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一季度湘西州经济形势“四好四忧” 发展压力依然不减

  一季度以来,州委、州政府及早谋划、及早部署,大力度推动经济大发展,全州上下卯足干劲,抓住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建州60周年等机遇,加快发展、追赶发展的势头强劲,经济实现开门红,绝大多数指标两位数增长,并居全省前列,呈现稳中有进,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四个好”和“四个忧”。

  “四个好”主要表现为:

  一是经济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州生产总值增长8.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从产业来看,第三产业仍然是增长主力,增长9.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1.8%,其中以旅游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1.2%,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1.4%、17.8%;第二产业拉动力增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5.8%,其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1.1%。工业回升稳中有快。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新入规30家规模工业企业,产能得到释放,为今年工业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主导矿产品电解锌产量增长32.4%。从投资来看,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增速较去年提高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第三产业成为投资主力,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2.2%,社保、卫生、公共管理等民生投资大幅增长。从消费市场来看,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增速较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生活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干鲜果品、粮油、肉禽蛋、水产品等消费增长明显,石油销售额增长30.6%。乡村消费额增长16.4%,快于城镇消费近5.9个百分点。对外贸易迅速回升,实现进出口总额3103万美元,增速是去年的2倍以上,增速居全省第一。

  二是发展质量向好。财政收支增幅明显。全州财政总收入增长35.5%,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7.6个百分点。全州财政总支出增长38.3%,其中民生支出占69.6%。金融保障支撑有力。全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20.5%,贷款余额增长23.7%,贷款增速居全省第二位。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1%,比经济增速高4.4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效益较好。实体经济的活力有所增强,全州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增长43.9%,产销率达98.78%,税收增长44.8%,利润增长125%;全州3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1个产值保持增长,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7.9%。交通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8.6%,邮电业务总量增长44%。

  三是结构调整有进。服务业主导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57.8%,其中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金融业的比重提高。工业转型特征明显。锰锌等传统产业不断整合提升,竞争力在逐步增强。以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电子设备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比重在逐步提高。农业特色发展特征明显。农业特色产业园、标准园、示范园发展来势好,水果、茶叶、畜牧等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扬,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电商营销渠道不断拓展。国有投资型特征明显。一季度国有投资增长57.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3.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占36.1%、民生和生态投资占25.6%。消费升级特征明显。城镇居民消费由生存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 吃穿类商品比重逐步下降,用烧类商品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一季度烧类商品消费增长30.6%。农村居民消费观逐步开始向城市消费转变,农村家用电器、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消费比重不断提高。

  四是民生实事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11.2%,城镇居民公职人员工资性、福利性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精准扶贫生产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以及劳务经济工资性收入增加。就业物价稳定。一季度全州新增创业主体3539个,新增城镇就业6701人,新增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3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吃穿住行等消费价格总体平稳。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扶贫投入力度加大,财政用于扶贫支出增长44.8%,占农林水支出的43.8%,产业脱贫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

  实现经济向好势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60年州庆临近,各级各部门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度推进项目发展,增强招商引资力量,加快发展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二是宏观经济稳中有进。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国内经济稳定向好,国内市场特别是矿产品市场复苏较好,锰锌矿产品价格涨势明显,规模以上矿产企业开工积极性提高,矿产业增加值增长达21.1%,加上去年新入规的30家规上企业释放产能,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力,一季度,全州工业拉动GDP增长达2.6个百分点。三是投资高速增长带动发展。从去年年末至今年一季度,全州大力度推州庆项目,几个重大PPP项目落地落实,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及亿元以上建设项目个数大幅增加,投资额高速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四是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以旅游、通信、电商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增速达21.2%。受国家公职人员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和扶贫支出、民生支出力度加大等影响,财政八项支出增长达27.3%。

  基于以上形势,预计全州上半年经济仍将保持较好形势,部分指标回升弹力会得到有效延续。但从全年来看,随着后期基数的不断抬升,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发展困难也将增多。

  主要有“四个忧患”:

  一是县市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发展仍显艰难,永顺投资增速下降,古丈投资增速慢,全州八县市有七个县市八项支出增速低于全州平均水平。二是工业回升基础不牢固。由于受环境保护督查和安监严格管控及原材料供应紧张、流动资金困难等因素影响,企业停产面仍未得到明显改观,加之矿产品价格不够稳定,预计下半年又将有所回落,工业要全年维持高位运行难度加大。三是项目投资后劲不足。全州357个施工项目中,上年结转项目有316个,今年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仅达11.3%,一季度投资主要靠上年结转项目拉动。古丈、永顺、吉首施工项目数量较少,民间投资积极性下降。四是财政金融结构不优。财政方面,1-3月全州非税收入增长56.6%,而税收增长28%,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3.5%。部分县市干部职工工资福利未完全落实到位,县市财政八项支出进度不够,增长缓慢。金融方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够,企业贷款中短期流动性贷款增长不够,而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房市、车市、股市,实体经济再融资能力不强,银行对实体企业缺乏信心。

  基于以上发展难题,预计全年经济要持续维持开局的向好形势,压力增大,但总体将会明显好于2016年。

  四点建议:

  一是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实体经济,及时出台对实体企业发展有帮助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和保护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实际困难。加大引导实体企业入规入库工作。着力增加“四上企业”入规数量,进一步重视和关注“四上”企业、培育“四上”企业、壮大“四上”企业,使更多实体企业纳入“四上”企业范围,助推经济加快发展。强化项目入库力度,筑牢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点和增长点,确保全年投资力度不减。二是加快培育服务行业。重点抓好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零住餐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具体来讲,继续加快邮政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商务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居民服务业、公益性服务业发展,加快财政八项支出的预算执行进度,保持较快增速支撑服务业发展。结合旅游城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休闲养老房地产业,加快商品房销售,逐步化解房地产库存。进一步优化商贸物流环境,推进传统商贸业升级,加快培育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促进实体店铺和电子商务协同发展。三是持续促进工业回升。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时化解低端产能,提升中高端产能,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快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增加工业新动能,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加强用电、用工、融资、原材料供应、环保安监等综合协调服务,帮助企业优化发展环境,使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开工复产,努力提高开工复工率。加快园区经济发展,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加强园区招商和企业入园,重点提高企业入驻率。四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州庆、PPP、房地产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储备,提前谋划、包装和实施一批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的项目。加大项目督查考核,按照“项目决战年”活动要求,严格落实项目责任,严格督促项目前期,帮助项目业主解决相关问题,确保新工项目尽早开工,确保按进度完成投资计划,增强投资拉动效应。

[供稿: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潘远涛]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五大转变”为长沙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篇:长沙粮食生产走上组织化和科学生态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