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记一次触碰心灵的旅程
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恢弘建筑,多样风格。互相渲染和烘托的园林与现代建筑,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独一无二的风景。金秋十月,我有幸来到这美丽校园,感受着江南风情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氛围,聆听着专家教授的深深教诲,如沐春风,恍惚中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单纯而美好。大师们的话字句珠玑,引人深省,触碰着我灵魂的最深处。
“创新即组合。”“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当幽默风趣的谌远知教授提问时,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答案便是“发明”,而他却告诉我们,发明只是创新的一种,用“组合”来诠释“创新”更加合适。“发明是基础,组合才是提升。”新的发明何其难,而“组合”却可以降低创新的难度,只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创新会比想象中更容易。如苹果手机“教父”乔布斯用“电脑+手机”的组合理念创造了新一代智能手机,从而风靡全球;吉利老总李书福也用“四个轮子+两个沙发”相组合的概念重新定义了汽车,使汽车低端大众化,并大胆收购了沃尔沃……由此我联想到工作,如果用“发明”的理念来创新是非常难的,但换一种思维,多多学习他人经验,结合实际对其进行“组合”不就是一种创新吗?
“人生就是来玩的,要玩得精彩些。”带来这种理念的赵晓瑛教授是一位乐观豁达、面善心慈的人,尽管已年过半百,却面容姣好。整个授课过程中她都面带笑容,满目春风,让人情不自禁受其感染,心情豁然开朗。她进一步解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一方面,人生短暂,应该要把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尽可能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让人生过得多姿多彩。另一方面,人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带不走。经常回味下这些,还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不过于追求完美,放下心中执念和包袱,轻装上阵,活在当下,把每一天都过得轻松、快乐而充实。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之前以为,谦虚就是把自己想得很糟糕。当有人向你提问时,总会有意无意地说,我不行啊,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没有把握……听过杨轶清教授的课才知道“把自己想得很糟”是进入了一个逻辑误区:若把自己想得太好,就会招来别人的批评或攻击,因此宁可把自己想得糟些,丧失了自信心。而“完全不想自己”是一种全新的境界,世界如此之大,个人如此渺小,既然自我评估容易偏高偏低,那么干脆忘却自己,把自己的得失、荣辱、成败等个人利益暂时抛开,就没有了拘束、怯场,也没有了做作、虚伪。做一个诚实的观望者和虔诚的倾听者,步履轻盈地进入忘我境界,心胸坦荡,将整个身心投入到事情中去。
“‘情理’是比‘物理’更重要的真理。”这里的“物理”指的是自然科学,存于客观,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情理”存于主观,合乎情理,是人人都赞同的道理。在引进西方文化后,我们已经习惯用“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认为“物理”最为重要。教传统文化的邓新文教授却认为:“情理是比物理更重要的真理。”他说,为什么现代人如此浮躁,趋利,甚至失去自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丢了咱们老祖宗的传统文化。现在的学生总喜欢与老师争辩,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直至驳倒老师的观点为止;子女也喜欢反驳父母的话,毫不将父母放在眼里。对老师、父母不尊,即便是在“物理”上略胜一筹,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首先在“情理”上就大错特错了。这只是一个错误地将“物理”重于“情理”的缩影,却已足够说明问题。中华文化的重点在于“情理”,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用“生命”来“修炼”。
课堂上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话语,“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有菜吃,三个和尚丰衣足食”;“最应该敬奉的两尊菩萨便是父母”等等,都值得反复琢磨思考。短短的6天学习让我圆了一场进入名校聆听名师教诲的求学梦,也让我完成了一次净化心灵的旅程。在人生这场漫长的旅程中,我也将铭记大师们的教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丁伟]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