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李日光:感悟统计干部的“三力”

  随着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多和服务型统计建设的不断推进,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其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前途更远大。统计是大有可为的职业,统计是前途光明的事业。但作为一名统计员,要在建设服务型统计的舞台上有所作为,创造统计价值、实现人生理想,必须要有“三力”作为基石。这“三力”便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眼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定力”和科学设计的“张力”。

  一、定力

  定力决定统计价值的取向,是统计竞争力的核心。在利益多元化、诉求多元化、各种情况千变万化的复杂形势下,统计要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要有这种定力,这就是实事求是,这是政府统计机构和每一个统计干部都必须坚守的底线。这种“定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魄力。在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中,以数据伪装的“皇帝新装”时有出现,作为职业统计人,要敢于揭破这种“皇帝新装”,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否则,将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据目前有史可查的资料,我国1958年“大跃进”灾难中,全国统计人集体沉默和失语。这应该成为统计人永生不忘的耻辱。作为改革开放时代的统计人,应该具有坚持实事求是的魄力。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毅力。作为职业统计人,一时一事坚持这一原则也许并不很难,难的是要长期坚持。特别是要长期面对和考量因坚持这一原则而可能带来的各种损失和挫折,需要坚强的毅力。三是展示实事求是的魅力。统计是决策和管理最基础的工具,实事求是的统计数据,对于决策者、管理者和广大社会公众来说,永远都是一副千金难买的良药。然而,俗话常说“良药苦口”,怎样使良药不苦口,就需要统计干部展示实事求是的魅力,在“良药”之上装上“糖衣”。一分为二的辩证法,便是最好的“糖衣”。有了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无论何时何事,实事求是的统计数据都将会变成充满魅力的酒心巧克力,为广大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广大社会公众所愉快接纳。

  二、眼力

  眼力决定统计价值的含金量,是统计竞争力的基石。统计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以统计为职业的统计干部,要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并且是含金量很高的价值,必须具有统计的“眼力”。这种“眼力”就是统计干部的基本能力。一是判别原始数据真伪的能力。事物发展变化的数量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对调查样本的数量表现的真伪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否则,原始信息的偏差甚至虚假,将导致整个统计工作过程变成“假戏真做”。二是判别事物质变与量变关系的能力。统计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基本定性的前提下去探索事物量变的程度和速度等,但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后又有新的质变,如果缺乏量变与质变临界点的判别,将会使统计工作陷入“数字游戏”的迷途,导致有劳无功。三是判别事物本质联系的能力。事物的发展都是彼此联系、彼此影响的,在错综复杂的数海里,某一事物的数量变化会引起其他众多事物的数量变化,而该事物的数量变化又可能是其他诸多事物数量变化发展的结果。如果缺乏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判别能力,很容易导致数据分析的“雾里看花”,甚至“因果颠倒”。

  三、张力

  张力决定统计价值的市场占有率,是统计竞争力的主体。统计价值市场占有率大小取决于各级领导、各类企业和包括统计干部本身在内的广大社会公众对统计的接纳深度、广度和强度。如果统计部门生产出来的统计数据被领导、企业和公众束之高阁甚至嗤之以鼻,统计价值的市场占有率从何谈起?统计的张力有很多的表现方面,但主要体现在统计的设计能力上。一是要设计易于接受和执行的统计指标体系。当前,我国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上存在着日益复杂、日益脱离普通公众的不良趋势。一张企业成本费用表的复杂程度,让上市公司的专业会计也望而生畏;一个城乡住户调查的记录商品目录,品种多达200余项。由此以来,使统计调查的公众理解程度大为降低,支持基础大为削弱。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包括其名称、解释、范围、计算方法等,除GDP等少数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指标要执行国际标准外,其他的指标一律都要大众化、简约化,以便于广大调查对象理解和操作实施。由此建立起最广大的统计支持和使用基础,使统计的支持率、使用率达到较高水平。二是要设计开放、融合、平等的工作机制。每一级统计部门、每一个专业统计,都要以所在局、所在专业为节点,以各类行政主管部门为支点,编织起横向到国际,纵向到企业、居民、家庭和各类社会组织的统计信息采集、评估、发布网络,形成人人搞统计、人人用统计“双向需求”为主导的大统计格局,让统计工作的渠道占有率达到100%。三是要做好统计干部的职业生涯设计。按照西方国家职业分类的社会地位等级,统计职业的社会地位比较靠后。统计作为社会管理与决策的最基本工具,最基础的事业,因为职业的特性,其重要性不易于为社会各界所理解、所接受,因而统计干部特别是基层统计干部的工作价值、人生价值难于真实体现。作为统计的上级主管部门,对统计专业技术工作的职称、薪酬设计等应该更人性化、更符合统计的内在规律。如在职称评定上,应该更细化(如厨师评定有湘菜大师、粤菜大师等多系列),按专业分为工业统计师、农业统计师等,在此基础上,再细分为几个级别,对照级别定薪酬,改变目前统计干部完全按行政系列定薪酬的单一格局(或者按职称薪酬也只有简单的统计员、统计师<助理统计师>、高级统计师三个简单级别的状况),以薪酬和职称确定统计专业干部的职业生涯价值,以便于调动各级各类统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开创统计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合力。每一个统计干部,也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个科学的设计,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融入到日常看似琐碎的工作细节当中,不断将统计推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才能与岁月同增、回报与付出共长”的良性循环,营造全社会尊重统计、理解统计、配合统计、支持统计、使用统计的良好氛围,实现统计个人职业价值、统计群体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李日光]

[责编:徐林]

上一篇:邓坤云:做最好的执行者 下一篇:徐建萍:“干”字当头 “实”字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