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决策咨询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今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加大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力度,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后期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须付出艰辛努力。

  一、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1.81亿元,同比增长10%,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1.7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310.53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4549.55亿元,增长11.3%

  (一)农业稳步增产。一是播种面积增加。今年,全省早稻播种面积增长1.7%。全省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增长10.2%,烟叶增长6.3%,蔬菜增长3.8%二是夏粮继续增产。据抽样调查,全省夏粮总产量达60.1万吨,增长4.5%三是生猪生产增长。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全省规模化养殖基本稳定,能繁母猪存栏增长0.2%生猪出栏增长1%

  (二)工业忧中有喜。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持续疲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湖南规模工业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同期较低水平,但累计增速已连续5个月稳定在10%以上,涌现出一些新的支撑点。一是汽车、信息产业提速。去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菲亚特、吉利等汽车企业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上半年,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同比加快12.2个百分点;汽车产量22.92万辆,增长96.7%。电子信息企业胜添科技公司逐步达产,蓝思科技公司不断扩大生产线,带动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电子元件产量增长29.7%,程控交换机增长33.6%,印制电路板增长92.6%二是消费工业趋旺。上半年,全省消费性工业增加值增长12.3%,比生产性工业快2.6个百分点。13个消费性工业大类行业中,有9个行业增速高于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占69.2%。医药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较高,分别达到19.7%20%三是高技术行业趋快。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中的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26.8%,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高16.5个百分点。

  (三)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同比加快1.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5个月维持在26%以上。一是产业投资贡献提升上半年,全省产业投资2450.98亿元,增长30%,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9.6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投资提速。上半年,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80.39亿元,增长31.9%,同比加快24.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60.2%,同比加快5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增长16.6%,同比加快29.4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活力增强。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4727.03亿元,增长29.1%连续5个月保持30%左右的速度;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63.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9.6%

  (四)消费淡中有旺。今年以来,全省消费市场物价稳中有降,住宿、餐饮业经营较为平淡,消费品零售增幅趋缓。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13%及以上增长,部分消费领域仍有热点。一是奢侈品热销。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中,耐用品零售额增长22.4%,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比非耐用品快9.8个百分点。其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53.1%,同比加快32.5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长21.3%,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二是商品房市场回暖。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3.8%,销售额增长33.3%,同比分别加快35.4个和38.7个百分点。在商品房销售带动下,相关商品销售较旺。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中,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增长24.3%,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33.2%,同比加快10.4个百分点。三是网消费加快。15月,全省与网络购物和消费密切关联的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完成业务总量5417.12万件,增长67.9%

  (五)转型稳中有进。全省在稳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成效初显。一是工业结构有改善。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降至31.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比重有提升。去年四季度以来,湖南服务业发展快于经济总体增速,今年仍延续这一发展趋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1.7%,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三是投资方向有优化。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5%,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23.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而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9.1%,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此外,生态投资和民生工程投资均实现70%以上的高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73%和增长90.9%四是效益增长有回升。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1812.28亿元,增长15.1%,比15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6.8%,比15月加快1.9个百分点。15月,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利润483.76亿元,增长6.6%,比一季度增幅高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稳定在6%以上。五是社会民生有改善。上半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92万人,同比多增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3元,同比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643元,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人数264.3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3.4%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稳增长基础还需巩固。主要是工业增幅回升难。一是传统支柱行业需求缩减。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4%,同比回落25.9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同比回落25.2个百分点。此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10%,分别仅为3.7%3.9%5%6.2%8.1%9.3%9.5%。主要产品中,起重机减产8.7%,铁路货车减产7%,钢材减产1.6%,原油加工量减产3%,混凝土机械减产14.2%,大米减产0.7%二是企业成本上升。流通费用、劳动力成本等增加影响,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15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0.3元,同比增加0.4元。同时,市场需求不足、销售困难导致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跌1.7%,已连续5个月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价格下跌1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跌7.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跌6.4%。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的连续下降,又压缩了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空间。三是部分制造业投资回落。上半年,占比较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下降1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仅增长6.1%,同比分别回落17.6个和27.4个百分点。投资不足一方面说明相关行业发展仍不景气,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增长后劲减弱,实体经济好转基础不牢。此外,从相关指标来看,上半年,工业实缴增值税同比仅增长3.4%。工业用电量增速虽有提高,但仍处于低位,上半年仅增2.9%,低于全国4.8%的平均水平。这也表明当前湖南工业面临的困难较大。

