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进德修业提升素养
金秋十月,全市统计系统一行25人参加了“浙江大学创新与思维素质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通过短短六天学习交流,聆听了十个专题知识讲座,启迪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特别是通过聆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领导干部修养》专题,使我对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感悟。
要知礼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意思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六言六蔽”给我的启示实际上就是在当今社会人人要遵纪守法、修身养性,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加合乎规范,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要学习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光是空想却不学习对思想更加有害。启示我们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端正学习态度,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学而有获、学而有成。
要修德
孔子说“见利思义”,意思说: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正确处理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意思说: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间有信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维护和提倡的,是历代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作为当今中国人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做一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人。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刘静]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