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数说改革开放 见证沅澧辉煌

——改革开放40年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08-0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改革开放40年,是常德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40年,是常德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40年。40年来,常德沐浴改革开放春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沅澧大地上绘就了美丽画卷,在历史征程中交出了满意答卷,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地覆地的变化。
  一、从基础薄弱到飞速发展,常德综合实力实现历史跨越
  40年来,常德始终把握改革开放主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人均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23.4亿元,到1992年历经14年,常德地区生产总值迈入百亿级;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迈入千亿“俱乐部”达到1097.1亿元;此后,每隔4年迈上一个千亿台阶。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238.1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3位,按当年价计算,为1978年的13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978年的35倍。从增速看,1978-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其中前两个10年年均增速稳定在8.4%左右,进入新世纪后,常德经济增长跑出加速度,1998-2008年第3个10年年均增长11.5%,2008-2017年年均增长11.0%,在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连续40年保持平稳增长。

  新常德新面貌  许山海  摄

  (二)人均GDP取得历史性突破。1978年全市人均GDP仅452元,人均每天仅1元多人民币,2017年全市人均GDP达到5540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54倍,年均增长10.8%。人均GDP从500元到1万元,常德用时19年;从1万元到2万元,常德用时仅5年;此后每3年登上一个万元台阶。以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计算,全市人均GDP自2012年超过5千美元后,连续突破整数关口,2017年突破8千美元达到8206美元,进入中上等收入水平。
  (三)财政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8年,常德地方财政收入仅2.2亿元,到1990年达到4.4亿元,用了12年时间勉强翻一番。此后,全市地方财力增长步入快车道,1996年达到9.8亿元,6年时间再翻一番;1997年跨上10亿台阶;2012年跨上100亿台阶;2017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3.5亿元,是1978年的74倍。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2005年之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21.8%,2010年突破100亿关口达到100.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为15.9%,2015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0.8亿元,2017年达到246.5亿元,位居全省第5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财政收入超过4200元。
  二、从农业主导到全面协调,常德产业结构历经完美蝶变
  改革开放以前,常德市是典型的农业市,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半壁江山达到56.5%,二三产业比重合计仅43.5%。改革开放后,经过市场洗礼、结构调整、转型升级,1998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首超第一产业成为最大产业,经济发展从农业主导进入工业主导阶段;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开始进入三产主导阶段;2017年,常德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12.2:39.9:47.9。历经40年发展,全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呈现“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发展态势,农业基础地位更;稳固、工业主体作用更突出、第三产业主导作用更明显。

  (一)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受计划经济“大锅饭”影响,改革开放前,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加上常德水旱灾害频繁,特别是水患一直是常德的心头之患,全市农业基本“靠天吃饭”,农业产出水平并不高。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及农村税费改革、连续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落地,全市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同时全市大力开展水利建设,为民治水、变患为利,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业产出不断创出新高。到2017年全市建成、加固水库1000多座,基本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78年的64.9万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633.9万千瓦,耕地面积从1978年的466.1千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506千公顷。2017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1978年的7.5倍,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相当于1978年的4倍、6倍、14倍、97倍,四者占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80%、5.8%、12.7%、1.5%调整为2017年的45.5%、2.4%、40.2%、8.7%,农业比重逐渐下降,畜牧业比重逐渐上升,形成农业、畜牧业两大产业主导格局。
  (二)工业生产快速提升。1978年的常德工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基础差,全部工业企业加起来仅1961家,产值仅10.9亿元。改革开放后,常德把工业放在突出地位,大力实施一系列兴工强工战略,工业经济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2017年产值过2000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64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595家,过10亿元的企业有28家,过50亿元的有4家,常德烟厂成为全市第一家产值过500亿元的企业。全市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147.3亿元,国有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四分之三下降到2017年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市已培育形成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十大支柱产业,2017年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2%。

