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风云涌来时路尽显风采 战鼓擂新征程再攀高峰——新中国75年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4-09-2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邵阳,史称宝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邵阳和祖国母亲一起,在风云际会的伟大变革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经济日趋活跃,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各项社会事业成就斐然,绘就了一幅振兴崛起、化茧成蝶的壮美画卷。

一、综合实力由贫弱到强大,实现跨越发展

(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新中国成立75年来,邵阳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邵阳地区生产总值(GDP)不到2亿元(GDP总量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下同),1978年增长到15.06亿元,1994、2008、2012、2019年分别越过100、500、1000、2000亿元关口。2023年达2731.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1949年的293倍,年均增长8.0%。一产业由1949年的1.5亿元增加到436.11亿元;二产业从0.07亿元增加到897.65亿元;三产业从0.13亿元增加到1397.65亿元。

(二)财政实力大幅增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邵阳广辟财源、增收节支,不断增长的财政收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5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不足0.1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不到2元钱;1978年,财政总收入为1.43亿元,1996年突破10亿元、2005年突破20亿元、2013年突破100亿元。2022年,邵阳财政总收入达到180.20亿元,是1953年的3670倍,是1978年的126倍。2010年以来,地方财政状况加快改善,2023年地方财政收入达133.75亿元,年均增长11.8%,其中非税收入占比从2010年的43.3%调整到2023年的36.5%,下降了6.8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由失衡到协调,发生深刻变革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系列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推动下,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协调。新中国成立初期,邵阳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195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4.2:5.4:10.4;1978年演变为53.0:30.2:16.8,呈“一、二、三”排列。进入21世纪后,第二、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0:32.9:51.1,呈“三、二、一”发展格局。与1952年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6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40.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邵阳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各类农产品产量较低。195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91.87万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有效提振。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36.11万吨、是1952年的3.7倍,油料24.78万吨、是1952年的16.5倍,水果128.83万吨、是1952年的207.8倍。出栏生猪694.60万头、是1952年12.9倍,猪牛羊肉类总产量61.56万吨、是1952年的25.5倍。

(三)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初期,邵阳工业只有少量传统手工艺作坊,行业单一,75年来,工业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个数由少到多,单位规模从小到大,行业门类由简到全。1949年末,全市仅有私营工矿企业200余家,个体手工业4100余户。2023年末,全市工业企业9137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2014家。2023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01家,其中过100亿元企业1家。 2021年,邵阳维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实现了邵阳上市企业零的突破。产业从单一化向集群化发展,邵阳经济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千亿园区。

(四)服务行业快速飞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49年邵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有1399万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生产、生活对服务型产品的需求明显扩大,服务业开始崛起并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呈现出交通运输、批零住餐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金融保险、房地产、现代物流、信息传输、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新亮点的发展新格局。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397.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1949年的1368.5倍,年均增长10.3%。

三、社会需求由传统到新兴,体现强劲动力

(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中国成立75年来,邵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中国成立之初,邵阳经济“一穷二白”,1952年投资总额49万元,2004年突破100亿、2013年突破1000亿。进入新世纪,固定资产投资较长时期的持续高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分段来看,“十五”(2001-2005年)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5%;“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31.5%;“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20.9%;“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1.1%,“十四五”时期前三年平均增长7.1%。

(二)消费市场蓬勃发展。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万元。新中国成立75年来,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类极大丰富,人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5年突破50亿元、2004年突破100亿元、2017年突破1000亿,2023年达到1498.32亿元,是1949年的14908倍,年均增长13.9%。

(三)对外贸易不断拓展。50年代初期,邵阳出口商品基本是传统的农业初级产品,1957年外贸收购额为930万元。60年代,轻工、化工和工艺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70年代,工矿产品增多、金额增大,1979年外贸收购额为2190万元。80年代,农副加工产品和工矿产品占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1986年外贸收购额为11050万元。2000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发展迅猛。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0.43亿美元,比2001年的1308万美元增长了231倍(从2001年起,进出口总额调整为按海关口径统计)。其中出口额29.0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40倍;进口额1.37亿美元,增长130倍。

