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凝聚活力 开放引领发展 实干成就辉煌
——改革开放40年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的40年,是邵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40年,是抢抓机遇、务实奋进的40年,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构建的40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40年。40年来,勤劳勇敢的邵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发图强、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经济总量节节攀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40年来,邵阳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1978年全市GDP为15.06亿元(GDP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到2017年全市GDP达到1691.50亿元,总量是1978年的112倍,剔除价格因素,累计增长31倍。1979-2017年平均增长9.3%,特别是近10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平均增速达到了10.9%。2017年全市人均GDP为23018元,是1978年人均数269元的85.6 倍。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1978年邵阳市财政总收入仅有1.43亿元,到201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53.36亿元,是1978年的107倍。特别是2010年到2017年的这一段时间里,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51.86亿元增加到153.36亿元,突破了百亿大关。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995年国地税分设时的6.2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7.55亿元,增长了14.6倍。
二、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邵阳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第一产业)始终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呈现出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二产业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态势。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3.0:30.2:16.8,呈一、二、三排列。到2017年,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9.7:35.2:45.1,呈现出了三、二、一的格局,二、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17年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1%、29.5%和60.4%,充分显现出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一)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农村经济增添新活力
改革开放以前,受生产关系及科技水平、物质投入、农民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邵阳农业生产一直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下徘徊。1982年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近年来,邵阳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市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203.59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325.38万吨,增长59.8%。畜牧业快速发展,其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6.5%提高到2017年的36.0%;猪牛羊肉产量从1978年的7.91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83.23万吨,增长9.5倍。林业生产大发展,大力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大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42.7%提高到2017年的60.51%。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0.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02.43亿元,增长45.9倍。
(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前,邵阳市工业经济表现为“小而全”,以矿产开发和林木资源、农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相对较落后。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8.99亿元,到2017年,工业总产值达2747.47亿元,是1978年的305.6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和招商引资、兴工强市的大力推进,全市工业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工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200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391家,规模工业增加值为17.08亿元,产值过亿元的企业7家,到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254家,规模工业增加值为535.06亿元,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81家,其中,过20亿元的7家,过10亿元的26家,过5亿元的100家。
2014年11月28日,邵阳“湘商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至2017年底,湘商产业园竣工厂房使用率超过91%,新增签约企业170家,新投产200家,新增用工2万人,实现产值140亿元、税收6.5亿元,在全省“135”工程三年综合评价考核中名列第一。
图为邵阳市湘商产业园
(三)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开辟经济发展新战场
1978年邵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有2.53亿元,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2017年达到762.90亿元,是1978年的301.5倍。特别是近十年,第三产业呈现出总量稳步扩大、对GDP贡献率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等特点,增加值由2008年的211.48亿元快速增加到2017年的762.90亿元,年均增长12.3%,比同期GDP增速快1.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全市第三产业在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商贸餐饮、交通、文教卫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个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物流、租赁商务等新兴行业所占比例上升。
图为邵阳市新宁崀山景区
三、“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经济发展动力增强
(一)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经济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40年来,邵阳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开放的投资格局,投资增速逐步加快,投资总量不断增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实现投资额1840.10亿元,是1978年的2594.5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22.3%。特别是近10年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令人瞩目,2008-2017年的10年时间里,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0045.64亿元,是1979-2007年29年累计完成投资的8.8倍。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1978年的39.0∶44.0∶17.0调整为2017年的11.1∶32.7∶56.2。工业投资逐年递增。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591.92亿元,是1978年9.05亿元的65.4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11.3%。房地产投资不断加快。201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69.25亿元,比1991年增长1489.3倍,1992-2017年年均增长速度为32.4%。
(二)市场需求日趋旺盛,消费领域繁荣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市消费品市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2017年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26.24亿元,比1978年的4.32亿元增长213.4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14.7%。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农业丰收和市场商品供应的丰富,城乡居民“吃”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消费需求不断上升,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转变,消费品的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到2017年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单位达到1038家,实现零售额413.31亿元,比2000年的4.8亿元增长85.1倍;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8%,金银珠宝类增长29.8%,汽车零售类增长12.3%。
