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郴州市中草药基本情况、问题和建议

  中草药种植业统计是当前全国农业”三新”统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上级部门对农业“三新”统计制度的有关探索需要,郴州市统计局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深入有关部门、乡镇、中药材种植企业及种植户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了他们的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现将郴州市中草药基本情况、问题和建议综述如下,供参考。

  一、郴州市中草药种植基本情况

  (一)地理环境适宜。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北纬24°53′—— 26°50′的亚热带气候带,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晴多旱,冬寒期短,多年平均气温17.4℃,多年平均降水量1452.1毫米,日照时数220—290小时,完全可以满足多种中药材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光热条件。

  (二)门类品种繁多。全市有厚朴、杜仲、枳壳、百合、玉竹、苦参、黄精、金银花、茱萸、葛根、红豆杉等多种中药材。其中,有多种品种属于名贵中药材,如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杜仲是二级保护植物,厚朴是三级保护植物。特别是桂东县远离工业无污染,无公害,野生药村资源丰富,是我市中药材生产的天然宝库,药材种植区所种植的中药材品质好,化验检测中,从未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品种,以前藁本、白扁豆为出口免检产品,野生名贵药材千层塔的石杉碱甲含量也大大高于国家标准。

  (三)药材资源丰富。据统计,2016年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0211.2公顷、44634.6吨,主要为厚朴、杜仲、黄精、玉竹、苦参等,其中以厚朴种植面积最大,近6296公顷。其中,桂东县厚朴种植面积达到6030.4公顷,桂东县沤江镇大洞村、高龙村、南华片,金兰村、秋里村、四都镇洋河村人工种植木本药材厚朴均达到了3000亩以上连片规模,种植药材已成为当地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2016年桂阳县成功申报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据统计,桂阳县2016年中草药播种面积为1733.3公顷,品种近五十个,主要是以种植百合、玉竹、苦参、黄精、金银花、茱萸、葛根为主,分布在19个乡镇,种植在1000亩以上有莲塘、仁义、桥市、方元、浩塘、欧阳海、和平等7个乡镇。

  二、郴州市中草药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草药种植分散规模较小。大多数农户都是利用旱地、山坡地、荒山荒地种植中药材。尽管近年来通过在药材加工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药材加工企业的种植基地辐射带动一些农户和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郴州市中药材种植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整体连片种植的还不是很多,连片面积规模不大,能连成千亩一片的规模基地目前更少,规模化作业程度较低。

  (二)中草药标准化专业化种植程度较低。农民对中药材的种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种植、管理、施肥、施药、采收都比较随意,大部分种植户都是把种植药材当作附属,专业种植中药材的农户不多,种植的不规范,这将成为制约中药材生产的“瓶颈”。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只有4家,分别是安仁县湖南华夏湘众药业饮片有限公司、资兴市大诚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宜章县安健中药有限公司、桂阳县桂阳湘嘉佳药业有限公司。

  (三)中药材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我市中药材种植、加工、利用存在缺乏科学规划、生产管理粗放,地道药材产量低、品质不高,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产业效益不高,科研创新滞后、联动发展不足,在开发利用上差距很大,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出售原药状态,没有充分挖掘其应有的价值潜力。例如,湘黄柏,由于质量好,黄莲素含量高,主要销往台湾、港澳、东南亚等地,收购价18.0元/公斤,而一般的中药饮片价格都要70余元/公斤,价格相差3~4倍;厚朴,因其厚朴酚含量高,可入选北京同仁堂制药厂,近几年的收购价只有9元/公斤左右,中药饮片是近60元/公斤,价格相差6倍。由于缺乏加工基地、销售市场,导致中药材销售价格波动很大,同一品种一年内每公斤相差7~8元,药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中草药统计数出多门。虽然我市中草药种类丰富,但是一直未进行严格分类统计,只对杜仲、厚朴等主要品种进行过大概的统计,且中草药统计数据来源多部门。例如桂阳县中草药数据统计来源于由经科局,北湖和苏仙、桂东县、临武县、永兴县中草药的数据采集由基层的统计员进行上报;安仁县中草药数据由中草药材办提供等。

  三、进一步做好中草药的意见和建议

  (一)重视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以中药优质种源繁育、野生资源开发、人工种植技术为重点,充分利用新农村示范片、农业产业园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区等优势区域,集中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开发研究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搭建重要流通销售平台,逐步形成中药材产业链条。对专业种植的重要种植户基层统计部门要加大监测力度,及时的统计和上报重要种植户种植信息,对中药种植人员要加大支持,鼓励种植。

  (二)加大补贴力度,发展特色优势品种。中药材生产强调其道地性,道地的药材才能被市场认可。政府要结合市场实际,根据郴州中药材生产实际,在资金上,加大对药农的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中药材。大力扶持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引导药材种植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对中药材加工企业的服务,推动中药材加工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逐步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加工销售企业。切实落实关于中药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争取科技、工业、农业、林业、卫生、中医药、扶贫等方面财政预算资金,推动中草药产业发展。设立中药发展专项基金,积极参加农业、中药产业博览会。

  (三)加强政府服务,打造稳定的产业链。政府要积极搭建平台,促成企业与科研机构、中医学院的合作,推动中药材加工的粗制作向精细化的医药品制作方向发展。努力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中药材”营销模式,形成稳定的“种植、加工、销售、生产”的产业链,将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四)完善统计制度,规范数据采集。中草药品种多,种类杂,建议由省直相关部门对全省的主要中草药指标进行调研分析,修订完善统计制度,规范数据采集流程,确保中草药种植数据客观、真实反映我市中草药实情。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胡志勇  何艳艳]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衡阳市1-4月消费品市场稳中有进 下一篇: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部分行业下行压力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