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朱继军:悠游记

  这是一次随心、随意、随性的出悠。之所以用“悠”,不用“游”,因为确实是一种悠哉悠哉的出行。目的地有,就是去襄阳。去看看孟浩然老先生,看看诸葛的隆中故居。

  途径潜江的时候,应朋友热情相邀,停留下来了。这一停,没想却有意外的收获。原来曹禺先生的祖籍居然是潜江的。于是,兄弟几个,在当地朋友的引导下,去了曹先生的祖屋。

  所以知道曹先生,是中学时,学了他的名著《雷雨》片段。那时学《雷雨》基本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听。记忆一些东西完全是为了在考试中得分。大学时,全文阅读了《雷雨》,也是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或许是情感的经历和生活的履历还不足够理解曹先生的深刻。这次,偶过潜江,看到曹先生的故居,便有了一些感悟…

  其实,这些感悟并不是到了这才有的。只是,到了“曹禺祖屋”,那座“繁漪卧波”的桥映入我眼帘时,这些感悟似乎清晰了。繁漪是雷雨最悲情的人物了,嫁给周朴园,可以是一种形式的婚姻。虽有一子周冲,但是,那只是形式的产物,谈不上爱情,更谈不上幸福。于是,为了情感的寄托,和周朴园的长子周萍偷情,那是一种畸形的情绪发泄,从开始就决定了必须是悲剧的结局。

  《雷雨》是一个悲剧,剧中周萍自杀、四凤自杀,周冲为救四凤也死了。于是,繁漪疯了,侍萍(鲁妈)痴呆了。鲁大海,其实也是周朴园的亲生儿子也被他父亲送进了监狱,两个家庭就这样彻底破灭了。按学生时代老师的教导,那是旧社会,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悲剧。其实,个人认为,和制度无关,和人性相关。类似这样的悲剧在任何社会都有出现。只是作者为了剧目的需要,把矛盾集中了。拓展的看,作者并不是在讨伐制度,而是在探讨人性的尺度和弹性。

  其实,曹禺先生是出生在天津的,潜江只是他的祖籍。潜江人弄一个“曹禺祖屋”,也是借题发挥。不过倒是很弄了些《雷雨》里的景致,如“繁漪卧波”、“梅园”等等,打造了一个“曹禺文化公园”。为当地百姓和外来游客增添了一个去处。只是想想,疯了之后卧波的繁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那可是有点难度…

  离开潜江,近四小时的行程来到襄阳。这是一座古城,很有历史的沉淀,却也颇具现代的风范。从高速下来,进入城区,街道不宽,却很整洁;楼房不高,却很规致;绿化不是很美,却很浓郁。给人感觉很是亲切、自然、随和。入住的是榕庭迎宾馆,原是襄阳气象学院,现在改为宾馆,和一座森林公园溶为一体,自然环境那是不必说的了。

  襄阳在古时是兵家必争之地,史上重大战役举不胜举。俺记得的只有元忽必烈攻打襄阳的惨烈之役。襄阳吸引我的地方还有就是有介绍,说孟浩然故居就在我住的榕庭宾馆隔江而望。可是,去打听,当地人居然都不知道。细细追究,才知道孟浩然只是在襄阳的“鹿门山”隐居过。其实,杜甫也曾在那里居住过,却不知道襄阳人为什么不把杜甫作为炒作的热点。我想许是因为,炒作杜工部的地方太多了吧。不过,虽到鹿门山访孟浩然不遇,那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确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很多人都是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的。

  虽然没有和浩然相遇,却没有影响我们一行的心情。车子调头,往诸葛先生家驶去。隆中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山势连绵、蜿蜒,林木翠绿、浓密,感觉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界。

  不过,诸葛以及刘备三兄弟均是我不甚喜欢的人物。诸葛太假,且喜欢投机。虽有谋天下之才,却假意的推三推四的选择了刘备,这么一个具有皇室血统的伪娘做为主子。本身就有走捷径投机的味道,想花最少的代价谋取最大的利益。刘备就更不用说了,除了用眼泪博取同情,可谓身无长处。关羽典型的愚忠,且目空一切,独断专行。结果败走麦城,丢失荆州。说是大意失荆州,其实是关羽刚愎自用的性格决定的。至于张飞,除了傻猛,性格粗暴,谈不上什么了。倒是赵云、黄忠、马超三人各有所长,性格缺陷相对没有那么明显。只是投错了主子,失去了封侯拜相的机会。

  既然说到诸葛之流,随便说说《三国》里我最欣赏的人。那就是曹操。

  曹操祖上虽说是官僚,父亲的官职也不算小,但是,却是宦官出生,可以说是低微。但是,其政治思想,军事谋略,识人善用、诗词歌赋在三国时代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这些与生俱来,亦或后天形成的雄才大略,为其成就一代枭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文学成就为后来的建安文化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识人用人方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说他多疑,冤杀了不少人。其实不然,在那个群雄并起,用武力说话的年代。其多疑,并非性格原因,而是世事所迫。所杀之人皆有可杀之因。如若他本性多疑,又枉杀无数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勇将谋士对他死心塌地了。如文有郭嘉、荀彧等等,武有许诸、徐晃、张辽之流。

  曹操不仅文韬武略让人钦佩,成为一代诸侯,为其下代打下了称王的基础。其注重细节,纪律严明灵,灵机应变的治军手段也不得不令人赞叹。像我们熟知的望梅止渴、割须代首等都不得不令人折服。

  话扯远了,怎么扯起三国了,还是聊襄阳吧。对于喜欢美食的我,怎么可以不说说襄阳的吃呢。在襄阳呆的时间不长,直感就是襄阳的吃的本身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或许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襄阳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我想正因为此,其吃的方面就融合了许多地方的特点。你想啊,哪个地方的兵占领了襄阳,那不得有那些地方的美食介入啊。所以,没有特色就是她的特色。在这里,街面上居多的是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重庆,还有在西北口味的菜系。

  于我印象最深的是牛肉面和馅饼。牛肉面结合了南北的特点。面条筋道、扎实具有北方的憨厚,牛肉味美、松烂具有南方细腻,而且量足码重。10元一碗的牛肉面让你大呼过瘾,这种牛肉面在襄阳四处可见。至于馅饼,那是我这个喜欢吃的,花费了一些心思寻觅到的。那是在襄阳保康一家土菜馆,那馅饼的味道,俺是没有办法形容。只有吃到了,才能知道她的美…

  匆匆三天,潜江、襄阳、荆州悠了一遭。切实的悠悠,悠悠的时候,悠悠的敲了这些文字,是为《悠游记》。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朱继军]

  [责编:徐林]

  

上一篇:李宇加:心中的树 下一篇:刘静: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进德修业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