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湘潭服务业发展研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新走向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理应发挥支撑作用。

  湘潭是一座工业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压力十分突出,这股压力不仅来自企业内部,同时来自时代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和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湘潭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服务业发展“短板”,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头戏,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构建金融、信息、科技、文化、居民服务、养老服务等知识密集、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但湘潭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大、占GDP比重偏低、企业竞争力不强、内部行业发展和县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突出,加快推进湘潭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任重道远。

  一、“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情况回顾

  国家层面。“十二五”时期,全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从2012年开始,服务业增长速度首次超过GDP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到现在;从2013年开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使得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的顺序。201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1567亿元(初步核算,下同),按可比价核算,同比增长8.3%,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50%的大关,达到50.5%。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高于60%。如201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2%,均低于金砖国家其他四国(印度53.0%、俄罗斯60.0%、南非68.0%、巴西71.0%、)。

  省级层面。“十二五”时期,全省服务业稳中有进,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挑起了GDP增长大梁。从2012年开始,服务业增长速度首次超过GDP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到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但均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提升,2015年达到53.5%,比2014年提高6.3个百分点。

  市级层面。“十二五”时期,从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拉动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投资规模和服务业项目来看,特别是与三次产业发展对比来看,湘潭服务业呈现完美的爬坡曲线,吹响了服务业发展集结号。

  (一)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持续攀升。“十二五”期间,湘潭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持续攀升。“十二五”开局之年,湘潭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亿,达到353.12亿元;2012年,突破400亿,达到406.20亿元;2013年达到470.28亿元;2014年突破500亿大关,达到537.93亿元;2015年,再破600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28.50亿元。其增长量逐年递增,为别为53.08亿元、64.08亿元、67.66亿元和90.57亿元。

  (二)服务业增速超过二产业,居三次产业之首。“十二五”开局之年,湘潭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3.0%,增幅低于二产业增加值增速4.3个百分点;2012年,增速13.1%,增幅仍低于二产业0.2个百分点;2013年,增速达到13.3%,增幅首次超过二产业2.4个百分点;2014年,增速12.2%,虽然比2013年回落1.1个百分点,但增幅高出二产业1.6个百分点;2015年,增速(12.8%)较2014年加快0.6个百分点,增幅高出二产业4.4个百分点,继2013年之后,连续三年增幅居三次产业之首。“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12.9%,增幅分别高出全市经济增长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和二产业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分年度来看,除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经济增长平均水平外(低于GDP增幅1.4个百分点),自2012年开始,分别高出全市经济增长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2.3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相反,湘潭第二产业增速呈现下滑趋势,而服务业发展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正在释放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信号。

  (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十二五”期间,湘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拐点出现后,画出完美的爬坡曲线。2011年,湘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4%,比“十一五”末的2010年下降2.0个百分点;2012年至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1.7%、32.6%、34.3%和36.9%,依次逐年提高0.3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相反,自2013年以来,湘潭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呈现逐年持续收窄的趋势,逐年依次收窄0.7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这不难看出,湘潭产业结构转型在缓慢进行中。

  (四)服务业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湘潭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运行,虽然GDP增速逐年呈现下滑趋势,但服务业总体保持稳中有进,平稳拉动经济增长。2011年至2015年,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14.4%、12.3%、11.0%、10.7%和9.6%,服务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4.3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4.2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相反,“十二五”期间,湘潭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呈现持续回落态势,表明服务业将成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

  (五)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中有升。“十二五”期间,湘潭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缩小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2011年至201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1%、35.1%、40.2%、38.9%和46.9%,与全市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分别为-37.1、-26.6、-17.2、-18.7和-3.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这将是“十三五”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六)服务业投资持续旺盛,已经超过一二产业投资之和。进入“十二五”以来,服务业投资明显加大,投资总量逐年递增,特别是2014年服务业投资总量和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均是首次超过二产业投资,并且同时超过一、二产业投资之和,2015年同样如此。5年当中,服务业投资增长均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最高时2011年达到61.4%,最低时2015年也保持在20.5%。2015年虽然受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服务业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6.69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2%,比第二产业高出2.1个百分点。

  (七)服务业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渠道。“十二五”时期,湘潭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市从业人员数总体成上升趋势,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成为“去产能”而转移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2015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53.8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4%,其占比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八)服务业成为全市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二五”时期,湘潭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半壁江山。从2013年开始,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超过50%,2015年,达到56.2%。特别是服务业地税收入,从2012年开始占全市地税的比重超过60%,2015年,达到71.9%。服务业税收已经成为全市税收的主要来源。

  (九)服务业实体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十二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实体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以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从2012年开始列入统计范围)为例,从2012年到2015年,法人企业个数分别为256个、348个、410个和440个,年均增长14.5%;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3.68亿元、338.55亿元、471.00亿元和536.90亿元,年均增长18.3%。

  二、制约湘潭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发展前景看好。“十二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规模、贡献率、结构等都开创了新的局面,但与全国、全省以及省会城市长沙发展情况相比,发展空间还很大。从“十二五”末的2015年来看,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0%,达到50.5%,全省达到43.9%,长沙达到43.4%、而湘潭只有36.9%,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和省会城市长沙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7.0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数据说明湘潭服务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看好。