(三)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市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1996-201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8%。2017年进出口总额16.95亿美元,是1995年的112.5倍;其中出口额15.87亿美元,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4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33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08亿美元,农产品出口0.82亿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995-2017年全市共引进外资20.67亿美元;2001-2017年引进内资7107.87亿元;2017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8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66亿美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399.67亿元,其中省外境内资金330.82亿元。
近年来,邵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始终坚持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理念,不遗余力地支持广大邵商创新创业发展,努力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自首届邵商大会以来,邵商回乡投资的项目超过600个,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占邵阳投资总额的70%。邵阳市智能制造产业小镇、富电邵阳产业园、桑德(邵阳)产业园等一大批邵商投资项目兴起发展,成长为邵阳发展“新力量”。
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交通电信展翅腾飞
城镇化率明显提高,1978年邵阳市只有建制镇16个,到2017年,全市小城镇发展到110个,城镇人口338.4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89%,比1985年提高36.27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改革开放以来,邵阳落后的交通状况得到彻底改观,国道、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已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沪昆高速为东西主轴、二广高速为南北主轴,辐射长株潭、珠三角、长江经济带、大湘西地区及东盟地区的高速公路主骨架。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17年增加到632公里。邵阳大道中段土建工程自2007年1月动工,把邵阳城区城东工业区、双清、大祥、北塔4大组团连为一体,拉开了邵阳这座千年古城扩容提质新的序幕,邵阳城区面积由48平方公里增加到近90平方公里。邵阳第一座民用航空机场武冈机场经过为期2年的建设,于2017年6月28日正式通航,邵阳告别了没有民航的历史,正式步入航空时代。武冈机场是湖南省目前海拔最高的支线机场,地理位置处于湖南省西南部区域中心、可辐射周边衡阳、怀化、永州、桂林等地,人口2500多万,是湘西南乃至中国西南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图为首趟高铁驶入邵阳市区车站
2017年,邵阳市民用车辆增至91.03万辆,其中汽车46.91万辆,比2003年增加了11.1倍,轿车20.99万辆,比2003年增加了25.6倍。2017年全社会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11965万人、23969万吨,是1978年的1.2倍、3.7倍。
图为邵阳大道
邮电业务突飞猛进。2017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1.95亿元,是1978年的1390.2倍。2017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46.02万户,是1978年的77.9倍;移动电话用户491.98万户,电话普及率为72.95部/百人。
五、“科教兴邵”硕果累累,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也是邵阳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向上、繁荣发展的40年。“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设施极大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层次有新的提升。1990年全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71亿元,2017年支出达到90.93亿元,增加了33.6倍。2017年全市3所普通高校在校生1.26万人,是1990年的3.5倍。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98%。从农民文化素质抽样调查情况看,1985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31年,2007年已提高到8.43年。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17年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539家,比上年增加138家,其中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企业72家。全部高新企业实现产值1364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3194件,其中发明专利474件,专利授权量1766件。1998年至2007年,全市共有273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得省部奖励的项目43个,属国内首创或领先的项目16个。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17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40个,拥有床位总数3.58万张,是1978年的3.73倍;卫生技术人员3.19万人,是1978年的3.36倍。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7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2个,市级艺术表演团体4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9%,比1995年提高了19.9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01万户,比1995年增加5.9倍。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由“五馆一院一楼”构成的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建成,改写了全市群众文化设施滞后的历史,对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邵阳城市品位、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为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
六、居民收入大幅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40年,邵阳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从温饱向小康迈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647元增加到2017年的16353元,增长了24.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8元增加到10756元,增长了63.0倍。到2017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67.95亿元,比1978年末的3930万元增加了1867.56亿元。居民消费热情高涨,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总体消费水平已达到小康标准。2017年恩格尔系数为33.6%,相比2000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69元,是2000年的7.1倍,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805元,是2000年的10.2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77元,是2000年的5.1倍。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1978年全市城镇单位全部职工26.34万人, 2017年为37.48万人。1978年邵阳市全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63元,2017年达到了58665元,比1978年提高了103倍,年均增长12.6%。2017年末邵阳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7.8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30.8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49万人,是2005年的1.4倍,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3.79万人,是2005年的1.7倍。
改革开放40年来,邵阳经济建设的成就是催人奋进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事业的发展是蓬勃向上的。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邵阳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历届班子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离不开邵阳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和奋发进取。展望未来,前景灿烂,邵阳人民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明天的邵阳,必将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强的现代化强市。
[供稿:邵阳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