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刘旭:因坚持而精彩

  花明楼镇政府是一座老式院落,统计站在办公楼三楼西头。初见隆述南,瘦高、清秀、朴实,话语不多且声音细、慢,瘦弱的外表散发着干练。干净整洁的办公室摆放着两台统计专用电脑及部分现代化办公设备,墙上挂有六项规章制度,资料柜里统计台帐和原始报表齐全。和她聊天,思路清晰,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口里面始终说着:“15年来,统计是我能做得最好的一份工作了。”

  从“门外汉”到“业务通”

  隆述南是1996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花明楼镇政府工作的,算是幸运儿,赶上了国家最后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包分配的末班车。在镇计生办工作了五年,2001年的时候,领导把她调配到镇农办,让她负责统计工作。那时候乡镇还没有正式的统计站,她的身份就是兼职的综合统计员,日常工作除了统计,还有联村收农业税统筹提留等其它工作。那时候领导对统计工作并不重视,导致基层统计员队伍并不稳定,几乎一年一换,所以隆述南接手的时候统计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隆述南充分利用节假日自学统计学原理等基础知识,利用茶余饭后和家人探讨计算机操作技能,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就向身边的老同志和同事虚心请教,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直到把统计报表等工作弄明白才肯下班,由于她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劲,经过一步步的磨炼,现在她可以说是花明楼镇统计方面的 “大咖”。

  2006年的时候,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开始了,因为从事统计工作比较久,领导说这次普查全权由隆述南负责,她从人员组织,时间进度、工作步骤都作了精心的安排,那时候每张普查表分为正表和草表,普查员填好草表后,每张表她都要仔细检查,再交给专门培训过的人员誊写。因为把关严格,上报的普查表质量是全县最高的,市统计局来督查的时候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赞扬。这次农业普查,由于工作突出,隆述南所在的花明楼镇统计站获得了集体和个人两个国家级荣誉。

  从经普中体会到统计的“酸甜苦辣”

  2004年的时候,国家组织了第一次全国大型的经济普查,统计工作的苦和累,隆述南第一次有了切身的感受。为了摸清辖区内个体户和企业的基本情况,她和普查办的其他两位同事几乎是连续奋战了3个多月,白天下村,晚上填表,时值年关,天气特别冷,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旧摩托车,因为普查内容涉及到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些企业老板 不配合,常常一个厂子跑三四次都见不到人。有一次上门调查,把摩托车停在厂子外面,了解完情况出来车子不翼而飞,虽然是辆旧车,但那时大家的收入并不高,每个月也就三四百块钱,同事心痛得直掉眼泪,她也内疚了好久。

  前几年,隆述南曾经在县报上写过一篇文章《乡镇无美女》,吐糟了乡镇的工作琐碎而平凡,黄土地上火辣辣的太阳把美女们都吓跑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磨去了心高气傲性子如石头般坚韧的人。而统计工作,那些笼统而无趣的数字,那些格式化的报表,这么多年她能浸淫其中、能享受其中,在当下应该算是异类了吧。

  隆述南说“这些年,基层统计工作变化很大,报表指标越来越多了,各项统计普查接二连三,联网直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报表,统计执法使统计工作也成为高风险的行业,前期,媒体报道了统计数据弄虚作假并处理了一大批人,统计工作公信力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领导的期望,任务目标,不出假数,统计人在这几者之间左右权衡,工作如履薄冰。”

  身份的转变见证了乡镇统计的前世今生

  经过多年的努力付出,由于工作出色,2001年镇政府任命她为统计站长,乡镇中层干部中也有了她的一席之地。

  隆述南欣慰的说“近几年来,由于统计工作纳入了县对乡镇的绩效考核,统计工作一下子成了领导关注的对象。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统计工作一下子重要起来了。”

  “乡镇工作相对复杂,干统计也有从事这项工作的好处,工作相对单纯,除了下基层采集数据,其余时间不需要日晒雨淋,除了大型普查,平时报表的工作量平均到每天并不是太多,尤其是所有报表操作程序都已经驾轻就熟,镇上各类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情况都了如指掌,领导和同事随口一问都能应答得出来,所以有时候还挺有成就感的。”隆述南自豪的说。基于此,也算苦中有乐吧。

  对于统计这个岗位,隆述南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干这么多年,直到现在她也在说 “干统计不是没有过犹豫,也不是从未退缩过,当看到别的乡镇统计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心里就说,干完今年明年就坚决不干了,但到来年分工的时候,领导做做工作,想到自己要告别这些熟悉的报表,心里就有几分不舍,做另一份工作还有点怯,做统计还是胸有成竹,于是一咬牙又坚持下来了。这一坚持,就是十五年。”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刘旭]

  [责编:徐林]

  

上一篇:周碧红 宋智慧:沙场秋点兵 下一篇:傅莹:雷锋——我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