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一季度湘潭经济平稳开局

  今年以来,湘潭市委、市政府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振兴、实体经济、现代农业、全域旅游、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5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增速虽小幅回落,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05.5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75.4亿元,增长9.5%。

  (一)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春耕备耕有序开展,农资储备充足,价格稳中有降。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50万亩,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26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肉猪出栏136.2万头,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4.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开局平稳。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0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从重点产业来看,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等产业增长较快,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2%、12.1%;从关联指标来看。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4.7%,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9.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6.6%,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服务业运行良好。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1.4%。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88.0亿元,比年初新增160.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96.4亿元,比年初新增110.3亿元,同比多增37.5亿元。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1.7万平方米,增长48.7%;3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81.2万平方米,下降27.9%。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二)增长动力总体稳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0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小幅增长,得益于经济环境的改善,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的逐步增强,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完成119.5亿元,增长1.9%,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1.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0.9亿元,增长20.7%,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速7.4个百分点;产业投资进一步加快,一季度全市完成产业投资105.3亿元,增长22.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5.4%,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4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1.4%,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8.1%,金融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9.7%。开放型经济来势较好。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实际利用内资80.2亿元,同比增长15.2%。一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7.3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出口额11.2亿元,增长14.0%;进口额16.1亿元,增长42.4%。

  (三)经济效益有所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性增长。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86.3亿元,同比增长20.0%。9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73家,同比减少9家,亏损面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4亿元,增长103.2%。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地方收入29.7亿元,增长8.5%。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2元,增长7.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226元,增长7.6%。

  (四)民生保障坚强有力。民生支出力度较大。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69.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居民就业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96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821人。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当前,由于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市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工业回升基础不牢。部分传统产业生产低迷。一季度,在全市规模工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6.1%、14.1%,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1个、15.0个百分点,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2.2个点。个别新兴行业持续低位运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持平。新进规模企业贡献有限。去年全市新进的85家规模以上企业一季度累计实现产值为11.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仅0.6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长后劲乏力。一季度,全市在建项目1205个,同比增长5.5%,在建项目中,新开工项目仅为508个,同比下降27.7%。新开工项目中,计划投资超过10亿元的7个,比上年同期减少5个;计划投资超过5亿元的12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5个;计划投资超过1亿元的38个,比上年同期减少51个。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尤其大项目减少,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增长后劲。

  三、对策建议

  一季度,虽然全市经济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但由于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年经济发展要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还需要积极应对,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影响。建议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资调度与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千方百计减轻农民种粮成本上涨的压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让优质农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

  (二)努力稳定工业经济。一是开展企业帮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预测预警分析,及时掌握和化解一些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引导企业趋利避害;认真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融资成本等。二是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抓好桑顿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机电一体化项目、吉利汽车SUV生产平台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加大对冶金、机电、建材、化工、食品等传统行业技改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积极对接《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重点建设海工装备产业链、电力装备产业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精品钢材与深加工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食品医药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产业招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抓好精准招商,大力引进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做大做强“1+4”重点产业。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与“精美湘潭”项目建设,集中精力破解用地、拆迁、融资、环保等项目建设难题。对尚未开工项目加快前期、争取迅速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搞好相关服务,争取快建设、早竣工、早投产。同时,进一步拓展PPP模式应用范围,鼓励更多社会投资进入到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

  (四)深入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将潜在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积极推动传统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巩固传统消费。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时尚休闲、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新兴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线上线下贸易互动发展。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一季度郴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下一篇:2017年一季度郴州经济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