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向好 亟待规范引导
健康产业又称为HT(Health Technology)业,是民生产业,也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先后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大力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健康服务业发展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到2030年,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健康服务业发展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湖南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湖南医疗技术优势、生态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加快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提升民众的健康幸福指数,并将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湖南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向好
目前,健康产业在全国还没有统一的行业分类标准。根据产业特性,我们将健康产业分为健康产品种植业、健康产品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三大类(具体涵盖的行业见附表1)。目前我省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向好,总体情况如下:
(一)规模扩大。2016年①,湖南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1401.94亿元,其中,健康产品种植业、健康产品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6.11亿元、381.13亿元和924.71亿元。与2015年②相比,健康产业经济总量扩大了176.38亿元。纵观2013年至2016年,我省健康产业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见图1)。
图1 2013年—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增加值
(二)占比提高。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较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近四年以来,该比重呈逐年攀升势头(见图2)。
图2 2013年—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单位:%
(三)发展提速。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较上年增速加快了2.1个百分点,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4.5个百分点,与2015年相比,该增速差环比又提升了2.7个百分点。(见图3)。
图3 2015年及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与全省GDP增速对比
(四)主业突出。一是健康产业以健康服务业为主导。在全省健康产业中,健康产品种植业、健康产品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的比例由2015年的7.2:27.0:65.8演变为2016年的6.8:27.2:66.0,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产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二,高于健康产品制造业比重38.8个百分点。(见图4)
图4 2013年—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结构对比
二是健康产品制造业以高附加值行业为主导。2016年,全省健康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81.13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增加值率最高的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达90.4%,较上年占比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三是健康服务业以现代科技为主导。随着科技的发展,包括信息化等科技技术与医疗技术结合等因素,移动终端、高科技医疗器械等现代科技在健康服务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科技在健康服务业中的运用呈现良好的势头。目前湖南三甲医院已经建立了统一预约挂号服务平台,互联网+分级诊疗、互联网+健康管理等为健康服务业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湖南大部分医药上市公司实现了创新平台全覆盖。在建的湖南健康产业园共引进30多个国际顶尖项目正等待入园,国内部分顶尖科学家,也将带领各自科研团队入驻产业园。截至2016年底,湖南省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48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4.9%。
(五)贡献提升。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增加值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比上年提升了2.8个百分点。其中,健康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经济的比重为3.4%,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2.7%。
二、湖南健康产业发展瓶颈
(一)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拓展。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占当年国民经济总量的4%—5%。2015年湖南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介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内,表明我省健康产业规模在国内并无优势。与此同时,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大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为17.8%;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比例也超过了10%。由此可见,健康产业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湖南健康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健康产品种植业发展受限。近三年来,湖南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中药材产量和产值受气候、市场等多因素的影响,呈现有降有升的波动走势(见图5)。2016年,健康产品种植业种植面积同比增长3.1%,产量增幅为2.2%,产量增长缓慢,甚至比2014年还下降了7.7%。一方面,种植面积难以逐步扩大,将制约健康产品种植业发展;另一方面,种植方式多数为粗放式生产,产量、产值难以有稳定的保障。
图5 2014年—2016年湖南健康产品种植业情况对比
(三)医疗卫生服务仍旧一业独大,且供需不平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服务应当成为健康服务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板块,但目前保健类服务业所占份额仍然明显偏低。2016年,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03.86亿元,占健康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65.3%,而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增加值所占比重仅为3.2%,“重医疗,轻保健”的理念凸显。与此同时,医疗卫生服务还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一是地区分布不平衡。全省各地区都有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但是资源大多数集中在较大的城市。偏远地区,尤其是广大乡村地区就医养护等相对较难。二是机构分布不平衡。湖南医疗卫生服务,相当多的资源集中在综合性医院,而更贴近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等基层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医院服务的1.4%。
