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长沙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形势向好
今年以来,长沙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整体发展形势向好,前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分别为6.2%、7.2%、7.5%,呈现逐步上升的良好趋势。
一、调查基本情况
1、主要指标较快增长。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样本调查企业17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本年新增样本调查企业2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20万元,同比增长83.7%。拥有资产总计6.61亿元,同比增长25.6%。吸纳从业人员0.17万人,同比增长22.7%。
2、生产经营基本平稳。据样本企业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长沙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综合经营情况较好,多数企业预计下阶段增长平稳。三季度,84家正常生产经营的样本企业中,经营稳定的企业63家,占比75.0%,其中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16家,占比19.0%。预计下季度生产增速比本季度持平或加快的企业62家,占比73.8%。
3、税收优惠有所扩大。据企业调查问卷结果反映,前三季度正常生产经营的84家样本企业中,有37.0%的企业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比例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税收政策惠及面有所扩大,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压力得到缓解,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需要注意问题
1、市场需求不旺。小微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竞争力不强,多以本地经营为主,业务覆盖面较窄,加之同行业或相近行业经营者众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需求相对不旺,尽管本年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但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从主要问题看,三季度正常生产经营的84家样本企业中,有52.4%的企业表示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从产品销售情况看,有32.0%的企业表示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仅有2.4%的企业订货量高于正常水平,销售形势较为严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2、融资渠道不多。目前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但大部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成立年限较短,盈利能力不长,资产规模、信用记录等多种要素均达不到银行的信用标准,很难通过银行实现融资需求。三季度,正常生产经营的84家样本企业中,有24家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或特别紧张,12家企业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其中5家完全没有贷到所需款项,1家贷到了少部分款项,仅6家企业贷到了大部分或全部所需款项。无法从银行取得所需贷款的企业只能缩小生产规模或者选择民间借贷。民间借贷门槛虽低,但利息高、风险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如经营不善甚至可能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3、创新意识不强。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多分布在投资较少、进入门槛较低、对技术要求比较低的行业,多以劳动性密集型、资源粗加工型的传统产业为主,多为家族式管理或简单加工生产,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积极性不高。据长沙规模以下工业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4家正常生产经营的样本企业中,仅有27.3%的企业投入了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设备改造升级,72.7%的企业选择了维持现状。
三、发展对策建议
1、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公众服务职能,利用自身影响力组织各类经洽会,帮助企业开拓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企业要在保持现有产品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经营模式,逐步丰富产品种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市场推广,积极融入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去,通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
2、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营造“万众创新”的整体氛围,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意识,引导企业加大对产品研发及设备改造升级的投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现有政策落地,让企业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真正得到实惠,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引导企业科研创新。
3、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沙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小微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但与企业需求相比仍有不足。一方面,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与银行等信贷机构积极对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提高其融资额度,指导出台品种丰富的融资套餐,以政府补贴的形式给予企业更低成本的融资产品,鼓励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创投基金和天使投资等创业企业专项投资项目,通过P2P平台、股权众筹等方式,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工业处]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