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2015年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向好发展

  2015年,长沙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向好发展,总体处于中速增长区间。全市111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9.87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2014年提高6.7个百分点,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效益不佳等问题。

  一、行业发展特点

  (一)行业规模呈现“五大五小”

  规模以上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五大主体行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6.7%、18.5%、17.8%、16.1%、13.4%,合计达到92.6%。其余的卫生和社会工作、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分别占2.7%、2.3%、1.0%、0.9%、0.4%,份额较小。

  (二)生产性服务业占主体,生活性服务业增长快

  1、生产性服务业有力支撑

  生产性服务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范畴内包括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2015年相关行业的收入总比重为76.5%,同比增长11.1%,比2014年提高5个百分点。

  2、生活性服务业较快发展

  生活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增加就业。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范畴内中包括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15年相关行业的收入增速达17.4%,比2014年大幅提高14个百分点。

  (三)新兴产业孕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1、高技术服务业稳中有进

  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涵盖了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中的部分相关行业,与国家大力提倡的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具有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5年,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0.91亿元,同比增长14.8%,比2014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2、互联网和软件业高速增长

  互联网和软件业是新兴产业中最富有活力的行业之一,近年来长沙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活力。2015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42.3%、30.4%。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效益有待提高

  1、成本费用负担较大

  在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人工、租金等成本费用也随之快速上涨,成本费用的压力日益增大。营业成本方面,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816.22亿元,同比增长14.6%。三项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增长0.1%,管理费用增长17.5%,财务费用增长40.3%,三项费用合计233.14亿元,同比增长14.7%,成本与费用的增速均高于收入增速。另一方面,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92.1%,成本费用的负担较大。

  2、利润下滑不容乐观

  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95.23亿元、同比下降5%,利润总额115.4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下滑明显的有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利润总额的降幅分别为30.2%和24.4%,利润分别同比减少8.62亿元和10.32亿元。信息服务业中的某互联网企业收入增速超过70%,但由于运营的视频平台投入的成本费用巨大,利润亏损超过7亿元,拉低了行业的利润水平。文化体育娱乐业中的省广播电视台和卫视频道利润总额同比减少超过8亿元,是行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发展不均衡

  1、行业规模不均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规模总体呈现“五大五小”的局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五大行业收入规模合计占比超过90%。

  从户均规模看,户均规模的分布基本与行业总体规模分布一致,规模较大的五大行业户均规模均超过亿元,分布在1.1亿-1.6亿之间。其余五个行业门类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户均分别为6055万元和5713万元,教育、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户均分别为3617万元、2715万元、1687万元。由于规上服务业行业间发展不均衡,部分行业的数据代表性不强,在反映行业发展全貌上有一定欠缺。

  2、企业间发展不均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年收入10亿元以上单位有16家,规模占比38.3%,户均27.31亿元;1亿-10亿的有159家,规模占比42%,户均3.01亿元。

  亿元以下企业中,5000万-1亿的有119家,规模占比7.4%,户均7117万元;5000万以下的有825家,规模占比12.2%,户均1696万元。

  从企业规模的分布来看,亿元以上企业规模占到全部企业的80.3%,而单位数量仅占15.6%。5000万以下的企业数占73.7%,但规模仅占到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12.2%。数量较少的大型企业比重过大,而数量较多的中小企业比重偏小,从大到小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阶梯结构。

  (三)在省内增速水平相对较低

  2015年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在全省的权重是47.6%,远高于其他13个地市(州),但增速仅位列第9,基数较大对收入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缺少新的增长点和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也是增速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

  (四)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与武汉差距较大

  在中部省会城市中,长沙与郑州水平相当,但与武汉相比差距较大。2015年12月数据显示,武汉143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446.83亿元,同比增长6.2%。武汉规上服务业的增速低于长沙,单位数量仅比长沙多314家,但收入总量是长沙的两倍还多,长沙无论从总量还是户均规模上都与武汉存在较大差距。

  三、对策建议

  (一)对服务业发展应重点扶持,统筹兼顾

  一是对服务业行业实施重点扶持。服务业涉及行业种类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应结合长沙实际情况对具备发展条件,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的行业实施重点扶持,在资金、税收、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行业发展氛围。

  二是对服务业企业做到统筹兼顾。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不到两成的单位贡献了超过八成的收入,超过七成的单位收入不足5千万,超过八成的单位收入不足亿元,“头大身小”的局面必然会导致在发展和行进的过程中重心不稳,因此应着重培育服务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继续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和孵化小微企业,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形成合理的阶梯结构,促进服务业在科学的结构中良性发展。对服务业“中坚力量”的培育,也是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在今后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政府应加强发展引导,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优化政府财税服务水平。切实做好“营改增”后续服务,研究完善税收征缴系统,将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二是优化创业创新服务水平。加强对创业创新的孵化、指导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进行依法行政,大力减少企业制度性成本;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支持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务发展。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三)加快双创引领转型升级

  一是政府应着眼于创新创业者的需求,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二是以“互联网+”驱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制定推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战略。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创新,推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发展。三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发展和创新后劲,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中已有的高新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以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

  注:文中的“房地产业”仅包括除房地产开发经营以外的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自有房地产经营和其他房地产行业。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赵嘉嘉]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上一篇:积跬步可达千里 下一篇:衡阳市“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发展情况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