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成晶晶:如果《穹顶之下》是统计产品

  近日,由央视离职记者柴静拍摄的《穹顶之下》(以下简称《穹》片)迅速引爆互联网,上线12个小时内点击超过1亿次,进而引发线上线下大讨论,讨论甚至延伸到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习近平主席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多次就代表热议的环境问题就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提出重大指导性意见,可以算是现代传播学的成功运用。而于此同时,国家局马建堂局长在央视采访事表示:参加几次两会,今年发现一个变化,经济话题受关注度下降,反腐和环境问题在上升。这就引起了我的一个有趣的构思,如果《穹》片是统计产品,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呢?

  政府统计的功能主要是信息、咨询和监督,每一项职责都对应着不同的统计产品。如同我们的各项经济数据、月报卡、简明信息、调研分析和决策咨询,每一项都凝聚着我们统计人辛勤劳动的汗水。不能说我们的统计产品不受广大群众和领导们的重视,但是比较起来我们的产品在话题热度上远远比不上《穹》片。当然这也是术业专攻的结果。而作为统计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思考,如何把我们的一些统计产品打造的如同《穹》片一样,进而提高统计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呢?

  统计分析是政府统计的高端产品,写好统计分析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穹》片是统计产品,那么最适合它的题材就是统计分析。如果把《穹》片当作统计分析来评价,它又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当然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而既然仅仅只是一个有趣的构思,那么我们可以互相比较其优缺点,达到借鉴提高的目的。

  首先,《穹》片紧扣大众的心理需求,因此能够迅速引起关注。从近一段时间的新闻中对PM2.5数值播报、各种关于雾霾的网络笑话和“APEC蓝”等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大众对此环境保护特别是大气污染的关注程度。《穹》片敏锐的抓住了这一主题,一举吸引大众目光取得成就。而统计服务也是统计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关注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的职责。作为统计分析,我们在普通的进度分析、通报等之外,也应该时时关注热点动态,利用我们手中掌握的大量的数据资料,多多寻找如同《穹》片一样的主题,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主动为领导决策和大众生活服务。

  其次,《穹》片的题目—穹顶之下,极具有象征意义。既抓住了大众的眼球又便于大众理解传播。一篇好的统计分析也应该有一个好题目,标题应该既能够概括主题,立意深刻,又能够立即抓住阅读者的眼球,产生阅读的兴趣。在文字表达上,虽然我们不能如同《穹》片一样,采用夸张、虚构和想象等文学表达方式。然而我们统计分析的语言过于平淡或是艰深使得阅读者兴趣缺乏却是我们统计产品的短板。统计人的文字要能够“接地气”,要做到文笔流畅、言简意赅和简练准确客观公正的传达理性的声音。

  第三,《穹》片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论据不严谨、不科学,甚至出现了篡改数据的行为,因此使得该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穹》片的统计方案设计有缺陷,数据调查收集方式不能满足统计学要求,数据整理出现了人为歪曲,导致可信度较低,甚至由于错误的数据得出错误的结论。作为统计分析的撰写者,我们应该在设计调查方案时考虑各种可能导致出现数据误差的问题,采取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不能够为了结论而人为的对数据进行处理以符合论点。统计分析的数据和采集方式一定要真实可信,经得起检验。

  最后,《穹》片用有问题的数据推导出了有问题的观点,而这些观点的传播不利于事态的正确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知。与此相类似,观点是统计分析报告的灵魂。统计分析的观点要反复推敲,确保准确无误,否则不仅有可能败坏统计形象,而且会误导公众,影响决策。因此作为统计分析撰写者,我们应该在撰写相关分析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正确的把握相关概念数据的适用范围,做到挖掘数据背后的相关性而不是武断的做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穹》片作为统计分析无疑是不合格的。这样说肯定是偏颇的。而通过有趣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统计产品也还存在着诸多值得改进之处。如何改进短板发挥优势,这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新时代下统计服务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时代下统计部门仅仅只是数据分析和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作为相关数据的采集者,运用者和监督管理者,统计部门应该对数据的使用担负起引导的责任,不仅自身要科学严谨的使用数据,更要科学的指导相关部门、企业单位和个人对于数据的运用。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不断的吸收新鲜事物的优点,不断提高统计产品质量,在建设服务型统计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成晶晶]

  [责编:徐林]

上一篇:廖朝阳:新春的希望 下一篇:李宇加:过年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