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1-8月衡阳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衡阳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努力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一、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模工业逐渐好转。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上半年0.2个百分点。从工业用电量看,7月份开始止跌回升,8月份由负转正,当月增长10.8%,比7月份当月(-6.4%)提高了17.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等五大行业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从企业看,全市有22家企业当月贡献率超过1%,有15家企业累计贡献率超过1%。从结构看,1-8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9.6%提高到31.5%,提高了1.9个百分点,而相应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呈下滑态势,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占比为27.9%,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

  (二)投资运行总体平稳。1-8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7.67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一是工业投资明显回暖。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17.2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一季度的-2.6%提高18.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呈明显回暖态势。二是民间投资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市民间投资完成856.9亿元,同比增长20.0%,高于全部投资6.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9.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4.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22.4个百分点。三是重点投资增速加快。全市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资保持着较高增速,分别完成投资161.5亿元、62亿元、365亿元,分别增长19.5%、17.2%、15.8%,均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三)消费市场运行平稳。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全市限上法人单位中,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增长4.4%,商品零售增长12.7%。一是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增长23.7%,家具类增长16.8%,化妆品类增长20.2%,金银珠宝类增长18.2%。二是网络零售增速加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6.9%,同比提高21.8个百分点。三是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增速回温。全市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中,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4.08亿元,增长4.5%,较上年同期高出14.2个百分点。

  (四)财税金融平稳增长。一是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8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15亿元,同比增长3.6%,较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0.74亿元,增长14.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2.2%,比上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58亿元,增长18.9%。二是存贷款余额增速小幅加快。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579.61亿元和1866.35亿元,分别增长13.0%和12.9%,增幅比上半年快0.2个和1.8个百分点。

  (五)物价水平小幅回落。1-8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9%,比1-7月低0.1个百分点。八大类构成指数呈“七升一降”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回落1.0%,衣着类上涨2.5%,居住类上涨1.1%,医疗保健类上涨20.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8%,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8%。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稳增长压力较大。一是城区工业发展明显放缓。从1-8月各县市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7县中仅2个县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而4城区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石鼓区增长3.1%,珠晖区增长2.7%,蒸湘区增长2.6%,雁峰区增长2%。二是新建新投产企业不多。1-8月,全市仅13个新建投产企业纳入统计,居全省第8位。三是匹配指标支撑不力。1-8月,全市工业用电量下降6.5%,居全省第13位,与上个月持平,工业用电量累计增长速度在全省排位连续数月靠后。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施工项目数不足,后期项目增量潜力不够。1-8月,全市施工项目3319个,与2016年全年4170个施工项目数相比,差距还很大。此外,今年以来,全市还没有一个重大的、有影响力的新项目实际落地,投资平稳增长后劲乏力。二是省市大项目推进有待加快。截止8月底,省和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占全年任务之比分别为62.2%、53.7%,均未达到时序进度66.7%的标准。1-8,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仅增长6.1%,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8.1个百分点。三是项目资金偏紧。1-8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0.7%,低于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降了21.3%,表明项目资金不够宽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度。

  (三)消费市场动力不足。一是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增长乏力。8月份,全市批零住餐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中,零售额负增长的企业共58家,这些企业1-8月累计零售额下降1.86%,较1-7月负增长企业降幅扩大3.52个百分点。二是部分支柱商品销售放缓。1-8月,“三桶油”累计零售额同比增长5.2%,较上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全市汽车消费购买量相对趋于饱和,汽车销售稳中有降,1-8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5.7%,较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三是电子商务拉动力弱。1-8月,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累计零售额仅占全市消费品累计零售额的0.3%,对全市社会品销售总额的贡献作用微乎其微。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积极促进工业发展。一是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强化对工业用电量、工业实缴税金等相关指标的预测预警,紧紧盯住、敏锐研判经济发展中的新趋势、新动向、新苗头,强化经济运行预警监测。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政策调控措施,加强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支持,帮助困难企业脱困,促进工业稳定发展,引导企业转优转精、做大做强。三是把抓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结合起来,调优传统产业存量,扩大新兴产业增量,为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是有效盘活财政沉淀资金,激活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资金能引得来、投得准、用得好。二是继续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切实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三是开拓投资新领域,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努力使投资起到补短板、调结构、培育新动能的“一石三鸟”作用。

  (三)积极释放消费潜力。一是准确把握消费市场供求变化的最新动态,培育有效、持续性的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引导居民消费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适当的政策支持,积极建设和完善信息消费、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绿色生态等新兴消费设施,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体验和多样化服务选择。三是积极整合存量资源,促进传统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转变经营方式,开展实体经济与网络团购并行的经营模式,争取更多本地消费。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陈知生]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郴州:城市发展统筹推进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下一篇:汝城县泉水镇打造“茶香小镇”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