三、湖南健康产业总规模测算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根据相关报道,2015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约3.8万亿元,据此测算全国发展情况是,2016—2020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年递增16%;2021—2030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年递增7.2%;2016—2030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年递增10%。另外,从部分省发布的健康产业总规模发展目标看,到2020年,广东、江苏提出健康产业总规模均达1万亿元,山东、河北提出超过8000亿元,河南、广西提出健康产业总规模分别为5000亿元、4000亿元,四川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9%。由于全国及各省对健康服务业总规模的概定不尽一致,定义不明确,相互之间不宜简单相比,但均能体现出各地重视和看好健康产业的发展。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就湖南健康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三个测算方案,供决策参考。
方案一:按健康产业增加值确定的湖南总规模
经初步核算,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为1401.94亿元,增长12.4%,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2017—2020年按年均增长12%(比GDP规划目标增速高4个百分点以上)测算,2020年总规模可达2200亿元,预计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将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20—2030年按年递增10%测算,2030年总规模可达5500亿元。
方案二:按健康产业总产出确定的湖南总规模
经初步核算,2016年湖南健康产业实现总产出③为32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全社会总产出的4.3%。2017—2020年按年均增长12%测算,2020年总规模可达5000亿元;2020—2030年按年递增10%测算,2030年总规模可达13000亿元。
方案三:按份额法确定的湖南总规模
2016年末,湖南常住人口6822.0万人,居全国第7位,占全国的4.93%;当年湖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7‰,预计未来湖南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稳中有升。为确保未来湖南人民享受的健康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按湖南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摊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2020年湖南健康服务业总规模约为4000亿元,2030年约为8000亿元。
四、对策建议
(一)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健康产业发展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立法保障工作力度,出台并完善行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推行行规行约,明确技术标准,确立政府、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在健康产业培育发展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权、责、利,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防范管控低价倾销等无序恶意竞争行为,促使健康产业供应市场充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逐步形成市场规范、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局面。
(二)科学制定宏观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健康产业科学快速发展。尽快制定本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健康产业,避免因盲目跟风而造成的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力求将健康产业培育为我省拉动内需的新的增长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撬动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支撑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产业筛选布局、土地租赁使用、引导投融资、适度减免税负、支持研发、提供信息服务等方面,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工作措施,加大对健康产业扶持力度。
(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健康产业不同行业布局,强化产业内生动力。由于历史、区位等多方面因素,省内各市州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同时也各自具备比较优势。例如,长株潭地区,技术、人才资源相对雄厚,工业基础、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物流、交通等相对发达,则在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健康产品制造业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环洞庭湖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则适宜大力发展对原材料需求量大、质量要求较高的健康产业。湘南、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劳动力丰富,生产资料价格相对较低,生态环境良好,这些地区则在发展高劳动密集型和旅游、保健、养生等健康产业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促进全省健康产业既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均衡有序地科学发展。
(四)加快转变居民健康生活理念,探索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着力解决健康服务业供需不平衡问题。一是切实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健康产业的重视程度,转变“重医疗,轻保健”的传统思想,为健康产业市场扩容奠定基础。二是以休闲健身活动、健康咨询服务、护理机构服务等具有较好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使其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和更充分的健康需求,另一方面抢占产业的制高点,推动健康服务业全面长远发展。三是继续推进医改,确保落后地区也能在当地享受到便捷的就医服务,就医和药品的使用应采取措施予以规范,按照统一部署,推进医药分开等医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药品价格更加合理。积极推进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完善,确保更多群众能受惠于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困难群众就医经济负担。按照相关要求,积极统筹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服务水平。采用多种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健康产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更高。
