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郴州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贡献提高
2017年上半年(1-5月错月数,1-2月为一季度数据,下同),郴州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32家,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一、主要亮点
(一)对全市GDP的贡献率稳步提高
一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贡献提高,一季度,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59.2%,贡献率为74.6%;二季度,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60.5%,贡献率为77.6%。二是其他营利性对全市GDP的贡献率提高,一季度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对一季度全市GDP的贡献率为21.6%,二季度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对二季度全市GDP的贡献率为26.0%。
(二)对全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提高
郴州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对全省的贡献较高,是14个市州中超过10%贡献率的两个市州之一。 一季度,郴州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占全省的14.1%,对全省的贡献率为16.6%,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二季度,郴州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占全省的12.1%,对全省的贡献率为13.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三)行业总体发展稳中有进,支撑有力
从月度看,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增速一直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且一直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5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比1-4月、1-3月、1-2月高出4.2个、3.0个、1.4个百分点。其中增速较快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8.1%、12.2%、16.1%。
(四)单位数量增加
2017年1-5月,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单位数13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4家,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1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
二、主要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两区占比大
2017年上半年,北湖、苏仙两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占比大,累计营业收入46.6亿元,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82.8%。低于全市增速的是苏仙(19.6%)、桂东(9.6%)、桂阳(26.2%),营业收入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66.1%、8.8%、1.04%;营业收入增速发展较快的有汝城、安仁、嘉禾、宜章、临武、资兴,分别为891.1%、105.0%、102.4%、83.3%、51.4%、41.5%,营业收入合计3.7亿元,仅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6.6%。
(二)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增速回落大
与上年同期相比,过半县市区增速回落。11个县市区中,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回落的有永兴县、临武县、桂东县、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6个县区,分别回落154.9个、89.7个、70.4个、3.1个、2.3个、1.6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中,回落的有永兴县、桂东县、北湖区、桂阳县、资兴市,分别回落419.6个、70.0个、51.8个、47.7个、19.6个百分点。
(三)从行业门类来看,内部发展不平衡
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内部看,行业发展不平衡。2017年上半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对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率为99.3%,拉动增长27.1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0.7亿元,贡献率为0.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0.5亿元,贡献率为-0.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0.3亿元,贡献率为0.4%。
三、几点建议
(一)大力培育“三新”企业。“三新”企业涉及到互联网经济、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着力支撑一批较强带动作用的“三新”企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引导电商与农业、商贸、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实施好旅游体验和节庆活动,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新为的增长点,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积极的带动作用,带动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
(二)抓好企业的培育和入库。针对目前入库较少的现状,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要进一步支持和培育企业,形成合力,抓培育入库“四上企业”的新格局。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核算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新入库单位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优化奖励激励措施,对新入库企业和责任单位进行奖励。由发改委牵头,统计、商务、税务等部门配合,积极引导个转企,壮大集中收银企业数量,确保全市从量和质取得突破,为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合理规划服务业整体布局。以规划为先导,在全市范围内加快做好发展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区位优势等条件,突出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业发展布局,并推进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合理的服务业发展布局。积极搞好城镇规划建设,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功能,带动农业、集市贸易、乡镇工业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全市服务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整合部门统计力量夯实基础。服务业具有行业范围宽广的特点,部门统计是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基础。一方面,整合部门力量,消除部门中“重行业管理、轻行业发展”的现象,促进各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加快郴州市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增强大局意识,认真履行部门统计工作职责,组织做好本部门、本行业的统计工作,使服务业统计数据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