  常德经开区工业园区
  (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第三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2017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5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05倍,年均增长12.7%,比GDP年均增幅快2.9个百分点。一是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1978年,全市民用汽车仅4006辆,平均每万人拥有车辆不到8辆,沅澧两岸往来主要依靠轮渡,高速公路、机场均是一片空白,铁路仅与石门擦肩而过。2017年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45.7万辆,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31公里,1996年新建的桃花源机场经几轮扩建已升级为4D机场,石长铁路成为常德重要出行通道,黔张常铁路正加紧施工,多条高铁列入规划,常德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2017年全社会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较1978年增长5.7倍、11.2倍。二是商贸流通蓬勃发展。常德商贸历经供销合作、百货大楼、专业市场、连锁超市、商业综合体、互联网商业等多种商业模式,新商业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兴起。益丰大药房从一家门店成长为销售额近50亿的上市公司,万达、欢乐城、友阿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涌现。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72.6亿元,是1978年的230倍。三是金融业不断扩张。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从1979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020.3亿元,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从1979年的6.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584.5亿元。
  三、从供应短缺到富足时代,常德商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计划经济体制下,排队、凭票、缺货,是国内市场供应的普遍现象,改革开放后,常德的商品供应能力、供应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大,实现了从供应短缺到富足充裕的巨变。
  (一)农产品供给量质齐升。历史上常德虽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但粮食除开口粮外并没有多少结余,而且粮食单产较低、品种单一。1978年常德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比2017年还要大,但粮食产量仅262.4万吨,2017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387.8万吨,比1978年增加125.4万吨;棉花产量比1978年增长2倍;油料产量在1978年的基础上翻了4番;水产品产量1978年仅1.4万吨,2017年增加到51.0万吨。牲猪出栏量是1978年的4.3倍。水果、茶叶、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更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同时,全市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在全省的地位更加巩固,2017年产量均位居全省第一,特别是粮食产量自2006年开始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

  (二)工业品产量成倍增长。常德工业历经4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过去小而散逐渐扩展到37个工业门类,从农产品初加工为主扩展到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端加工蓬勃发展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对比1978年,全市卷烟产量增长了6.5倍,食用植物油、原盐分别增长31.3倍、3.2倍,纱、布分别增长17.7倍、0.7倍,水泥产量从1978年的19.2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1344万吨,发电量从1978年的1.76亿度增加到2017年的136.5亿度,机制纸及纸板增长68.9倍,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电子产品从无到有,2017年生产集成电路3.9万块,电子元件15.6万只。

  (三)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展。一是通信方式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之初,书信是人们最常用的通信方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为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期盼,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交流方式从信件、电话、电报为主发展到移动通信、互联网阶段,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从27.4万户增加4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从4.3万户增加到511.3万户,几乎达到成年人“人手一机”的水平,互联网宽带用户从259户增长到112.8万户,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全面普及的时代飞跃。二是房地产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常德房地产市场无论从机制、规模、品质各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住房分配机制从过去福利分房过渡到商品房时代,商品房销售面积从房改之初1998年的17.4万平米增加到2017年的529.3万平米,翻了差不多5番。三是旅游业发展日趋向好。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常德旅游业萌芽生长、逐渐壮大,1989年撤区建市时的全市接待旅游人数仅为18.1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不到22.4万元,2017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439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2.2亿元,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游成为人们追捧的生活方式,桃花源、柳叶湖、壶瓶山等景区成为全市旅游的热门景点。

  常德柳叶湖风光
  四、从小城大市到双百城市,常德城市面貌迎来华丽蜕变
  改革开放40年来,常德历届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使常德这颗洞庭湖明珠绽放出夺目光彩,文化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桃花源里的城市”品牌越来越响。
  (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1988年常德撤区建市时,市城区建成区面积仅2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只有19.7万人,撤区建市后,常德城市建设迎来黄金发展期,城区面积迅速扩大,人口快速增多,到2006年,市城区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0万人,特别是近十年来,常德提出建设“双百”城市目标,构建“一江两岸、一体三极”城市格局,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着力壮大中心城市,2017年市城区建成区面积发展到99.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94.9万,距离“双百”城市仅一步之遥。

