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湘西州新增四上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上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新增态势、分布结构反映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今年以来,全州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众多企业通过多渠道、多领域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1-11月全州新增 “四上”企业75家,而去年同期只新增12家,增加了63家,同比增长5.3倍,四上企业数量得以快速增长,为湘西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新增“四上”企业基本情况

  (一)分行业看,前11个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同比增长8家,增长1.7倍;房地产开发经营业15家,同比增加9家,增长1.5倍;新增限上批发零售业3家,同比净增3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8家,同比增加7家,增长7倍;新增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1家,同比净增3家;新增5000万及以上投资项目37家,同比增加35家。

  (二)分县区看,新增企业分布不均。前11个月新增企业最多的吉首市增加19家,保靖县增加11家,泸溪县、花垣县、永顺县和龙山县均新增8家,古丈县新增7家,最少的凤凰县新增6家企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增企业数量仍偏少,在全省仅排13位。1-11月份,全州新增 “四上”企业75家,全省14个市州中排13位,高于张家界(新增56家),仅占全省新增企业数的2.3%。

  (二)新增企业行业分布不均。1-11月全州“四上”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房地产业和5000万投资项目。其中工业企业11家,房地产业15家,5000万投资项目37家。以上三个专业的新增企业占全州的比重为84%。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只新增3家,建筑业仅1家。

  (三)新增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新增仍显不足

  1-11月,工业企业中,有色金属锌、水力发电、纸制品制造、玻璃制品制造、石料开采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共计9个,占全州新增规模工业近八成。服务业企业中,合作社、教育、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企业占整个新增服务业企业六成以上。

  (四)“个转企”工作推进乏力

  按照统计标准要求,单位要进入“四上”企业范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企业法人身份,二是经营状况达到规定标准。从申报情况上反映,截止目前,由个体户转为企业而入统的公司仅1家。从全州情况来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达标个体户较多,但推动其转型困难也较大。

  (五)企业申报主动性较差

  由于入统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质上的帮助,反而加大了企业的工作量,因此很多企业对于申报“四上”企业主动性差,工作衔接难度大。甚至一些企业通过转成个体户退出“四上”企业范畴。

  三、对策建议

  (一)做好政策扶持,加快四上企业发展

  加大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其一,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经营领域,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在土地、用电、融资、税收、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增强新生企业的造血能力,力争企业项目早投产、早生产、早达标,早发挥投资效益。其次,加强部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成长性企业,可通过园区化集聚、靠大做强,整合中小企业产业资源,集群发展主导产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再次,鼓励规模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推动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规模企业持久强大。

  (二)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继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传统工业在湘西州工业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然是全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显得尤为重要。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品牌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工业产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铝、钒、钾、镁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园。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围绕湘西厚重的文化,整合、完善民族工业品生产,建立规范有序、完整的旅游产品市场,真正实现我州的文化产业变成实体产业的飞跃。

  (三)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

  目前,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是全州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现阶段,要继续加大导向性优惠政策措施,既要做大做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又要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等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

  (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

  根据湖南省《关于支持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积极谋划出台“园区发展意见”、“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按照“一权两制一司”模式,推进园区扩权强园。推进园区投融资模式创新,积极推广应用PPP等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园区建设资金压力。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园区服务环境,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进工业园区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加快厂房交付进度,提高厂房入驻率。扎实推进“招商突破年”活动,抓好已经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外来投资的指导意见》中有关财税金融、土地、引资奖励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落实,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突出重庆、深圳、福建三大产业转出地,强化地区合作,积极探索社会化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供稿: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王凭跃]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2016年郴州交通运输邮电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下一篇:1-11月岳阳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全年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