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益阳市经济形势及全年趋势判断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益阳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努力化解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全市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回升、稳中有进态势。下阶段,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仍面临较多制约因素。
一、益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GDP 978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7位,达到全省平均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09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381亿元,增长12.3%。
(一)农业保持增长优势。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增速居全省第2位。一是粮食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受益于种植结构调整,今年粮食作物面积比上年增长5.8%。二是蔬菜生产形势较好。全市以蔬菜标准园创建和基地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蔬菜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前三季度蔬菜播种面积达130.76万亩,总产量261.29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1%和7.3%。三是牛羊持续高价高效。近年来,牛羊消费升温,市场价格持续高位,目前,牛肉市价为76元/公斤,羊肉70元/公斤,仍处于去年同期高价位水平。养殖户出售1头牛可获利3000元左右,一只羊可获利600元左右,促进了生产。前三季度全市出栏牛16.79万头、羊31.87万只,分别增长4%和4.4%。出栏牛比上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四是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大力推进现代渔业进程,加快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为生产发展创造了条件。前三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33.0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8%。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前三季度,全市9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居全省第7位。九大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7.6%,比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0.5个百分点。园区工业保持稳步发展。1-9月,全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23.16亿元,增长8.7%,增速高出全部规模工业1.6个百分点。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2.44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竣工面积125.51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89个,新投产项目75个。
(三)投资保持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进省级重点项目、省“511”工程项目和市“532”工程项目,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调度和督促,确保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各月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99亿元,增长18.2%,增速比上月提升0.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8位,全省增速为17.4%。全市施工项目212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56个,同比分别增加259个和186个。完成工业投资428.6亿元,增长16.9%;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6.53亿元,增长43.1%。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9月,全市利用市域外资金329亿元,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78.5亿元,其中,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8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引进了万达广场、海洋城综合体、沅江国际童服城等一批重大项目。
(四)市场消费平稳增长。今年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增幅保持在11%-12%的区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亿元,增长11.8%。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7.6亿元,增长11.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88.1亿元,增长11.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7.7亿元,增长12.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3亿元,增长12.5%。业态创新成市场亮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成为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如安化黑茶、桃江竹凉席等地方特色产业依托电商网络直销市场迅速拓展。美团、58同城等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公司以其便捷的用户体验,成为居民消费新潮流。
(五)财政金融运行稳健。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87 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1-9月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7.22亿元,同比增长16.4%。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0.10亿元,增长26.2%。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10亿元,比年初增加135.37亿元,同比增长13.3%;各项贷款余额622.84亿元,比年初增加65.23亿元,同比增长9.7%。
(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8元,同比增长9.3%,增速在全省排第7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同比增长8.8%,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增速在全省排第8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60元,同比增长10.0%,较全省平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第7位。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全市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5、4.3、4.6、1.1、1.2个百分点,比全年增长目标低1.3、3.9、1.8、0.2、0.7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企业困难较多。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部分重点企业和主要行业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1-9月,全市造纸业、竹木加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7%和1.7%,而电力行业、有色金属冶炼业增加值分别下降0.1%、2.0%。科力远产值下降9.5%,橡塑集团产值下降34.9%,中联重科沅江公司产值下降63.7%。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如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等问题,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十分困难,制约了企业发展。据调查摸底,全市943家规模企业有187家企业有融资需求,总金额达22亿元,其他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工业用电量和工业税收双双出现下降。1-9月,工业用电量25.36亿度,同比下降7%;工业税收15.11亿元,同比下降10.5%。
三是投资增长动力不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到8月份都一直呈逐月回落之势,从年初的28.3%回落至1-8月的17.5%。大项目有所减少,增长潜力不足。前三季度全市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107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6个;计划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仅7个,同比减少2个。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增速看,只有资阳区(8.9%)、赫山区(8.8%)、桃江县(8.7%)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从财政收入增速看,除市本级高达24%外,其余8个区县市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增速,大通湖区和高新区分别只有3.4%和0.1%。
三、全年趋势判断及建议
从目前看,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前三季度,全国经济增速为6.9%,自2009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7%。全省前三季度GDP增长8.7%,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虽然全国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是随着一系列简政放权式的改革举措实施,改革所激发的活力正在持续释放,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宏观经济总体稳中有进和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预测第四季度全市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发展。
要力争全年经济增长达到年初目标,建议如下:一是加强要素保障,服务市场主体,尤其是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和项目解决融资、用地等难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需求,确保工业提速,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二是狠抓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项目的实质性开工和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切实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着力加快城镇建设。继续强力推进“一江三路”综合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两供两治”、“两房两棚”等项目建设。四是全面深化改革,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发展活力。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综合科 苏霓 陈跃昌]
[审核:刘雁]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