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山乡巨变续新篇 迎潮奋楫向未来——新中国75年益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4-09-2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益阳经济全面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书写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壮美篇章。

一、从薄弱到壮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规模突破两千亿大关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从GDP总量来看,全市1949年GDP仅0.94亿元,1978年突破十亿大关、达10.39亿元;1994年益阳撤地设市,GDP突破100亿大关;2008年突破500亿大关;2013年GDP跨越1000亿大关;2021年再增千亿,突破2000亿大关;2023年达2136.21亿元。从GDP增速来看,按可比价计算,2023年GDP是1952年的339.3倍,年均增长8.6%。其中:1952-1977年年均增长7.1%;1978-2012年年均增长10.3%;2013-2023年年均增长8.1%。从人均GDP来看,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益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大幅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55元,增加到2023年的56567元。

(二)财政收入迈入新阶段。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从1952年的0.2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06.4亿元,年均增长9.0%。从年份上看,在1978年、2006年、2013年和2022年,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突破1亿元、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突破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分别用了28年、7年和9年。

(三)投资规模跃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332万元,在1978年突破亿元大关后,1993年达到13.6亿元。1994年撤地设市后,益阳市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期,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实施落地,投资建设的步伐加快。2005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到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大关, 2018-2023年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达9.3%。

(四)消费市场释放新潜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消费品市场经历了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首次超过100亿元,此后五年时间突破200亿元;“十三五”初(2016年)超过500亿元,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01.70亿元,是1978年的234倍,1978-2023年年均增长12.1%。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市场快速发展,占比稳步提升。2023年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15.76亿元,占比为79.3%。

二、从单一到多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经济成为强力支撑

(一)产业结构持续调整。1952年,益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81.4%,二、三产业占比仅为8.5%和10.1%。此后,随着工业化的大力推进,全市工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到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0.5:33.5:16.0,2008年,第二产业占比达38.6%,首次超越第一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23年产业结构为16.5:43.6:39.9,相比于1952年一产业比重大幅下调,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35.1个和29.8个百分点。

(二)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全市农业从单一种植逐渐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从播种面积来看,194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85.7%,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71%。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各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0%,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9:3.1:24.1:14.2,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发展。从生产能力来看,1952-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84亿元增加到662.24亿元,粮食总产量由48.40万吨增加到234.74万吨,增加了186.34万吨。2023年,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居全省首位。自益阳市大力实施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以来,逐步形成了安化黑茶、南县稻虾、桃江笋竹、赫山兰溪米业、资阳休闲食品、沅江芦笋芦菇、大通湖蟹等“一县一特”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工业规模快速扩大。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企业少、规模小,工业经济落后。195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0.11亿元,占GDP比重仅6.9%。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780.90亿元,占GDP比重达36.6%。2023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1457家,比1998年多1118家,1998-2023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5%。1978年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产值过亿元的只有电力、装备制造和食品行业,2023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41个工业大类,益阳工业涵盖了34个大类,产值过10亿元的行业有21个,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如今,全市逐渐形成了以“世界电容器之都”、区域性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碳谷”和PCB“第三极”为引导,生态绿色食品、工程机械、船舶制造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工业集群。

(四)服务业迅猛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全市服务业发展十分缓慢,1952-197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0.16亿元增加至1.66亿元。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服务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1988年、1997年、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快速突破10亿、100亿、500亿大关,1978-202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1.66亿元增至851.43亿元,年均增长11.8%,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对经济支撑作用逐渐增强,2023年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2.5%、13.9%。20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183.55亿元、2392.19亿元,是1978年的2151倍、472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占服务业比重均超过3%。

三、从简陋到繁荣,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发生美丽蝶变

(一)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益阳市强力推进交通建设,“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中心城区进入长株潭都市区半小时经济圈,以长常高速、二广高速、益娄高速为骨干的“一环八射”“三纵一横”高速公路网纵横全境。石长铁路、洛湛铁路、湘黔铁路和常益长高铁在益阳交汇,6条国道、25条省道实现了与周边高速公路网的无缝对接。2023年末,公路里程16542公里,是1952年末的170.5倍,其中高速公路524公里。1952年全市旅客周转量10.59百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0.51百万吨公里;2023年全市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781.60百万人公里、13913百万吨公里,分别为1952年的73.8倍、1323.8倍。

