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曾艳:爱的寓言

  看完《北爱》从电影院出来,雪后的福城气温依然很低.手指冰凉提醒我手套掉了,以前从不戴手套也没觉得不习惯,戴了几天一下找不到它的踪影,却使得心情患得患失。这种情绪跟看完电影的感觉那样吻合,温暖电影院里的笑声还回响在耳边,影片结尾的那句话却让人在寒冬的街头陷入沉思:“我们的生命,就是一则爱的寓言。”

  整个片子把人一生中的少、青、中、老四个阶段的爱情,用一种非现实手法串联起来,从少年时纯洁美好的爱到青年时热烈丰富的爱;从中年时历经风雨的爱到老年时无私无悔的爱,四个爱情故事既独立存在又互相关联。每一个进电影院的人,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自己曾经经历的、正在经历的、以后经历的、生命暮年时的——爱情感受。

  少年之爱——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高一的男生暗暗喜欢那个会拉大提琴的女孩,每天在她等公车的站台等她,远远地望着,陪她回家的路;为了实现女孩的梦想,不惜请假去打工,要攒够她参加节目的路费;女孩出国前陪她去看北京的日出......男孩甚至都没有对女孩说过我喜欢你,只是在心里独自欢喜,默默陪伴。少年之爱如此单纯、美好,不求任何回报,不掺任何杂质。就像那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浅海底。

  青年之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青年时候的爱情激情浓烈,但是要经历爱情与现实的博弈,一面是至真至纯的爱人,一面是面包吃不饱的现实,青年人往往在这样的爱情抉择中煎熬、坚持、痛苦、放弃。有些人选择了安逸的物质生活而放弃了爱情的真心实意,也有些人选择了同甘共苦的快乐而放弃了金钱的空虚诱惑。影片中的女主角为了爱情放弃2千万的高富帅而选择吃快餐租蜗居的屌丝男,这也许更符合真正种植在人们心中的美好爱情: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中年之爱——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中年时候的爱情贵在自然朴实、静水流深。 中年,是人生的鼎盛时期,各方面的成功也给感情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碰撞之后的理解,经历之后的懂得,使得中年的爱情如一杯回味无穷的红酒,细细去品才发现有着绝妙的美味。影片中的中年夫妇以一场浪漫的希腊爱琴海畔“偷情”戏演绎了一场中年人的爱,那是从容笑靥下隐藏的无数故事,是远望大海时怀有的豁达之情;是历经风雨的温暖相伴,是不悲不喜、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舍不弃的爱的菩提。

  老年之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脸上的皱纹。当她老了,说:“岁月是把猪饲料。”它吹皱了眼角,压弯了背脊,带走了美丽,摧残了身体,但她的手依然被那双布满青筋的大手牢牢牵住,她像孩子一样顽皮地趴在他不再挺拔的背上依然笑意吟吟。影片中老年夫妇生死相依之爱让人在欢笑中动容,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老太太给自己的爱人寻找伴侣,陪他走过她不能再陪的余生;得知道海归女对她老伴印象不错,要去看电影后,突然心里堵得发慌而犯病;而她的老头淡定地坐在电影院、淡定地面对海归女的表白、淡定地说:“其实,我的心里已经有一个人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情?老年人的爱情蕴藏在相濡以沫的生活细节里,蕴藏在无限温存颤抖的话语中,蕴藏在行走中的相互扶持,蕴藏在生死相依的隔世牵挂。

  这世间所有的爱——因纯粹,而动人。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曾艳]

  [责编:徐林]

上一篇:黄永祺:关于比较的思考 下一篇:李平安:这个冬天不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