核实,逐一拉条挂账,行政村自身有能力解决的列出“时间表”,行政村自身没有能力解决的,要多途径进行清理化解;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规范和完善村级账务制度,认真搞好村干部离任审计,杜绝“一任欠账,几任还”现象。乡镇要加强对所属行政村举债情况的监管,防止盲目举债建设,产生沉重债务负担。
承办:民调中心
执笔:彭铁桥
核稿: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