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平:静待花开
周末的清晨,我照例到阳台上做晨练,忽然飘来一缕淡淡的花香。我转头去看,惊喜的发现阳台外的那盆茉莉花枝头已经花蕾一片,几个花蕾含苞待放,花瓣润泽透明,格外养眼。
这盆茉莉花是去年小孩出生时在花店买的,那时它的枝叶郁郁葱葱,老板说它马上就要开花了。我把它搬回家,摆在阳台最显眼的地方,一家人经常给它浇水、施肥,期待它早日开花,但是冬去春来,却没看到花的影子。失望之余,我将它从阳台里面搬到了阳台外,一家人也慢慢淡忘了,不曾想这个季节却花开满枝。
忽然想起了木心先生的那首《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一个时间宝贵,效率至上的时代,也是一个匆忙得让人焦灼的时代,这种快节奏让我们渐渐忘记了生活原来“慢”的模样。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像巨大水泥搅拌机里的石子,身不由己地跌跌撞撞地跟着快速运作。这样的匆忙和催促,也不自觉带进了生活和工作之中。
自小孩呱呱落地后,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常常产生疲惫感,心里总是默念:等她自己能走路就好了、等她上幼儿园就好了……如此种种,如同“揠苗助长”,少了享受与她一起成长的乐趣,多了一些疲惫的应付式陪伴。可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到了期待中的年龄,她成长的一幕幕却时常浮现在眼前: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爬行、第一次咿呀学语……期待未来的美好,却忘记了享受当下的美好。我慢慢发觉,成长只能是缓慢的,如同这含苞待放的茉莉,必须经历漫长的孕育;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样子好看,却缺乏真正的营养与口味。我必须提醒自己,要慢一点儿,因为养育小孩,就像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来,静待花开。
时光飞逝,转眼已与统计相伴七年。“统国家大事,计天下苍生”,这是我对统计工作的最初认知与向往,每念及此自豪感和使命感常常溢于言表。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忙着做报表、忙着钻业务、忙着写分析,虽然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但也时常陷入焦虑,常常追问工作的意义,因为统计工作不像许多社会劳动一样能产生直接生产力,社会对统计工作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的现象广泛存在,更多的时候就像《老人与海》中那个与海搏斗的老人,于是便产生些许无奈与茫然。这些年埋头苦干,蓦然回首,发现统计正大步向前走到每个人身边,时间的沉淀和统计人的努力让统计工作早已变了模样。听老一辈的统计人谈起统计,曾经的统计工作是电话询问,手工录表,统计数据更是鲜有人问津,如今联网直报等调查新手段让统计工作越来越规范,统计执法等管理新模式让统计数据越来越准确,统计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让统计数字越来越贴近生活,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觉得能够投身其中,跟上脚步并尽绵薄之力已属荣幸。我渐渐发现,很多时候不能过分纠结事情的意义,不能过分追求短期效应,因为任何工作都是自身的独特价值,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漫长过程。对统计工作的期待,就像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努力改变,相信统计终将成为想象中的模样。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相信不远的明天,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终将会成长为我们当初希望的样子。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邹俊平]
[责编:刘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