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统计文化

周碧红:“九连冠”荣誉的背后

  2015年,长沙统计系统以争创“五好”班子为目标,按照“法治立统、改革兴统、科技强统、服务塑统 ”的思路,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交出了一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彩答卷,成功收获了全省统计系统综合考评“九连冠”和全市绩效考核 “九连冠”,继续保持省级“文明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前夕,记者深入长沙市统计局采访,探寻“九连冠”背后的故事。

  创新方式 拓展领域 统计服务再上台阶

  “服务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谈到如何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谋服务,长沙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金文告诉记者, 按照市委书记易炼红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的“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统计工作,坚持依法统计、从严统计、科学统计”的要求,长沙市统计局紧贴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统计优质服务作为“第一追求”,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力求统计服务更好、更快、更优。

  一是增强敏锐感,预警服务及时、精准。时时做数据的“有心人”,敏锐捕捉数据的异常变化,很好地起到了经济“预警器”的作用。这一年,全局共撰写统计分析200余篇,其中被各级媒体采用170篇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90篇次,被书记、市长批示10篇次;多项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并转化,为全市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针对1-4月工业增速快速下滑状况,长沙局及时撰写《工业增速持续下滑需高度重视》向主要领导报告,得到市委书记批示,市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先后3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精准发力,确保了全市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二是强化责任心,参谋服务优质、高效。以“身在兵位,必为帅谋”的责任心,做到“中心工作运转到哪,统计服务就跟进到哪”:围绕全市重大决策部署,每月及时收集相关数据,编印“六个走在前列”督查月报,有力助推了全市“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加热升温;参与“十三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科学预计“十三五”及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提建议得到有效采纳;加强对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进程的分析研究,认真测算各项指标,为市委、市政府出台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文件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围绕全市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及时监测分析,开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移动互联网统计报表制度;深入研究网上零售发展情况,率先开展企业创新调查试点、创新型科技园区统计;围绕全市重点区域,开展湘江新区指标体系和发展规划目标研究,每季统计、发布湘江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起草的新区发展目标研究被胡衡华市长批示“这份材料不错”;认真测算临空经济示范区经济总量,积极参与总体方案编制;开展园区经济运行监测和发展研究,助推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三是秉执公正心,监测服务规范、严谨。认真开展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重点民生实事等20余项统计监测,监测结果客观、公正,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精准“落地”。每年对全市的乡镇街道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考核,考核体系更加完善,考核程序也更加规范,民意调查方式由入户调查改为电话访问,考核时效性更强,考核结果比上年提前了3个月左右。重点民生实事考核更扎实,制定了实事项目基层统计报表和考核验收标准,严格评估认定,认真开展年中督查、年底核查、实地检查,实时监测,强力督促,确保了项目全面完成、数据客观公正。服务绩效考核工作更主动,及时收集整理指标数据,每季对照方案认真分析,提出了多条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确保长沙在全省绩效考核中“走在前列”。

  重心下沉 规范统一 “双基”建设样本频现

  基层基础是统计工作的难点、重点。2015年,长沙市在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方面坚持重心下沉、规范统一,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之举,在全省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会议上,长沙作为市州唯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中国信息报》、国家统计局网站先后12次推介长沙“双基”工作经验。

  创新开展处室联点,打造“样板点”。在全国首创《处室联系基层统计站工作制度》,确定定王台等18个基层统计站为联点单位,实行“点对点”帮扶,一大批基础实、制度全、业务强、特色明的先进统计站脱颖而出,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长沙样本”。

  创新开展流动观摩,搭建“比武台”。 在全国率先开展乡街统计工作流动观摩,由市、县、乡三级统计人员组成观摩团,分三批次对基础工作规范、示范效应突出的12个乡镇街道统计站和社区统计室进行现场观摩,全市基层统计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

  创新制定工作标准,定好“度量衡”。在全省率先出台乡街统计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升级版”,建立“乡街牵头、站(办、所)为主、村(社区)配合”的统计“一盘棋”格局。

  创新推出重点服务,强化“面对面”。精心选取重点企业、重点部门,面对面服务,实现政策、信息、数据“无缝对接”。全年重点服务对象789家,比上年增加80余家,构建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型统计关系。

  依法治统 科学管理 数据质量精准提升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2015年,长沙市大力开展“数据质量提升年”活动,成效显著,其做法得到市委书记、市长的充分肯定,并被长沙《市委通报》第25期全文转发。

  率先建立网格化的责任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以村(社区)为单元的到位、到点、到人的统计数据质量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网格清、任务明、责任实”的原则,明确了各级责任,每一个村(社区)配备一名网格员。

  精心制定规范化的控制办法。出台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7个专业数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业务培训、数据审核、指导核查、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全面实施严格化的痕迹管理。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各专业统计操作实用手册,无论是日常报表查询,还是上门指导核查,都做到详细记载登记在册。

  创新开展常态化的执法检查。统筹省局、专业、部门、基层“四级联动”的执法模式在全国产生影响;依法依规对三个区县开展统计巡查。执法检查敢于“动真碰硬”,全年共送达1000份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执法检查372家单位,其中责令整改58家、立案查处16家、行政处罚16家,在媒体上曝光典型违法案件7个。

  “聚焦中心,以创新服务和强化管理为主线,巩固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深入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为建设‘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的长沙提供统计保障。”谈到2016年长沙市统计工作的思路和打算时,记者感受到刘金文局长的信心是满满的。

[供稿:宣传中心 周碧红]

[责编:张艳]

上一篇:张正:雪 下一篇:冯德亮:2016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