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1-2月长沙规模工业发展开局良好

  随着长沙工业30条等政策逐步实施见效,各项调控措施发力,长沙工业发展动力不断汇聚。1-2月,在骨干企业的强力支撑带动下,主导产业增长强劲,优势产业保持活力,长沙工业实现良好开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

  一、长沙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2月,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去年同期2.6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全年0.4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年头回升,稳中向好的局面继续深化;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7和0.8个百分点,领先发展的优势继续保持。

  1、主导产业高速增长。烟草制品业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增长速度快、贡献大。1-2月规模以上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同比回升24.9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58.7%,同比回升95.1个百分点。工程机械业继续推进转型升级,加速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1-2月规模以上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同比回升8.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升7.9个百分点;起重机产量同比增长85.7%、压实机械产量同比增长26.8%、挖掘机产量同比增长18.8%。

  2、优势产业支撑有力。从行业发展情况看,新兴优势行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和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四大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发展优势突出,对工业经济支撑有力。1-2月,规模以上工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2.9%、9.5%、14.7%和34.9%,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31.1%。

  3、大型企业贡献突出。蓝思科技、比亚迪、广汽三菱、长丰集团、铁建重工、尔康制药、澳优乳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引领产业发展,产值增速均在10%以上,增长贡献比较突出。1-2月,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增长贡献率达93.7%;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增长贡献率为1.4%;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增长贡献率为4.9%。

  4、国有经济发挥担当。1-2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增长贡献率达58.1%;股份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长贡献率为28.6%;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长贡献率为15.5%;其他经济增加值同比下降7.0%,增长贡献率为-2.2%。

  二、长沙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月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将影响长沙工业增速进一步提升。

  1、传统行业增速下降。增加值总量排名前20行业中,有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黑色金属加工、酒饮料茶制造两行业下降幅度超过10%;总量排名第4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下降1.8%、排名第7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2%。产值前20强企业中,有10家企业产值增速在10%以下,低于全市增速水平,其中5家企业产值下降。

  2、工业投资增速回落。工业投资增长慢,1-2月,长沙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5.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比低,2017年长沙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9.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7.6、5.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回落,项目不强,将导致新增工业企业规模不大,产能偏小,工业经济缺乏新增长点,发展后劲较弱。

  3、宏观经济压力大。从宏观经济看,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6.5%左右,过去五年增速最低是6.7%,最高是7.8%。全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为长沙工业经济继续加快增长增添了不确定性。

  三、促进长沙工业平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围绕加速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目标不放松,以产业链发展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途径,推动“长沙制造”向“长沙智造”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

  1、因产施策,突出重点夯实产业。围绕二十二条产业链抓工业,大力推进强链延链建链,因产施策,培育和发展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梯队。做强骨干产业链,依托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链,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产业由大变强。壮大优势产业链,立足新型轻合金、先进轨道交通、装配式建筑等优势产业链,培育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发挥优势做大产业规模。培育新兴产业链。瞄准未来科技革命和市场需求,着力发展北斗导航、航空航天装备、3D打印、机器人等一批有优势、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培育后备力量和潜在支撑点。

  2、鼓励创新,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进转型创新,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产品竞争力,实现从成本竞争向技术与品牌竞争转变。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基工程,引导资金投向关键环节,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提升内在素质,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努力打造“长沙创造”“长沙质造”品牌。加深“两化”融合。以设计研发数字化推动技术升级,以生产加工智能化推动技改升级,以制度实施信息化推动管理升级,以经营模式网络化推动服务升级,促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发展质量。

  3、狠抓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下大力气抓好工业投资项目,提高工业投资质量,以工业大投入促进工业大发展。坚持产业链引领。紧紧围绕二十二条产业链抓项目,以项目建设来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重点盯住当年引进、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的项目,确保落地见效。突出高质量带动。围绕高端产业、终端产品、关键环节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业关联强、税收贡献大的高质量项目。突出智能制造项目、科技创新项目,既抓好现有产业智能化升级,又抓好智能制造新项目引进。营造优质化环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审批效率,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前期准备时间。努力提高协议转化率、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达产见效率,确保项目“引进一个、落地一个、见效一个”。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2017年郴州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邵阳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