(二)邮电通信飞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通信设备和通信方式十分落后,195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仅28万元。改革开放后,通过大力实施邮电“478”工程、电信“518”工程,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现代通信网络已经形成,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络等得到飞速发展。2023年,全市邮政、移动、联通、电信四家公司的业务总收入43.13亿元,移动电话年末用户433.01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143.96万户,5G基站6743个,邮政行业业务总量达16.31亿标准量,快递业务量0.93亿件,电信业务总量35.37亿元。

(三)城市功能不断提升。2023年末,益阳城镇化率达52.67%,比1990年末提高39.14个百分点。城镇道路、绿化、水电气网络等城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实现县县通高速,西流湾大桥、青龙洲大桥飞架资水南北,资江风貌带、“一园两中心”总体建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末的12.5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97.34平方公里,人口由12.9万人增加到77.25万人。

(四)生态文明大力推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赢湖区矮围网围整治、石煤矿山治理和资江、南洞庭湖、大通湖水环境治理等硬仗,治理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十大先进案例”。2023年益阳市中心城区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7%,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资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资江干流益阳段达到Ⅱ类水质;大通湖断面持续保持Ⅲ类水质,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3.9%。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四、从温饱到小康,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一)小康目标全面实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益阳实现了由绝对贫困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始终把推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大事,举全市之力共组建1080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完成了33377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安化县提前2年摘帽,29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58元,是1952年的185倍;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45元,比2013年增加13316元。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46元,比1952年增加39321元。2023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36.71亿元,是1978年末的7741倍。

(三)消费水平明显提升。收入的持续增长直接推动居民消费量与质的同步提升。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607元,比1990年增加25436元,2015-2023年年均增长7.9%。物质文化生活大为改善,家用汽车、洗衣机、冰箱、电视、空调等大宗消费品加快普及,2023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9辆,是2008年末的16.3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4.8平方米,比2008年末增加19.8平方米。

五、从凋敝到兴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成果实现全民共享

(一)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是“主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05年的0.5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8.22亿元,年均增长28.3%,占GDP比重1.8%。技术合同交易额由2012年的1.50亿元增至2023年的218亿元。2023年全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9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2.29亿元,占GDP比重24%。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如春笋般涌现,从2012年末的9家增至2023年末的93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

(二)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扎实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吹响建设“教育强市”集结号。目前,全市有高等院校5所,其他各级各类学校1490所,其中幼儿园852所,小学394所,初中174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普通高中41所,中等职业类学校24所;在校学生592870人,中小学教职工73746人,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部清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居全省前列;湖南城市学院升为一本院校并被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三)体育运动蓬勃兴起。1985年全市仅有1个体育馆、4个体育活动机构、447名训练体育干部人员;到2023年末,全市已经建成体育馆14个,全市社区、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2%;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10081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6人,现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所、市级羽毛球特色校54所。

(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近年来益阳市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强化“山乡能文”文化担当,“文学之乡”影响力逐渐彰显。目前,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14个,比1985年末分别增加5个、7个、13个。建成并开放王蒙、莫言等21家清溪书屋,形成全国唯一的当代著名作家冠名书屋群落;建成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成为中国文学地标式建筑;“文约清溪”“清溪对话”等活动持续开展,文学内涵不断丰富;文化企业蓬勃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134家。

(五)健康水平大幅跃升。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以“常谋民生福祉、建设健康益阳”为目标,益阳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5年末,全市仅有5家医院、160家医疗机构、1872张床位,2023年末,全市有110家医院、3652家医疗机构、32316张床位。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23年,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6%以上,并全面实现了“一站式”直接结算;脱贫人口大病集中救治率10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75年励精图治,全市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益阳而努力奋斗!

[审核:综合研究室]
[责编:左华文]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