  (二)投资后劲还需增强。一是项目储备增长趋缓。上半年,全省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6.6%,同比回落7.1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5.6%,同比回落22.3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投资依然偏弱。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092.1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9.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三是到位资金偏慢。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8.7%,同比回落10.3个百分点,低于投资增速7.4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到位资金下降7%,同比回落92.7个百分点;国内贷款下降0.7%,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40.6%,自筹资金增速同比也回落了9.3个百分点。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速的下降,将影响后期项目进度和实物工作量的形成。

  (三)消费需求还需提振。一是传统消费回落较快。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批发零售业中,占比较高的化妆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等传统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分别回落5.1个、5.9个和12.3个百分点。餐饮消费持续下滑,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单位餐费收入仅增长6.7%,同比回落15.1个百分点。二是新兴业态规模尚小。上半年,作为新的消费业态和增长点,全省限额以上零售业中的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等无店铺销售发展虽然迅速,但零售额占比仅为1.6%,总体规模仍然较小。

  三、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几点建议

  今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国际市场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主要经济体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复苏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我国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落,虽然目前运行总体平稳,但仍存在下行风险。中央对经济适度减速的容忍度提高,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形势和就业状况没有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短期内出台重大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虽然目前湖南稳中求进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但受国内外环境及湖南结构性矛盾影响,在没有重大利好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全省经济短期内稳步回升的难度较大。下阶段,要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立足当前保增长,放眼未来促转型,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一)重帮扶,促工业。初步核算,2012年,湖南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6%,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稳经济就要稳工业。一是抓好帮扶。针对今年以来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继续抓好重点企业的调度和分类指导,加大对企业产品销售、融资、用工等方面的帮扶力度。落实政府采购、重大招标、重大工程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省产品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加大对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二是优化环境。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抓紧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扩大民间投资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政策范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力促转型。抓紧培育和壮大发展较快、来势较好的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湖南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继续做大做强有色、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形成多点支撑、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工业体系。四是加快创新。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2.4%,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下阶段,要继续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二)扩内需,促后劲。一是扩大投资规模。积极培育新的投资热点。湖南工业投资尤显不足,2012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居中部第5位,分别只有河南和湖北的55.2%85.1%。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仅为4%,显示湖南产业投资的空间仍然较大。要突出重点抓好重大项目特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提升产业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另外,目前湖南城乡基础设施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较大,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抓好与城镇化、区域发展等相关的利长远、增后劲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二是培育消费热点。随着湖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收入较快增加,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加上湖南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人们对汽车等高档耐用品、医疗、养老、家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2012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1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要不断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加快消费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结合已经出台的促进消费的政策,开发多样化的消费信贷产品,在扩大大众消费的同时,多层次培育如医疗、养老、文化、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

  (三)拓外需,促开放。一是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外需市场、稳定欧美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东盟、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国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通过对外投资带动外贸出口,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二是提升产品价值。鼓励出口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率和附加值,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以进口促转型。把促进进口与稳定出口结合起来,优化进口结构,扩大先进技术和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资源性原材料等产品进口,推动进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强基础,促农业。一是巩固粮食增产基础。加强水稻生产管理,做好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控工作;积极应对大米镉超标事件,减轻对全省粮食生产和销售的负面影响。二是保持畜禽市场稳定。湖南生猪养殖创造的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超过20%,对农业生产形势影响较大。目前,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减弱,生猪市场仍然低迷。下阶段,要通过增加国家和商业储备等方式,加大猪肉收储力度,继续稳定生猪价格;落实省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减轻禽流感疫情对市场的冲击,防止下半年价格过度反弹,对低收入居民生活形成的新压力。三是提升现代发展水平。从税收、信贷、政策等方面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承办:综合研究室
执笔:张世平 张昭红 李跃辉 周  凌 邓海龙  伍晨曦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上一篇:上半年湖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平稳 下一篇:湖南妇女社会地位监测评估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