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一年来,长沙工业以“稳增长”为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调结构、促转型,工业生产稳中有进,经济效益显著提升。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73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增速提高31.6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9和2.6个百分点。
一、工业效益运行的主要特点
1、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增强。2017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7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25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加,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转亏为盈,24个行业利润呈正增长,比上年增加10个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增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78.46元,比上年减少0.30元,比全省低5.21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
2、支柱行业效益大幅提升,专用设备制造业贡献最大。2017年,长沙规模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的行业利润全部实现增长,利润总额为535.23亿元,占全部利润总额的72.7%,拉动利润增长24.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92.3%。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95.27亿元,是上年的13.6倍,占全市利润总额的12.9%,拉动全市利润增长15.2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56.6%,是全市利润总量最大、增速最快、拉动最强、贡献最大的行业。
3、大型国企经营明显改善,重点改革任务成效显著。长沙国企改革有序推进,大型国有企业效益不断改善,改革成效日渐显现。从控股情况来看,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59.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增速提高36.3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四年负增速的状况;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0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增速提高21.7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速的状况;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实现利润281.30亿元,比上年增长57.1%,增速提高72.4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四年负增速的状况。
4、新经济利润增速不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润286.41亿元和387.1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2.1%和47.7%,高于规模工业利润增速55.2和20.8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长沙加速培养新经济增长动力,致力打造智能制造中心,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2017年长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4.88亿元,比上年增长83.1%,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利润增速56.2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带动引领下,2017年行业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45.9%和57.0%,增速分别提高51.9和27.6个百分点,共拉动利润增长5.2个百分点。
二、工业效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营业费用增速加快。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降成本取得积极成效,虽然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但生产费用仍然大幅增长。2017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为11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2.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营业费用增长加快,比上年增长18.5%,比主营业务收入高8.1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9.96元,比上年增加0.23元,其中营业费用为4.14元,比上年增加0.28元。
2、产成品存货增速有所回升。2012年以来,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一直处于增长状况,其中2014年增速最高,增长达到36.4%。在去库存的推进下,2016年首次实现负增长,即下降2.2%。而2017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开始有所回升,增长9.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情况也有所变缓,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周转天数为16.8天,比上年增加0.7天。
3、亏损企业数量有所增长。2017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虽处于大幅下降,但是亏损数量仍然有所增长,亏损企业数量为187家,比上年增加22家,且部分行业盈利情况不容乐观,如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实现利润增速分别下降8.2%、16.0%和18.6%,其中亏损企业分别比上年增加7家、1家和3家。
三、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建议
1、继续调整结构促转型。一方面要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引进新的技术、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如亏损较大的食品行业还可以通过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加快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快速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动能转化。不断壮大新材料、医药、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重点支持产业链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成果推广与应用,提高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成品的转化率和规模化生产,促进产业链完善。
2、提高运行效率降成本。一是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生存环境,提高部门对企业的服务质量,最大程度地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增强企业面对外围经济压力的自信心。二是要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从技术角度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的合格率,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三是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创新,强化成本核算管理,面对生产费用压力加大的经营环境,着力提高企业管理能力,降低营运期间的费用。
3、优化创新方式去库存。一是要继续地积极配合国家、省、市各项去产能的政策,主动去产能,还要根据市场新动向,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减少过剩产品。二是要创新去库存的新思路,巧妙利用当前形势下的新概念、创新营销方式,提高产成品的需求度,积极主动去库存。三是要开展企业家队伍建设和培训,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推进工业产成品去库存中的作用。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张阿兰]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