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一季度怀化市经济呈现筑底趋稳的总体态势

  今年以来,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低迷的市场需求格局仍未得到明显改观,在宏观经济继续放缓的大背景下,怀化市经济运行呈现筑底趋稳的总体态势。

  一、基本情况

  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12.65亿元,同比增长5.5%,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8.57亿元、98.04亿元和86.03亿元,分别增长3.1%、6.4%和5.1%,增速同比分别为持平、下降3.1个和提升1.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

  (一)农业稳步增长,开局平稳。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69亿元,同比增长3.1%。生猪养殖下降。随着春节过后猪肉消费需求下降,生猪价格进入习惯性下跌周期,生猪养殖状况欠佳,生猪出、存栏量双双下降(分别下降4%和4.2%)。家禽养殖增长较快。家禽存笼2126.35万羽,增长13.2%,禽肉产量增长3.8%,禽蛋产量增长3.1%。水产养殖总体平稳。水产品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50.16吨,增长5.7%。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农资备用较为充足,农资价格较为平稳。

  (二)工业艰难增长,增幅持续回落。受市场需求低迷和国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影响,全市煤炭行业正处于停产整顿高峰期,高耗能企业关停较多,加上创新驱动严重不足,全市工业维持艰难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分别较1-2月和去年同期回落2.5个和4.3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纳入统计的35个行业中,有23个实现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2倍。9大主导行业增长1.1%。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增长较快、增长39.4%,非公有制企业增长缓慢、仅增长0.6%,集体企业增长滞后、下降50.5%。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7.3%,轻工业下降0.1%。

  (三)工业投资下降,全社会投资低位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49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比1-2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4.0个和10.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7个百分点。一产业投资来势较好。随着国家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38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分别高于第二、三产业60.4个和75.0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下降。完成工业投资48.11亿元,下降2.8%,增速同比回落2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30.80亿元,下降2.8%、同比回落43.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放缓。受房产市场降温趋稳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46亿元,增长1.6%,增速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但比1-2月下降4.8个百分点。

  (四)消费整体平稳,结构性特征明显。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6亿元,增长11.1%,增速较1-2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7个和1.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完成8.20亿元、98.16亿元、3.32亿元和10.69亿元,分别增长12.9%、10.8%、11.0%和12.1%。从消费结构来看,大宗及耐用商品消费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调,石油及制品类量增价减,零售总额下降8.7%(其中3月份下降34.3%);由于金价频繁波动,加上消费日趋理性,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下降29.2%;受房产市场不景气影响,家具类和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分别下降3%和9.9%。以衣食生存型消费为主的传统消费相对稳定:粮油、食品类增长7.7%,服装鞋帽针纺类零售增长15.8%,烟酒类增长15.9%。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现代消费较热:电子出版音像制品类、汽车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消费分别增长49.5%、12.8%和10.1%。

  (五)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收入质量保持稳定。今年以来,通过加强财税征管,全市财政收入实现由负转正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公共财政收入25.50亿元,增长7.3%,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升了4.3个和16.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7.45亿元、增长6.9%,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68.4%、同比基本持平。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01亿元,增长7.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6.4个百分点。

  (六)要素保障较好,稳增长支撑有力。金融持续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8.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增长12.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增长16.1%。各项贷款余额增长6.2%。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长7.1%,批发与零售业增长4.4%,随着稳定房地产业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长较快(10.4%);电力供应充沛。一季度全市发电量累计完成32.82亿千瓦时、增长47.2%,其中水电31.78亿千瓦时、增长53.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全行业用电增长2.0%;燃油销量攀升。燃油销量同比增加15600吨,燃油供应充足。交通运输快速增长。全市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0.2%,其中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0.8%,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2.9%。

