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2016年郴州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情况简析

  2016年,郴州围绕建设“五个郴州”总目标,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实施民生工程,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增长。

  一、基本情况

  1、单位个数有所减少。2016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3173个,较上年同期减少201个,同比下降6.0%。其中企业减少48个,机关事业单位减少122个,民间非营利组织及其他减少31个,单位个数同比分别下降3.9%、6.0%、27.2%。分行业来看,单位个数减少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减少114,32,14,15,11家。

  2、从业人员基本持平。2016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为35.92万人,与上年同期仅增加16人,基本持平。其中在岗职工减少2530人,同比下降1.0%,;劳务派遣人员增加277人,同比增长1.3%;其他从业人员增加2269人,同比增长6.3%。在岗职工的减少和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的小幅增长相中和,全市从业人员整体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3、工资总额小幅增长。2016年,全市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880653万元,同比增加187222万元,增长11.1%。较2015年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有小幅提高,提高2.4个百分点。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036327万元,同比增长18.9%;集体单位工资总额32423万元,同比增长8.2%;其他单位工资总额811903万元,同比增长2.5%。

  4、人均工资稳步提高。2016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3107元/年,较上年增加5872元,增长12.4%。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560元/年,增长13.2%;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1333元/年,增长5.8%。从执行会计标准类别来看,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7430元/年,较上年同期增长6.0%;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4018元/年,增长18.4%;机关单位56872元/年,增长24.4%;民间非营利组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45840元/年,增长13.3%;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为54716元/年,增长24.5%。

  5、区域工资差距缩小。分县市区来看,2016年,全市11个县市区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有7个县(市区)超过了50000元/年,较2015年增加了5个。同时全市人均工资最高的北湖区62478元/年与最低的安仁县40325元/年的差距也由上年的1.57倍缩小到1.55倍。全市地域间工资水平正呈逐年缩小的发展趋势。

  二、主要问题

  1、工业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持续减少。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企业单位无论是从个数上还是从业人员上均在减少。全市城镇非私营企业单位1173家,较上年减少48家;从业人员21.5万人,较上年减少0.3万人,同比下降1.2%。分行业来看,企业人员减少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采矿业从业人员减少0.5万人,同比下降16.1%;制造业减少0.6万人,同比下降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减少0.03万人,同比下降2.4%。采矿、制造业从业人员下降幅度较2015年分别提高了2.1、6.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减少趋势愈加明显。

  2、部分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相对偏低。2016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3107元/年,低于全省5314元/年,比长株潭地区工资相对较低的湘潭市低2182元。分行业来看,农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草制品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水上运输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租赁业等行业工资水平还徘徊在20000-27000元/年之间,不到全市平均工资水平的50%,行业最低工资水平仅1679元/月,仅高于全市劳动人员最低工资标准500元。

  3、行业间平均工资差距继续扩大。按国民经济十九个行业大类数据来看,全市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为105633元/年,高出工资水平最低的住宿餐饮业32161元/年的2.3倍,相差73472元/年。分行业小类来看,烟草制品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货币金融服务、高等教育等行业平均工资均超过了10万,部分行业甚至高达18万。而较低的物业管理、房产中介、租赁、水上运输等行业年均工资水平仅2万元出头,不足最高行业的12%。同一行业大类间,性质基本相同的工作属性,工资差距相距也较为明显,如教育行业,高等教育工资水平就分别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1.7和1.5倍。

  三、原因分析

  (一)从业人员行业间增减变动较大的主要因素

  1、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状况不佳。2016年,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影响,全市工业企业面临着资金紧张、产品价格下降、市场需求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矿产开采、有色采选和冶炼等主导行业因销售市场萎缩,煤层枯竭、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一些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甚至破产关闭。全年全市关停工业企业32家,退出联网直报名录库69家,共计减少用工人数1万余人。

  2、个别服务业发展遭遇瓶颈企业减员增效。一是以洗浴、美容美发为主要构成的居民服务业受经济环境、政策等各种因素影响,业务有所萎缩,效益下降,从业人数减少7.6%;二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缓慢。2016年,全市有9家网络公司因传统的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逐渐被新兴的网络电视所替代,外部竞争激烈,有线网的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步削弱,业务量明显下降,增速为-12.9%,从业人员下降6.0%;三是住宿餐饮业、娱乐业等传统服务业企业所需的服务员受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等方面原因,求职人员越来越少,招聘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常年缺人影响正常营业,加之当前农家游、互联网快餐行业的兴起,也一定程度上冲击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全市2016年住宿餐饮业倒闭11家,从业人员同比下降7.4%;娱乐业从业人员同比下降33.3%。

  3、政策因素影响,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增长较快。一是去库存成效明显,房地产、建筑从业人员增加。2016年,出台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市城市规划区棚户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压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工作备忘录》、《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工作的通知》和《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推出了“选择货币安置300元/平方米奖励,一年内购房600元/平方米”、“购房契税50%奖励”、“无障碍落户就学”、“奖励租赁”等一系列去库存优惠政策和举措,较好地刺激了百姓购房消费,全年全市房地产、建筑业从业人员分别增长10.4%、6.8%;二是郴州创建全国体育城市带动体育产业发展。2016年,全市3家体育行业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长50%。

  (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1、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调资及补贴政策全面落实。一是机关行政单位津补贴规范和工资调整。根据2014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2016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单位补发了一部分2015年的晋级晋档工资,年终绩效奖金基数提高等等, 2016年全市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工资总额达到343217万元,同比增长26.1%,人均工资56039元/年,同比增长22.4%;二是事业单位人员职称晋级,工资总额增加。特别是教育部门关于各级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同级别公务员工资,职称晋级工资待遇相应提高等政策出台, 2016年全市教育部门从业人员工资普遍增加了20%-50%。

  2、部分行业市场逐步回暖。随着全市经济逐渐回暖,市场形势逐步趋好,一些工业企业为走出低迷,通过加强企业科学管理,优化体制,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完善薪酬晋升体制,增加职工基本工资、提成工资、绩效奖金等以稳定员工,职工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改善,劳动者报酬也相应提高。2016年全市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420215万元,平均工资48343元/年,同比增长8.6%。

  四、几点建议

  1、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努力拓展就业空间。一是要继续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我市工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产业,优化有色金属产业产品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引导企业加快转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壮大产业,提升竞争力,从而扩大用工规模;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就业吸纳力。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服务等方面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物流产业层次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鼓励更多的人员从事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便民服务和商务服务业,开发不同层次的公益性岗位,吸引一部分人员从事城市建设与管理。

  2、完善劳动保障措施,促进工资合理增长。一是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要积极落实国家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对用人单位各类中、低层级的劳动者工资,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情况,通过建立劳资平等协商制度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促进从业人员工资合理增长;二是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报酬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加强对各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和健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及工资增长制度,增加工资透明度,最大限度缩小工资差距;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认真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实际水平,加大劳动保障监督监察力度,保护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利益。

  3、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发挥创业促就业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就业质量优质化。推进创新创业,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引导,落实中央各项优惠政策,出台地方政策,鼓励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机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促进从业人员的就业创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提升。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邓坤云]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2016年衡阳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情况简析 下一篇:衡阳人口集聚速度加快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