  (二)服务业企业规模不大,盈利能力较弱。一是服务业行业分布广,增加值核算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而纳入统计报表范围的企业从行业分布看,规模不大,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空缺行业三成以上,缺乏有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强的企业集团和品牌。以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为例,全市80家企业,大型企业仅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比重不到3%(2.5%);分布在20个行业大类中,而纳入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的行业大类涉及31个,空缺行业11个,占比达35.5%;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比重不到2%(1.3%),过亿元的企业也只有15家,占比不到20.0%(18.8%)。二是服务业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受市场竞争波动较大,加之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制约,不同程度地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以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为例,全市80家企业,有31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亏损面达38.8%,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3.93亿元;亏损行业大类相对集中在仓储业、道路运输业和文化艺术业,亏损额分别为1.23亿元、0.92亿元和0.60亿元。

  (三)服务业发展认识有待提高,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但湘潭是老工业城市,工业占GDP的比重超过半壁江山,受“工业要不了,还要服务业干嘛?”等传统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对服务业发展现状不够重视,激励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还没有健全,或者健全了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从2015年开始,全省已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主要指标纳入全省对市州的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同样湘潭也纳入对县(市)区进行考核,但对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考核监测机制尚不完善,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认证。

  三、湘潭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现状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供给侧改革五大重要任务。推动供给侧改革,责任在政府,开展供给侧改革,主体是企业。而湘潭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四大任务。

  (一)去库存。去库存,主要就是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去库存。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3.51亿元,同比增长5.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167.05万平方米,增长22.6%,增幅较去同期提高13.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面积156.50万平方米,增长26.0%,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8.6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金额63.29亿元,增长14.2%,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金额57.43亿元,增长22.0%,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政策的护航,多举措的并进,让全市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的生机,也让全市房地产市场库存节节下降,截止9月底,全市(本级)新建商品房剩余可售量与2015年底相比下降24.0%,提前实现年初明确的20.0%去库存目标。

  (二)去杠杆。国务院日前公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了支杠杆的七种主要途径。降低企业杠杆率,通俗地说就是降低企业负债率,使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尽量轻装上阵。“十二五”期间,以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为例,从2012年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负债率分别为62.0%、70.0%、72.6%和73.4%,负债率呈现上升趋势。从2015年行业大类来看,特别是邮政业、仓储业、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技术服务业负债率更高,超过90.0%。企业债务负担沉重,已成为制约当前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降成本。降成本改革需要政府来推动,而关键问题是政府如何利用政策和外力的杠杆,像“管家”一样,帮助企业降成本。企业降成本主要包括降低税费负担、降低财务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用能成本、降低用地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等。从统计报表数据来看,企业成本主要采用营业成本、费用和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来监测。一是从企业营业成本来看,以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为例(下同),全市80家企业营业成本51.78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高出营业收入6.1个百分点,企业平均营收1元,需要0.7元营业成本,由此看出企业成本明显偏高。二是从企业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来看,2015年,全市8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三项费用15.11亿元,增长3.9%,增幅较2014年明显回落,其中销售费用下降11.7%,财务费用下降7.1%,说明企业费用在减少。三是从企业税收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服务业部分行业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企业税收只减不增。税收政策改革以来,部分服务业行业税收发生明显变化。2015年,全市80家企业实缴营业税金及附加3847.10万元,同比下降34.3%,相反,应交增值税2.26亿元,增长71.0%,可以看出企业税收发生了明显变化。

  (四)补短板。湘潭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半壁江山,而服务业明显是湘潭产业发展的短板。根据经济学“木桶效应”原理,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其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增加容量。对于湘潭这座老工业城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拉长服务业的“短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二五”期间,湘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逐年提升,2011年占比31.4%,2015年占比36.9%,较2011年提升5.5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跑赢GDP增速,也同时跑赢工业增加值增速,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2.8%,高出GDP增速3.2个百分点,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2011年的30.1%,提升到2015年的46.9%。由此可见,湘潭服务业的发展正在提质增效,面向未来任重道远。

  四、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快湘潭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创新发展路子。一是要创新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导。按照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完善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制订服务业产业导向目录,引导资金投向重点发展的服务项目、服务行业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创新人才政策,鼓励服务业产学研联合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业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给予高端服务业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其房祖和办公用房予以适当补贴。三是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培育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实现服务业的赶超。重点支持物联网、互联网金融、众包、分享经济、移动医疗、网络教育、大数据、去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四是尽快梳理服务业相关政策措施。降低服务企业进入门槛,减少行政管制,打破行政垄断,对投资导向、用地、项目审批、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进行细化,强化政策落实。

  (二)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实施“双轮驱动”融合式发展战略。在国家“十三五”实施“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战略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借鉴上海市转型经验,实施“双轮驱动”,在加速推进湘潭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强势推进湘潭服务业的发展。工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融合发展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传统的工业城市,要实现加速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必须坚持不懈突出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结合湘潭实际,当前关键是要按照稳定发展一产业,继续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强势推动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拿出抓工业的决心、恒心、力度,狠抓服务业发展,要制定分阶段的实施推进目标,按照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目标值。

  (三)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壮大服务业实体经济。企业是市场主体。主体强大,产业才强盛。只有把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我市服务业壮市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推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按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缩小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品牌服务业,逐步减少一般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步缩小非生产性服务业的工作思路,不断开拓新的服务种类和品种,增加服务门类,扩大服务业实体经济规模,改善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加快引进“互联网+”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提高服务的知识密集度与技术含量,鼓励服务业企业专业化发展,培育若干有特点、有品牌、有控制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走集团式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四)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植服务业发展新亮点。比较分析全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根据湘潭在全省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全市应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提升商贸流通业,支持发展金融业,突出发展全域旅游业,积极拓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序推进养老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以此推动全市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李立武]
[审核:刘  雁]
[责编:黄湘冀]

上一篇:打造文化强市 彰显文化魅力 下一篇:前三季度长沙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