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工业转型加速 效质提升明显
2017年郴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产业主导,全面发展”的总体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以赴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在市场环境逐步改善的背景下,郴州工业企业效益质量整体提高,中高端产业等新动能加速发展,重点产业支撑有力,园区经济进一步壮大,整体保持稳步向好的总趋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低开高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体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2016年加快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从年内各月度运行情况看,低开高走上扬特征较为明显,全年增速比1-9月、1-6月和1-3月分别高0.5个、0.8个和1.2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比11月份提高1.8个百分点。
(二)企业盈利整体好转。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09.3亿元,同比增长7.9%,比2016年加快3.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73.8亿元,同比增长10.9%,比2016年加快10.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在37个行业大类中,36个行业实现盈利,3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9.2%,亏损企业51家,亏损面4.6%,同比收窄1.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行业支撑稳定。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速,1-3月、1-6月、1-9月、1-12月增速分别为11.9%、18.6%、18.7%、19.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最为突出,1-12月贡献率为61.9%,拉动增长4.4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稳定增长,2017年全省规模工业中食品、烟草、医药业三大消费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9.2%、23.9%,贡献率分别为18.1%、9.0%和4.2%,合计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
(四)中高端产业引领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下新兴动能发展加快,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加工度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5%、12.0%、14.9%,除高加工度略低于上年同期外,战略新兴、高技术产业增速分别比2016年加快1.2个百分点、 0.2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7.4个、4.9个、7.8个百分点。
(五)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六大重点高耗能占比降低,2017年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2016年回落1.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48.6%,比2016年回落1.2个百分点。采矿业降幅扩大,2017年全市采矿业增加值增速为-19.3%,比2016年回落19.1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其中煤炭、有色增加值增幅分别为-31.0%、-11.5%,与2016年相比分别回落30.8个、11.2个百分点。
(六)园区经济进一步壮大。2017年12月省级及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0.2%,累计增长8.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0.6%,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9.3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2.5%,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5.6亿元,同比增长10.6%,企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工难仍然存在。目前全市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仍然偏多,企业用工需求较大,根据实地走访调研不少企业反映人员流动性大,企业用工成本偏高,年龄偏大,高端技术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缺口较大,企业长期用工不足,存在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四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显示,92.1%的企业用工需求比上季度上升或基本持平,36.9%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20.7%的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用工短缺的问题。
(二)工业投资整体下降。工业企业投资意愿不强,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914.5亿元,同比增长3.1%,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采矿业投资增速下降13.1%,制造业投资增长3.0%,其中烟草制品业(-57.0%)、农副食品加工业(-45.8%)、 汽车制造业 (-2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0.1%)、医药制造(-14.4%)等行业降幅较大。
(三)成本仍然居高。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8.7%,比主营业务收入高0.5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2.4元,同比增长0.4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47.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要素成本趋高,企业用电等吸引优势不足,贵州、内蒙、福建等省电价优惠大,例如贵州在0.40元/度左右,郴州企业用电在0.65~0.80元/度左右,与其他省市相比成本偏高,而成本偏高直接压缩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投资意愿。
(四)上游供给不足。钢铁、有色、化工等工业原材料的价格普遍上涨,去产能背景下,供给紧而需求稳,工业原材料企业利润增高,但对下游制造业影响较大,一定程度导致下游制造业普遍性经营压力大。加之环评因素郴州本地关停大批原材料供应的中小企业,上游企业加速资源整合,下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一定时期内企业原材料采购线被迫向外地市场延伸,无形之中增加了运输风险、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等。
三、几点建议
(一)着力落实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促进我市工业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加快郴州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郴发〔2017〕12号)文件,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四大领域出台了“工业企业22条”,为加快郴州工业实体经济发展出“实招”,好政策还需真落实,建议加快落实文件精神,降低工业企业用电、用地、用工、物流、融资、税费成本,通过出“实招”给工业企业带来真“实效”。
(二)完善人才引进,有效缓解用工难。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支持在郴高校、职(技)校应用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缓解用工难及结构性用工难;建议企业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减少职工流失;加大技改投入,通过采用新技术,引进高新技术设备,降低企业用工人数,更好地适应劳动力供应紧缺的形势。
(三)发展优势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好钨、铋、石墨、萤石等资源储量在全球的绝对优势,重点培育有色金属、石墨新材料等产业链,促进优势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把郴州打造成世界铋产业基地、钨产业基地、石墨产业基地、氟化工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统筹科技研发、产业化、标准制定和应用示范,鼓励发展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四)延伸上下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使产业配套不断加深,不断发展相关服务业,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夯实基础。推动制造业骨干企业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和承载园区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大力加强物流园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和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农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郭呈利]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