  常德穿紫河风光   许山海  摄
  (二)城市功能日益完善。1988年地改市以前,市城区道路仅以洞庭大道、武陵大道、人民路、朗州路、龙港路为主要道路,城区道路总长仅103公里,面积91万平米,骑着自行车半天就能绕遍常德城。地改市后,常德着力推进城市北扩、西进、东延、南拓,柳叶大道、常德大道、桃花源路、皂果路等一批城市道路迅速拉开城市新骨架,初步形成了“十纵十横”的城市主干道网络,2016年道路面积达到914万平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0平米。同时城市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日供水能力从1988年的18.5万立方米提升到2016年的48.8万立方米,燃气供应从无到有,2016年燃气普及率达到94.7%,建成了江北、江南城区防洪堤,形成了北诗墙、南画墙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名片。
  (三)城市品味日益提升。40年来,常德市大力推进城市创建,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先后建设了“三馆三中心”、白马湖公园、丁玲公园、武陵阁步行城、欢乐水世界、穿紫河风光带、柳叶湖环湖风光带等一批城市新亮点,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华诗词之市”等多块城市“金字招牌”。

  常德河街夜景
  (四)城镇体系日益合理。40年前,常德按下城镇化重启键,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体系日益完善。1988年常德地改市时共有31个区公所、56个镇、206个乡,2017年调整为42个街道、20个乡、107个镇。同时,县城提质扩容加速推进,津澧融城、常桃融城不断提速,县城道路改造、水系改造、棚户区改造成效显著,县城防洪圈建设全面完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城镇群”新型城镇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47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301.8万人,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9%提升到2017年的51.6%。
  五、从发展滞后到走在前列,常德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改革开放前,常德社会事业相对经济发展而言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常德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长足发展。
  (一)教育强市建设成效显著。常德市秉承尊师重教传统,不断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力实施教育攻坚,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长年保持在100%,201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7%;拥有高等教育学校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3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从1978年的0.1万增加到2017年的5万人,增长49倍,中等学校在校人数从0.3万人增加到5.5万人,增长17.3倍。全市高考文科平均分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理科平均分连续8年居全省第二。
  (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改革开放后,常德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开始陆续恢复和新建,人民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到2017年全市已拥有卫生事业机构518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0个,妇幼保健院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74个,村卫生室3627个;卫生技术人员达到3263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372人。对比1978年,2017年全市卫生事业机构数增长了5.7倍,病床数增长了1.6倍,卫生事业人员数增长了1.5倍。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从“普遍福利”向“社会保险”转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从新世纪之初2000年的32.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94.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从2002年的28.2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601.7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自2010年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以来,到2017年已有293.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此同时,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不断扩大,最低生活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越织越密。
  (四)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增强。40年来,常德不断加大科技文化事业投入,创新动力不断增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从2007年到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9倍达到353.4亿元,申请专利增长8倍达到3557件,艺术表演团体从2000年的9个增加到2017年的1686个;文化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40个,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品质内涵大幅提升。
  六、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常德居民生活翻天覆地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既是常德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常德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40年来,常德居民的收入水平年年上涨,生活质量蒸蒸日上,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整个80年代常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到1000元,直到1994年才突破千元,城镇居民收入同样不高,因此在那个时代家庭收入超过1万元的居民很少,“万元户”成为很多人追逐的梦想。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7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7元,分别是1981年的58倍和47倍,按一家平均3口计算城乡家庭收入分别达到8.6万元和4.2万元,已远远超过“万元户”标准。
 

  (二)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从80年代“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如今的“房子、车子、票子”,常德居民的消费升级换代不断加快。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765元,是1981年的47.8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03元,是1981年的50.6倍。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由1981年的54.5%、66.4%下降到2017年的30%、29.9%。
  (三)居住生活条件明显改善。40年来,人们从追求生存到追求发展、从追求温饱到追求小康,衣食住行皆发生深刻变化,衣食从穿暖到穿美、从吃饱到吃好,住房从过去的茅草屋、土坯房到现在的别墅洋房、高楼大厦,出行从基本靠腿到现在立体化交通,人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生活环境更加优美。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0平米,是1981年的10倍;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6平米,是1981年的4.3倍。2016年末全市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小汽车达到20.4辆、摩托车91.1辆、空调74台、电视113台,这些改革开放前的“奢侈品”目前已成为生活“必需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庭。
  40年改革潮涌,40年沧桑巨变,回首过去,常德一路风雨兼程、取得辉煌成就,展望未来,面对新的征程、站在新的起点,常德将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砥砺前行开拓新征程,抒写好中国梦的常德篇章。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