  (七)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1元、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元、增长10.2%,增速分别超出GDP增长4.2个和5.1个百分点。物价较为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1.1%,同比缩小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消费价格同比缩小1.7个百分点,衣着消费价格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再加大。一季度民生支出同比增长9.3%,占总支出的77.85%,同比提升0.06个百分点。民生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社会民生项目正加紧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八)县域经济回暖,区域各具特色。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有11个县市区GDP增速提升(或降幅收窄)、最少的也提升了0.9个百分点,2个县市区增幅回落近2个百分点。与全市相比,增速高于全市的有4个(洪江区、会同县、麻阳县、靖州县),持平的1个(沅陵县)。分区域看,南三县增速较快,西部两县与北三县增速居中,中部五县增速参差不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全市经济发展出现止跌迹象,但在全省市州竞争中仍处不利局面,与全省的差距在继续拉大。与市州比,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幅中,除财政收入排全省中游外,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排全省末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全省第13位,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全省第12位,第二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排全省第10位。与大湘西片区市州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除规模工业增加值居第2外,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第3位,公共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位列第4。与全省比,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低于全省2.9个、1.8个和15.7个百分点,差距同比分别进一步扩大0.1个、0.5个和6.7个百分点。

  (二)支撑动力严重不足。从支撑GDP核算的组成指标看,房地产业影响最大。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8.8%和46.0%,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7%,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影响GDP增速1.9个百分点。从经济主体看,“四上”单位严重偏少,全市仅新增3家房地产企业。有些行业不增反减,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比减少11家。从园区平台看,引擎作用下降,省级以上工业园(含集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下降3.8%,其中怀化工业园下降3.2%;经济体量偏小,规模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仅占全市30.1%和20.7%。

  (三)重大项目拉动不足。缺乏新开工大项目支撑,投资增长后劲乏力。目前新开工431个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仅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为0)、仅占新开工项目的1.4%,完成投资1.80亿元、仅占全部投资的1.2%。重点项目推进较慢,时序任务欠进度较多。纳入地方统计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07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9.1%,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7%。其中交通、城建、商住一体化等项目完成投资均未到年度计划的10%。

  (四)各地发展不够平衡。从GDP看,有2个区县下降,县域间极差达10个百分点;从规模工业增加值看,有2个区县下降,极差达21.2个百分点;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看,有 4个区县下降,极差达90.7个百分点;从公共财政收入看,有3个区县下降,极差达87.6个百分点;从地方财政收入看,有5个县市区下降,极差达89个百分点。

  三、做好上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

  尽管当前经济运行释放出见底的信号,但与全年目标和赶超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巩固好现有基础,加快推进二季度经济工作,对于做好上半年阶段工作和实现全年目标都十分重要。

  (一)紧盯目标,强化推进。一般来说,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均占全年40%-46%、财政收入占全年46%-50%为正常。从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一季度欠时序任务较多,要完成“双过半”就必须紧盯年初目标,细化分解落实,按季、按月分解、倒排任务,及时加强调度与督导,强化措施,全力以赴,确保各项指标任务按时序任务有序推进,力争增幅接近或超过全年目标。

  (二)通力协作,强化数据。全市上半年GDP力争增长8.5%,据测算需下列指标支撑: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建筑业产值增长30%、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及城乡社区支出等八项支出合计)增长25%、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5%。各相关部门要对照要求,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各项支撑指标数据,并及时提供相关统计资料。

  (三)狠抓工业,强化支撑。工业一直以来是市经济的主要支撑,从当前工业运行形势来看仍不容乐观且有继续下滑可能性,需进一步加大工业推进力度。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复产。要实施“一企一计”对症施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帮助停产、减产企业尽早恢复产能;转型升级,培育优势产业。出台有效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使煤炭、有色等传统产业重新焕发优势活力。同时,扶持壮大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工业稳步增长。夯实园区,发挥支撑作用。要紧紧围绕园区“三年倍增”目标和年度任务,加快建设,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力争上半年怀化工业园新增2家规模工业企业、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其他园区新增1家规模工业企业、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

  (四)促进新增,强化基础。“四上”单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四上”单位的多少优劣,决定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要进一步加快“个转企”方案研究,力争方案在上半年出台,下半年实施推进,尽早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个转企”热潮,举全市之力,集中攻艰克难,培育优势企业,力争年内新增一批“四上”单位,为经济增长注入新血液、新活力,为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支撑。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 综研室]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

上一篇:一季度衡阳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下一篇:一季度株洲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态势