注:
①2016年相关数据为快报数。
②2015年相关数据为年报数。去年元月于省统计局官网发表的《湖南健康产业发展情况浅析》(2016年决策咨询02期)一文中,2015年相关数据为快报数,与本文对应指标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③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业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附表1
健康产业分类(湖南标准) |
|||
门类 |
行业代码 |
行业名称 |
|
一、健康产品种植业:中药材种植 |
0170 |
中药材种植 |
|
二、健康产品制造业 |
(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 |
1491 |
营养食品制造 |
1492 |
保健食品制造 |
||
(二)医药制造业 |
2710 |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
2720 |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
||
2730 |
中药饮片加工 |
||
2740 |
中成药生产 |
||
2760 |
生物药品制造 |
||
2770 |
卫生材料及医用药品制造 |
||
(三)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
3581 |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 |
|
3582 |
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 |
||
3583 |
医疗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 |
||
3584 |
医疗外科及兽用器械制造 |
||
3585 |
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 |
||
3586 |
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 |
||
3589 |
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
||
(四)体育用品制造 |
2441 |
球类制造 |
|
2442 |
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 |
||
2443 |
训练健身器材制造 |
||
2444 |
运动防护用具制造 |
||
2449 |
其他体育用品制造 |
||
2461 |
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 |
||
2462 |
游艺用品及室内游艺器材制造 |
||
三、健康服务业 |
(一)医疗卫生服务 |
8311 |
综合医院 |
8312 |
中医医院 |
||
8313 |
中西医结合医院 |
||
8314 |
民族医院 |
||
8315 |
专科医院 |
||
8316 |
疗养院 |
||
8321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
8322 |
街道卫生院 |
||
8323 |
乡镇卫生院 |
||
8330 |
门诊部(所) |
||
8370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8360 |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
||
8340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 |
||
8350 |
妇幼保健院(所、站) |
||
8390 |
其他卫生活动 |
||
(二)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 |
9124 |
*社会事务管理机构 |
|
9421 |
*专业性团体 |
||
9430 |
*基金会 |
||
7340 |
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
||
7250 |
*知识产权服务 |
||
7450 |
*质检技术服务 |
||
8236 |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
||
8241 |
*普通高等教育 |
||
8292 |
体校及体育培训 |
||
8291 |
*职业技能培训 |
||
8521 |
*图书出版 |
||
8522 |
*报纸出版 |
||
8523 |
*期刊出版 |
||
8524 |
*音像制品出版 |
||
8525 |
*电子出版物出版 |
||
8412 |
护理机构服务 |
||
8413 |
精神康复服务 |
||
7960 |
保健服务 |
||
8414 |
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 |
||
8421 |
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 |
||
8810 |
体育组织 |
||
8820 |
体育场馆 |
||
8890 |
其他体育 |
||
8830 |
休闲健身活动 |
||
7239 |
*其他专业咨询 |
||
7233 |
*社会经济咨询 |
||
(三)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 |
6812 |
健康和意外保险 |
|
6899 |
*其他未列明保险活动 |
||
9300 |
*社会保障 |
||
(四)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
5151 |
*西药批发 |
|
5152 |
中药批发 |
||
5153 |
医疗用品及器材批发 |
||
5126 |
营养和保健品批发 |
||
5142 |
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
5251 |
药品零售 |
||
5252 |
医疗用品及器材零售 |
||
5225 |
营养和保健品零售 |
||
5239 |
*其他日用品零售 |
||
5242 |
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 |
||
7119 |
*其他机械与设备租赁 |
||
7121 |
*娱乐及体育设备出租 |
||
注: 1. 分类标准为2016年初,省统计局根据健康产业特性,初步确定的涵盖一、二、三产业相关行业。 2. 含“*”行业仅有部分活动属于健康服务业。 |
附表2
2016年及2015年湖南健康产业增加值
指标 |
总量(亿元) |
增速(%) |
||
2016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5年 |
|
合计 |
1401.94 |
1225.56 |
12.4 |
10.3 |
一、中药材种植 |
96.11 |
88.75 |
2.2 |
-9.7 |
二、健康产业制造业 |
381.13 |
331.36 |
13.2 |
13.3 |
(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 |
10.82 |
9.45 |
18.5 |
26.5 |
(二)医药制造业 |
344.48 |
290.37 |
13.5 |
14.2 |
(三)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
15.89 |
21.06 |
10.8 |
-4.9 |
(四)体育用品制造 |
9.94 |
10.49 |
5.3 |
9.4 |
三、健康服务业 |
924.71 |
805.44 |
13.2 |
12.6 |
(一)医疗卫生服务 |
603.86 |
516.29 |
15.2 |
13.5 |
(二)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 |
120.61 |
110.02 |
8.0 |
5.4 |
(三)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 |
29.50 |
25.42 |
14.7 |
28.4 |
(四)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
170.74 |
153.71 |
10.0 |
13.1 |
承办:核算处
执笔:范毅 唐双全
核稿:徐 林
责编:钟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