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决策咨询

湖南交通运输业节能对策研究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支撑性和服务性的作用。“十二五”以来,随着能源日益稀缺但需求量却越来越大,加强交通运输业节能工作日益重要。但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较大,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一、全省交通运输业能耗特点

  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业共消耗能源1000.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7%。其中,煤品燃料消费量达5.36万吨标准煤,下降3.25%;油品燃料消费量达758.19万吨标准煤,增长8.21%;天然气消费量达4.8万吨标准煤,增长2.13%;电力消费量达116.47万吨标准煤,增长6.49%。

  (一)公路运输油耗占比大,小幅增长。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湖南经济增速回落,公路运输能耗小幅增长。2012年,全省公路运输共消耗成品油675.9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7%,占交通运输业油品燃料消费的86.2%。其中,汽油消费量达130.30万吨,年增长3.0%;柴油消费量达286.46万吨,增长4.17%;燃料油和润滑油消费量达44.73万吨,增长3.0%。

  (二)水路运输能耗占比小,较慢增长。2012年,全省水路客货运输低速增长,能源消费较慢增长。共消耗能源27.6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占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的2.4%。其中,煤品燃料消费量达1.17万吨,增长3.0%;油品燃料消费量达12.96万吨,增长2.9%;电力消费0.45亿千瓦时,与上年持平。

  (三)铁路运输每公里耗能较低,性价比高。相比公路、航空运输的能源消耗,铁路运输的每公里的耗能较低,性价比较高。2012年,全省铁路运输共消耗能源118.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4%,占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的10.3%。其中,煤品燃料消费量1.26万吨,下降25.4%;油品燃料10.1万吨,下降4.5%;电力消费28.56亿千瓦时,增长5.8%。

  (四)航空运输能耗单耗最大,增长较快。相比其他四种运输行业,航空运输的单耗是最大的。2012年,全省航空运输共消耗能源54.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4%,占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的4.7%。其中,汽油消费量达0.04万吨;煤油消费量达32.88万吨,增长12.7%;电力消费1.56亿千瓦时。

  (五)管道运输能耗最省,但载送产品单一。管道运输量快速增长。自从2009年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管道建成投入运行,管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5%。相比其他四种运输行业。管道运输行业的能耗是最低的,只耗少量电,但输送产品也很单一,只限于油、气等品种。

  二、交通运输业节能面临的问题

  (一)公路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公路基础设施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截止2012年底,湖南省高速公路里程3968公里,居中部5位。以国省干线为主体的不收费公路网络不完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还很重,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度、网络密度不够,总体等级低,便捷性、畅通性不能较好地满足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的需要。

  2012年底中部六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排名

省份

通车里程(公里)

排名

河南

5830

1

山西

5011

2

江西

4229

3

湖北

4006

4

湖南

3968

5

安徽

3210

6

  同时,由于车辆技术、管理政策水平相对落后、同类车辆能耗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道路状况较差、拥挤程度较高,造成了湖南公路运输能耗较高。

  (二)水运等级航道里程短。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运能大、占地少、成本低、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湖南内河比较发达,但内河的开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等级航道里程短。Ⅲ级(1000吨级)以上航道仅700km,只占航道总里程的5.8%,比例严重偏低。而同在中部的河南、安徽、湖北和江西的等级航道占常年通航里程的90.8%、89.5%、70.1%和41.7%。水运与湖南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运输的快捷性、便利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三)铁路运能制约依然存在。铁路客货运输所占比重快速下滑。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在中长途旅客和货物以及大宗货物运输中具有优势。但是,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干线运输负荷过重、货运请求发车满足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全省铁路在客货运输中的份量正在快速下降,铁路运输能力远不能满足经济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特别是“春运”、“黄金周”等客流过分集中的时期,供需紧张的局面尤为明显。铁路运输实现的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的比重,从2008年的51.0%下降到了2012年的44.9%;实现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48.1%下降到2012年的25.2%。大量应由铁路承担中长途的客运和中长途、大宗散装货物只得由公路来运输,增加了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四)机场建设发展相对落后。近年,随着湖南经济和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湖南一些机场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虽然当前全省机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沿海省份,湖南机场建设相对比较滞后,且机场主要集中在湖南中东部。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寻找航空运输的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平衡点,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

  (五)管道运输里程太短。目前,在全省主要是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输油(气)管道里程为1904公里 ,比2011年底增长5.1%,主要集中在湖南中部、东部和北部,管道运输量相比其他省偏低。

  三、推进交通运输业节能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运输通道条件。湖南公路等级低、山区道路多等是交通运输能耗较高的原因。所以,继续改善公路路况,增加高等级和等级公路比重,加快实施"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快国省道的二级化升级改造,是湖南省公路节能的主要措施。建立整治超载超限的长效机制,杜绝超载车辆对公路的损害。制定公路工程节能设计及公路节能评价等规范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公路项目建设节能保障体系,降低车辆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二)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交通工具节能。采用目前国际先进柴油机技术,通过科技创新继续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热效率,提高节油空间。据报道,欧洲和日本预计未来10年,汽车燃油经济性将分别提高36%和25%,可见开发节能新技术仍是未来较长时期运输工具节能的基本路径。要继续调整铁路动力结构,发展电力牵引,以电代油,达到既适应能源供应结构,又节约石油消耗的目的。

  (三)优化运输结构,提高系统节能水平。各种运输方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各有其优势。铁路以其运能大、运距长等优势,承担起中长途货物和旅客运输;公路以覆盖面广、门到门运输等优势,承担起中短途货物和旅客运输;民航具有速度快的优势,承担起长途、快捷旅客运输和货物快运;水运以其载量大、成本低和污染少等优势,承担大宗货物运输;管道承担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有安全、成本低的优势。要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系统规划和系统建设,按照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旅客运输结构、发展快速轨道交通,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调整城市交通结构,坚定不移地贯彻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四)加强油品质量管理,提高成品油使用效率。成品油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保证成品油质量监控和测量范围入库环节的成品油质量管理,堵塞油品市场漏洞,维护成品油市场秩序,强化管理部门对成品油的质量进行跟踪监控管理,保证油品质量,提高用户使用效率,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五)明确监督管理职能,完善能耗规范制度标准。首先,明确主管部门对本行业的节能执法主体地位和节能监督管理职能,明确节能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通过节能规划等手段加强政府对交通节能的主导和干预力度。其次,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行业管理特点,建立和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相配套的各交通运输行业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再次,建立健全有关交通能效、节能方面的统计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交通运输能耗统计工作,进行精确统计、科学统计。最后,提高运输效率。开发、推广、应用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系统,逐步提高运输系统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承办:能源统计处
执笔:李培楚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上一篇:湖南可再生能源利用前景广阔 下一篇:立足资源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还需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