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龙山县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龙山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是传统山区农业县,发展食品工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龙山把发展食品工业作为加快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多业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龙山县食品工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四化”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力推进扩大开放,抓好优质安全、精深加工、市场营销、集约发展4个关键环节,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从全县食品工业实际出发,实施一个战略(品牌带动战略),打造一个“小巨人”(昶光农业科技),扶持三个行业(百合、霉豆腐、辣椒酱),建设四个基地(百合、萝卜、食用菌、无公害蔬菜),大力推进优势企业和产业密集区规模快速扩张,形成以名牌产品为主导、骨干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配套、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

  (一)规模逐步壮大,社会效益日趋彰显。截至2017年底,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1.2%,同比增长18%;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完成增加值1.22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县共有18户食品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饮料及其他饮用水加工企业4户,豆制品加工企业3户,淀粉及其他淀粉(百合)企业2户,蔬菜制品企业1户,大米、面食加工企业3户,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3户,糖果生产加工企业1户,调味料生产加工企业1户。从事食品加工行业工作人员共计1440余人,其中50人以上企业7户。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8户,分别为:龙山县金山实业有限公司、龙山县喜乐百合食品有限公司、龙山县佳湘源百合食品有限公司、龙山县刘大姐食品有限公司、龙山县金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龙山县波杰特产有限公司、龙山昶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龙山县幺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产值2000万元以下的食品企业10户。食品加工业在带动全县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税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基地分布合理,栽培技术日渐成熟。龙山食品加工的原材料均是在县内种植,其中百合面积最大。种植百合已有近60年的历史,历经野生百合栽培、引种试种和规模种植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余亩,主要分布在以洗洛、兴隆、石牌、石羔、茨岩塘、茅坪、红岩、召市、苗儿滩、洛塔、靛房等11个乡镇,并辐射全县21个乡镇5万余户农户种植百合。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百合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县有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60余户,主要集中在石牌、兴隆、洗洛、民安等重点乡镇(街道)。其它原材料种植遍布各乡镇,面积集中的基地有八面山、大安、洛塔,加工调用方便快捷。经过多年的种植实践,总结、摸索出了一些种植经验和技术。特别是近年来在百合品种对比、百合种球选择、百合疫病防治、施肥量和栽植密度对比、海拔高度选择、土地轮作、水稻百合连作、高海拔育种、大棚栽植等方面开展试验示范,最终总结出了一套适宜龙山自然环境的百合栽培技术。湖南省地方标准《龙山百合》和《龙山百合生产技术规程》已颁布实施,已在全县大力推广。

  (三)品牌意识增强,发展势头日益良好。全县共有12户食品加工企业获得QS质量认证。全县拥有州级农业产业化的食品龙头企业4户。全县食品行业共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5件,绿色食品认证3件。龙山县百合产业协会的龙山百合鲜果及百合干片获得“省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龙山县水果产业协会的里耶脐橙、龙山县蔬菜产业协会的龙山萝卜和七姊妹辣椒获得“地理标志”;龙山波杰公司野俏饮用水、龙山刘大姐食品公司洗车河霉豆腐、喜乐百合公司喜乐百合粉丝及淀粉获得“省著名商标”;龙山喜乐百合公司的鲜百合及百合精粉和佳湘源公司的鲜百合获得“绿色认证”。这些企业和品牌商标都分布在县内209国道及县城周边,形成“Q”字形产业集中带,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食品工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四)企业蓬勃发展,产业带动作用增强。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是带动农业发展的主力军。食品骨干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促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别是对龙山南部地区乡镇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之一。同时,与食品加工业关联的商业贸易、货流运输、包装宣传、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随着食品产业的壮大,产业接点作用的不断增强,带动了其的快速蓬勃发展。

  (五)特色产品涌现,县域形象不断提升。龙山县小吃历史悠久,食品品种有200多种,特别是大头菜、腊肉、霉豆腐等历来知名度较高,早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打造出了发酵酱菜食品、腊味系列产品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食品。洗车河霉豆腐、苗市腊肉、龙山大头菜等一批特色食品,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包装,赢得了广大消费者青睐,成为对外交往中的馈赠佳品,成为了县域名片。

  二、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发展严重受制约。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制约,龙山县工业用地、用水、用电都较为紧缺,无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二)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下。全县食品加工企业多,但80%的企业仍然局限于传统领域,管理方式仍以家族模式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工艺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下。

  (三)产品品牌杂乱,群龙无首。全县部分食品企业已注册了商标,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品牌杂乱,没有形成合力,没有突出地方特色,许多企业只愿做鸡头,不愿做凤尾,制约经济发展。

  (四)人才资源匮乏,出现用工荒。因龙山县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待遇低下,许多企业无法招到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招到人才,也因各种原因无法留住人才。再者,本县农民工大量外出打工,生产旺季常常出现用工荒,企业无法正常生产。

  三、建议及对策

  (一)狠抓产品质量,推进品牌整合步伐。目前,龙山县已经初步拟定了全县品牌整合方案,计划打造中国龙山土家腊肉、中国龙山惹巴霉豆腐、中国大头菜三个特色品牌,制定全县行业标准,对全县经济实行统一规划,充分利用品牌效应,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积极协商协作,加快引进金融机构。要加快引进入驻担保公司,简化办理各项手续,确保早日开业,发挥作用;积极与工行、商行等金融机构协商,争取更多金融企业入驻龙山,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大力引进人才,改善企业管理机制。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对优秀人才更要倍加珍惜,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建成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四)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与中央、省、州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政策措施的对接,用足、用活、用好上级政策。加强财税政策引导,完善激励型财政支持政策,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税的杠杆作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积极争取土地置换和点供指标,着力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深入推进平安龙山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氛围。

[供稿:龙山县统计局    郑    勇]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前三季度长沙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形势向好 下一篇:张家界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