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2015年常德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2015年,常德市上下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地电商抢占本市零售市场、成品油零售额受价格影响出现负增长等不利因素,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5亿元,同比增长12.3%,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一、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2015年常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是先抑后扬,总体上呈上行态势,三、四季度保持平稳增长。从5月份开始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

  (二)限上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有力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市限上法人商贸企业583家,比上年增加68家,企业数量增长13.2%;完成零售额234.9亿元,增长19.5%,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8%,占比较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从商品销售分类来看,除开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长为负数外,其他各类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吃、穿类商品增长稳定且速度较快。随着广大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吃穿类商品的质量和档次要求越来越高。2015年全市限上企业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完成零售额20.4亿元,增长3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完成零售额15.2亿元,增长17.8%。

  汽车消费强势增长,成为常德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近两年,全国、全省汽车消费步入平稳增长阶段,2015年湖南省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6%,较去年增幅下滑1.4个百分点。虽然常德市属三线城市,但汽车消费还有很大的潜力,并且汽车消费由市城区逐步向县城、乡村扩张态势明显。2015年限上企业汽车类商品完成零售额65.1亿元,占限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的28.7%,增长38.4%。除市城区外的地区有汽车销售企业66家,企业数量增长43.5%,实现零售额21.6亿元,增长46.9%。

  健康产业的加快发展,带动了医药及医疗用品零售额的较快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药零售市场日益活跃,医药零售门店不断增多,医药及医疗用品零售额明显增长。2015年,全市限上法人企业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完成21.6亿元,增长25.8%。

  家电类商品消费在投资和房地产的带动下增速加快。近几年来,政府没有直接出台政策(例如家电下乡、节能补贴等)刺激家电类商品的消费,家电类商品消费进入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零售额增长逐步放缓。但是,2015年常德市加大投资力度,狠抓项目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去库存”政策。2015年常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26.8%。在投资和房地产的有力带动下,2015年常德市家电及音像制品类商品完成零售额16.5亿元,增长16.7%,增幅较去年提高了17.4个百分点。

  (三)“美丽经济”助力全市消费品市场。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攻桃花源、中取柳叶湖、北战壶瓶山”的旅游攻坚发展思路,乡村游、生态游、亲子游等旅游方式不断推动,季季有精彩,天天有美景。2015年,进入常德市“游山玩水”的人数达3641.9万人次,增长23.5%,完成旅游综合收入276.1亿元,增长27.9%。旅游为全市餐饮消费注入新活力,旅游对餐饮业的拉动效应初显,市城区大部分限上餐饮企业改写近几年来负增长的局面。2015年全市限上餐饮企业完成餐饮收入8亿元,增长27.7%,增幅同比提升36.3个百分点。

  (四)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加快了消费热点的升温。2015年常德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84元,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13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44元,增长9.4%。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提振常德居民的消费信心,有利于部分消费需求的释放,加快消费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消费层次的逐步提高,加速常德以汽车、通讯电子、健康医疗、休闲旅游、餐饮为主要消费热点的居民消费升级进程。

  二、主要问题

  (一)受国际国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常德市成品油零售额严重下滑,拖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12次下调,零售价格下降近三成,全市成品油零售出现量升额降的局面。2015年全市限上企业销售汽油35.3万吨,增长16.9%,柴油43.4万吨,增长9.8%,但是2015年全市限上企业完成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为45.9亿元,增速为-9.4%,增幅同比下滑9.9个百分点。由于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规模较大,占比较高,全年占到全市限上法人企业零售额的20.2%,成品油零售额严重下滑对常德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形成了较大的拖累。

  (二)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外地网店对本土实体百货商店冲击太大。法人登记注册地不在常德市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天猫、唯品会、京东、聚美优品等销售异常火爆,广大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买到自己称心的商品,实体商店销售受到一定冲击。2015年常德市城区几大百货卖场、超市零售额呈现负增长。同时,常德电子商务“出多进少”,即在外省的消费多,而本土电商发展较慢,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常德市民网购额与常德网商的销售额比例为9:1,也就是说我们付出了9块钱,只收回来1块钱,无论对常德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壮大,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统计,都是很大的冲击。

  (三)限上法人平均规模小、占比较低,限上限下结构问题依然存在。经过近年来的全力清查,转企入限企业逐年增多,全市现有限上商贸法人企业583家,但限上法人企业零售额占消费品市场份额不大,贡献率不高,拉动作用极其有限。2015年,限上法人实现零售额234.9亿元,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2015年常德市消费品零售总额限下部分为645亿元,占比为68.2%,占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三、工作建议

  (一)积极引导消费品市场向健康性和大众化发展。要引导消费品市场向大众化、理性化回归,让其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常态和重要“引擎”。

  (二)大力发展本土电子商务。发挥常德市本土特色产业和专业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行业门户网站,围绕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医药零售、家电零售等重点行业,加快培育一批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为依托、特色明显的行业性网站。积极推进专业市场内部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交易网络平台,促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常德本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零的突破,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零售企业销售网络化。

  (三)加大对限上商贸企业的扶持和培育,鼓励限上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政府要加大力度,对限上企业的发展进行政策、资金、环境上的扶持,帮助本土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加大对医药、家电、汽车等行业的扶植力度,使其在本地区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并且保障不断向外扩张延伸,促进健康、快速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2016年形势预测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之年,常德市有望迎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规范、去库存压力得到缓解,“互联网+”深度推进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常德市消费品市场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预计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千亿大关,增长速度保持在11.5%—12.0%区间。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鲁尚文]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 

上一篇:“十二五”衡阳市工业能源消费分析及“十三五”展望 下一篇:“十二五”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