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益阳市总体经济平稳发展
一季度,益阳市总体经济平稳发展,投资、财政收入均保持了较快稳步增长,但受宏观经济下行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经济增速明显减缓。
一、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市GDP 247.2亿元,增长8%,增速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其中第一产业38.3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101.38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107.43亿元,增长9.3%。
(一)农业保持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增速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一是种植业形势较好。油菜、蔬菜等作物长势明显好于上年。油菜一类苗比例达35%以上,蔬菜中叶类菜产量较往年高出约10%。二是水产品价稳量升。一季度水产品价格指数为100.21%,水产品产量11.55万吨,增长8.1%。三是生猪发展受阻。受市场价格下跌和终端消费疲弱等影响,生猪出栏再现“卖猪难”,出栏生猪162.64万头,下降3%。
(二)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一季度,全市930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9.1%,快于整体规模工业增速1.4个百分点。建材行业和食品业增长相对较快,分别增长22.5%和12%。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3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速为-0.5%,比上年同期回落1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9位。
(三)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1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上年同期快3.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完成投资75.8亿元和5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和45%,两者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超过七成。
尽管一季度全市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在建亿元项目88个,同比减少11个,这也显示后段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仍面临不确定因素。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5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
(五)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快7.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
(六)金融运行平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57.97亿元,比年初新增83.3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5.97亿元,比年初新增28.35亿元。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3元,增长10.1%,居全省第6位。其中城镇居民6340元,增长8.9%,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农村居民3757元,增长10.8%,增速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
二、经济增速放缓原因分析
(一)经济下行压力大。从国际环境看,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而日欧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外部需求依然总体疲软。从国内经济看,3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仍在荣枯线左右徘徊。一季度,全国GDP增长7.0%,全省增长8.4%,全市增长8%,经济增速均创近年来新低。从全省14个市州看,经济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除湘潭(9.2%)、邵阳(9.1%)、长沙(9.0%)外,其余11个市州增速均低于9%,其中常德(7.5%)、怀化(5.5%)、娄底(5.5%)、张家界(5.4%)均低于8%,宏观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二)生产和需求动力减弱
1、从生产角度看,3大行业影响较大
一是工业增速大幅回落是主因。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回落4.4和3.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为近十年来同期最低增幅,此项拉低GDP增速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电力行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业增加值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6.2%和 3.2%。分区县看,安化县高明乡因环保整治关停13家钨钴分离企业,同时坪口7家铁合金企业生产不景气,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2%。高新区仅增长5.8%。
二是房地产业持续下降。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量43.3万平方米,增速为-25.5%,增速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拉低GDP增速约0.5个百分点。大部分区县(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下降,其中沅江市-19.7%、赫山区-27.7%、高新区-47.5%、南县-48%、资阳区-67.9%、大通湖区-83%。
三是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速为-3.1%,影响GDP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9亿元,增速为-3.1%,为近年来首次负增长,大大低于全省17.1%的增速。其中赫山区和高新区增速分别为-30.5%和-25.9%,对全市有较大影响。
2、从需求三驾马车看,消费需求明显放缓
一季度,全市投资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有所提升,但消费需求明显放缓。1-3月,全市413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零售额增长5.7%,增速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两家标志性企业中石化、中石油销售额同比增速为-14.9%和-41.8%。汽车销售也明显放缓。今年一季度限上汽车零售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仅增长3.5%,明显低于上年同期11.8%的增幅。
(三)区县经济增速大幅回落
今年以来,全市8个区县市经济增速相较上年同期均呈现大幅回落,对全市经济影响较大。一季度,经济增速超过全省8.4%增速的只有资阳区,为8.8%,其次是桃江县,为8.0%,与全市增速持平。其余6个区县市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依次是赫山区(7.8%)、沅江市(7.2%)、南县(7.1%)、大通湖区(6.3%),最低是安化,仅增长0.1%。
三、建议对策
综合分析,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虽是在合理区间内的调整,但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防止经济惯性下滑。下阶段,全市上下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抢抓发展机遇,化解不利因素,力争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健全经济运行预警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分析,准确把握全市经济发展趋势,稳定市场预期。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政策措施,确保全市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确保工业稳步提速。一是推动转型升级。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纺织、造纸、建材、有色冶炼、化工等传统产业。二是努力引导停产半停产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尽快实现转型转产。三是推进园区建设。大力实施园区发展“135”工程,加大对园区要素保障的力度。
(三)增强经济内生发展动力。在外部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增强益阳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要途径。要保持投资稳步增长,以全市“百大项目”为主要抓手,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市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抓项目落地、开工、调度。同时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着力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合理确定调控方式和政策,加强保障房建设,有效满足居民合理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苏霓]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