(四)新兴业态迅猛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各种新型商业业态。专卖店、综合大型商超、便利店、百货店、购物中心等遍地开花,形成了形式多样、城乡贯通的商业销售网络。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以网上零售、直播带货、城市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3年,邵阳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四、基础建设由落后到进步,呈现华丽转身

(一)城镇发展不断加快。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只有7个建制镇,城镇化水平为3.3%。随着县城加速改造扩容,城镇的承载力、吸引力明显增强,人口增多。2023年末,全市星罗棋布般的各类城镇已发展到202个,城镇人口达到345.46万,城镇化率为54.33%。主城区实现大规模扩容提质增量,新中国成立前夕,市区建成区面积只有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47万人;2023年末,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70.79万人。城市供水管道增加到1081.31公里,城市排水管道达2315.67公里。

(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1952年末,邵阳公路通车里程368公里,各类汽车50辆。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战,邵阳落后的交通状况已得到彻底改观,先后迎来铁路时代、高速公路时代、高铁时代和航空时代。2023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6万公里,是1952年末的61.4倍,其中高速公路615公里。拥有民用车辆127.71万辆,其中汽车81.74万辆,轿车42.03万辆。2023年公路客运量3365.01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2.62亿人公里,分别比1952年增长239.4倍和102.8倍;公路货运量9642.49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 67.65亿吨公里,分别比1952年增长9641倍和3522倍。

(三)互联互通加速推进。邮电通讯业的腾飞为邵阳经济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95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32.0万元,2023年达75.11亿元;固定电话用户从1952年末的173户发展到2023年末的25.4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从1995年的5116户发展到647.41万户。全市有线宽带互联网用户数达112.62户,覆盖率为49.7%。

五、社会事业由萧条到完善,实现不断演进

(一)教育事业成果丰硕。新中国成立初期,邵阳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较差。1995年,全市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2014年,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享受“9+3”免费教育。2023年,全市教育事业费用支出117.88亿元,是1990年的88.6倍;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933所、在校生128.46万人,其中小学900所、在校学生51.96万人,普通中学474所、在校学生42.46万人。

(二)科技创新阔步前行。新中国成立75年来,邵阳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3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56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省级专家工作站6家,市级专家工作站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全年转化科技成果45项,各项专利申请318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3件。2022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55.0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2.12%。

(三)文体卫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75年来,邵阳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文化艺术设施逐步完善,活动丰富多彩。202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3个,市级艺术表演团体2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2%。体育事业欣欣向荣,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8333个,建成县级文体中心14家、村级文化中心3176个。卫生系统日益完备,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662个,各类病床4.77万张,病床数是1949年末的470.8倍;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3万人,是1949年末的830.6倍。

六、生活水平由贫困到小康,展现巨大飞跃

(一)人口与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末,邵阳户籍人口322.98万人,2023年末达809.66万人,比1949年末增加486.68万人,增长150.7%。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人数迅速增多,1978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6.34万人,2023年上升到76.82万人;1978年全部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均工资为563元,2023年达到83773元,比1978年增长147.8倍。

(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经济发展带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77元,比1978年的418元相比增长87.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8元,比1978年的85元(人均纯收入)相比增长212.3倍。2023年末,全市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56942元,是1978年人均7元的8134倍。收入提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消费由追求温饱向讲究品质、由低级向高级、由单一向多元演变。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930元,比1982年的404.8元增长55.6倍;食品在消费支出中占23.0%,比1982年下降36.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693元,比1982年增长98.6倍。

(三)社会保障日趋健全。医疗和养老保险覆盖率逐年递增,2023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3万人,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1万人。社会救济面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城、乡低保人员23.32万人,人均救助水平分别达到404.8元/月和264.2元/月;城乡特困供养人员3.63万人,临时救助9.86万人次。党的十八大后,全市扎实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着力“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4年建档立卡的114.1万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全部脱贫,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074个贫困村出列。

崛起征程催人急,无需扬鞭自奋蹄。75年披荆斩棘,75年沧桑巨变,邵阳人民敢为人先,勇毅笃行,用双手绘就了宝庆古城的壮丽画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邵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贯彻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为奋进新时代、建设美丽和谐新邵阳而不懈奋斗!

[审核:综合研究室]
[责编:左华文]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