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2016年4月,湖南省统计局农经队一行正式走进春意盎然的宁乡回龙铺镇,标志着湖南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综合试点正式拉开了帷幕。农业普查是国家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城市的统计新人而言,农业普查让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它是我们学习农村统计知识的现场课堂、磨炼统计业务的练兵场、发掘自身业务短板的试金石。当走下大巴车的一刻,我这个统计新兵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泥土芬芳和万物生长的生机勃勃,不仅充满了跃跃越试的激动,也感受到了任务艰巨的压力。
业务培训篇
来到宁乡的第二天,农业普查的业务培训便轰轰烈烈地开场了,这次培训的主讲都是我们这一批年轻的统计人,部分同志还是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这么多基层统计同志授课。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上台之前,我们都做足了功课,从认真研究试点方案到查阅多种资料,从PPT的反复修改到表达方式的精心推敲,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刘杰同志挑起了这次农业普查的大梁,负责农户表、规模户和单位普查试点表的主要工作,从事统计工作超过十年的他以通俗而老道的语言讲述如何填表,配上易懂的实际案例,让我们感觉他似乎是个在农村生活了多年、经验丰富的地道农民;黄少华也是这次农业普查的新生力量,虽是第一次上台培训农普知识,但是她落落大方,思路清晰,在她的讲解下,枯燥繁琐的小区地图划分变得有章可循,生动形象,颇具专业教师的风采;李挺程是我们农业普查的技术专家,从如何填报PDA到如何解决PDA填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他面面俱到却有的放矢,带领着普查员们揭开PDA一道又一道神秘的面纱。
经过一天紧张又充实的培训,100多名普查员们似乎意犹未尽,提出了不少专业问题与我们一起交流,代码怎么编、地图怎么画、人员怎么选……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勾勒出今后农业普查更加完善的方案,描绘出更加清晰的方向。
入户登记篇
入户登记是这次农业普查综合试点的重头戏,作为普查观察员的我们一早就赶到回龙铺政府,在普查指导员的陪同下,再到左家河村居委会与普查员集合。
各个普查员在村委会已等候多时,他们早已准备好摸底表、小区地图和粮食直补名册等资料,带领着我们入户登记。我们这一组的普查员是一位三四十岁的杨姐,她带着我们首先调查了王姓一家,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杨姐对各个指标理解颇为准确,特别是对于土地托管等比较生僻的概念也比较了解,并能到位清楚地向普查对象表达,原来,曾经当过教师的她在调查之前就对各个指标进行了研究,所以才能在正式访问时如此轻松而高效地填好各项指标。杨姐刚开始操作PAD并不顺畅,或是漏项,或是忘记保存,或是填错代码,但是熟能生巧,经过几户资料的输入,她已经能够在几分钟之内把一户资料准确无误地输入PDA中。能干的杨姐让我们感受到,农村真是卧虎藏龙,高手辈出之地。
接着,我们又访问了做生意的李家、规模户杨家,每次走进农户家,都能感受农民的淳朴和热情,拿一个大碗泡上一杯热热的姜绿茶,捧上一盘满满的花生瓜子糖果,递上一块块黄橙橙自家手工的红薯干……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欢迎着我们这些入户的普查员。他们带着浓浓的乡音,从圈里的一头猪、篱笆外的两只鸡、房间屋后的几亩菜地开始,真实地与我们分享和诉说他们恬静的农村生活。
结束了登记,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穿过了等待插秧的稻田、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柳树依依的池塘,路过了烂漫的野花、绿意盎然的菜园,还有摇尾巴的小土狗,好一副远离喧嚣、原生态的乡村美景,让很少接触农村的我有些痴迷。突然发现,农业普查神奇地把这一切美景尽收其中,“农”缩湖南乡村美,“普”写山水田园歌,用数字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湖南的山山水水、草木生灵。
农普之行,始于足下。经过这次试点,我们明白,作为农业统计新人,做好农业普查或者今后的农业统计工作,不应该止步于纸面,而是应该从乡间小路开始,从稻田菜园开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统计的真实可信。
[供稿:农经队 刘洋]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